早期西方法政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方式研究
——以《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为例

2017-01-10 10:58王世柱李栋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法政法律

王世柱,李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早期西方法政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方式研究
——以《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为例

王世柱,李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西法东渐是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历史现象,在早期的西法东渐过程中,那些掌握中文的传教士通过编印书刊等方式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的西方法政知识信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下简称《东西洋考》)即是这一时代的产物。通过对《东西洋考》中法政知识的全面梳理,可以展现出早期西方法学输入中国的基本路径。

西法东渐;东西洋考;东西和合

对于“近代化”或曰“现代化”的含义,学界并未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场变革,是一个过程。现代化内涵的领域非常广阔。法律的“近代化”或曰“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指从传统法律到现代法律的一种转变过程。这种转变,意味着传统的法律观念、法律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因此“法律现代化”就是改造传统的法律、法律观念、法律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特别是现代国际社会生活。[1]法律现代化的一大体现为“法制现代化”,而法制现代化的核心为“法治精神”,即“社会生活的统治形式和统治手段是法律,国家机关不仅仅运用法律,而且其本身也为法律所支配;法律是衡量国家、组织及个人行为的标准。”[2]法治或利用法律处理国家与社会生活是近代社会最普遍的特征,经济、政治、甚至科技等的近现代化无不需要借助于法律的规制或引导,故法律的近代化实为社会近代化的核心。

法律近代化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本土生成的,即在本国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取得优势地位的情况下,通过对原有法律传统的变革,从而确立近代工业化所需要的法律制度与法治精神;另一种是法律移植,即将比较先进的外国法律移植到本国法律中,使法律完成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法律近代化起始于晚清,当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文明体系时,原有的农业文明下的法律体系无法再支撑新的国际格局下的中国社会,如此,法律移植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那么,西方的法政知识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呢?这是本文需要揭示的问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下简称《东西洋考》)于1833年7月(清道光癸巳年六月)创刊于广州,戈公振在其1927年著的《中国报学史》中称其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3]之后的任何有关中国出版史、新闻史和报刊史的著作中都无一遗漏的引用该结论,足见该刊物在中国的特殊地位。然而对该刊物的具体内容,长期缺少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该份杂志创办的时代久远,国内极少收藏,缺乏第一手材料。1993年,杭州大学黄时鉴教授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找到该馆馆藏39期(不计复本)《东西洋考》善本,后根据善本影印,于1997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研究者始能窥其全貌。

《东西洋考》的创办者为德国基督教路德会牧师郭实腊,该刊1833年初次发行于广州,1834年和1835年曾两度休刊,1836年全年未刊,1837年正月在马六甲复刊后一直维持到1838年。1833—1835年署名“爱汉者纂”,“爱汉者”为郭实腊笔名。1837年在马六甲复刊后由中国益智会负责,作为中国益智会的秘书,郭实腊实际上为主要撰稿人①有关该杂志创办起、止卷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参阅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影印本导言。。该刊前后共三十九期,其中有六期重复,实际刊物只有三十三期。

诚如“每月统计传”这几个字所言,《东西洋考》的编纂者采用的是月刊的编纂方法,每月一期,每期分类编纂。创刊号一开始便将所刊文字分为序、东西史记和合、地理、新闻;接着,以论代序,增加天文、煞语;1834年五期均附市贾篇,从正月号起增加文艺、科技方面的文字,从三月号起增开史记(史);从四月号起,又开始以书信发论。1837年复刊后,编纂方法有一次整合,更多的介绍西方科技、商务、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东西洋考》在编辑方面每期在卷首都刊有本期内容目录,清晰醒目,便利读者阅看。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东西洋考》是介绍中西方情况的综合性刊物,但是,该刊蕴含了丰富的西方法政②“法政”一词在1949年以前是一个比“政法”一词使用频率更高的概念,1949年以后,“政法”完全取代“法政”。近代“法政”之义实际包括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社会学,而"政法"一词在1949年前含有政治与法律之意,1949年之后嬗变为"以政统法"之意,结合本文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法政”一词更加合适。知识,它是1842年以前我们了解西方法律知识最全面的历史材料。[4]需要指出的是,《东西洋考》对西方法政知识的介绍主要是1837年在新加坡复刊之后,个中原因,正如该刊物的整理者黄时鉴所言:“在这个不属于清朝政府管辖的地方,西方传教士可以减少许多顾忌,行文时只需主要考虑读者的文化心理状态就无伤大雅。在一种主体文化的边缘,异质的文化有时更容易移植生根,然后向此一文化的本土逐渐扩散和渗透。”③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导言,第14页。本文将依据原始的影印资料,揭示这些涉法政内容,如何被传教士巧妙的传入中国,以及所造成的影响。

一、《东西洋考》传播西方法政知识动因

长期以来,有关郭实腊创办《东西洋考》的动因,存在两种说法,第一种以戈公振为代表,戈氏在《中国报业史》中认为,早期来华办报的传教士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帮凶与工具,该说影响深远,后世从之者众。第二种以王健为代表,王健认为,传教士在华办报,目的是传播西学,传教士架起了东西文明沟通的桥梁。[5]戈氏《中国报业史》出版于1927年,当是时,经历近百年的外敌入侵,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带有民族主义情绪,故而该书整体上对洋人办报采取否定态度。建国以后,受官方革命主义意识形态影响,该说被固化下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学者能够更加全面、从容的看待近代以来许多历史,王健的观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笔者认为,探讨《东西洋考》传播西方法政知识动因时,必须站在西法东渐的历史框架下并结合杂志文本及编纂者经历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分析见下文。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是支离且隔膜的。13—14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开启了西方对中国形象的赞美与想象,作为富饶、文明的他者形象,刺激了大批的西方冒险家打通通往中国之路。16世纪后,以利玛窦(1552—1610)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到中国,西方传教士能够近距离观察与接触现实中国,并将许多中国现实情况反馈到欧洲。在传教士眼中,中国并不是像想象的那般美好,甚至,中国政治落后程度让人吃惊,利玛窦评论到[6]:

大臣们作威作福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他所有的一切。正如这里的人民十分迷信,所以他们也不大关心什么真理,行事总是十分谨慎,难得信任任何人。

或许是有感于中国现实司法的腐败、落后,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1582—1649)在其著作《职方外纪》中较为详尽的介绍了西方刑事诉讼规范、三级审判制度、证据制度、刑讯制度等内容,作者尝试通过对比使中国人了解到本国法律的落后,囿于一些原因,这种设想未能成功,但却无意间开启了西法东渐的大门。之后的两百年间,耶稣会传教士将大量中国法律介绍到欧洲,虽然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曾围绕着中国人的精神、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等展开热烈讨论,但实际上,所有参与讨论的那些人,包括启蒙思想家在内,谁也没能透过法典之类的文章了解中国法。直到181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特选委员会书记员乔治·汤姆司·司汤东(1781—1859)在伦敦出版他在华期间翻译的《大清律例》,并刊文对《大清律例》进行评论。中国法律给司汤东的整体印象是,法律对个人人身束缚很大,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过小。《大清律例》的出版及司汤东对中国法律的评价直截了当的颠覆了西人对中国法律的美好想象,西方人越来越认识到:“一个民族不进则退,最终他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7]在西人眼中,中国已从文明、富有的他者沦为野蛮、落后的他者。至新教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等人东来,他们亦感觉到了中国社会那种压抑、专制的气氛。故而,马礼逊用英文写成《印刷自由论》一文发表在《广州记录报》①《广州纪录报》创刊于1827年11月8日,是第一份创刊于中国广州的英文双周刊报。该报由英国鸦片商人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该报是一张商业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该报还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员对外国人的傲慢无礼,无视外商利益,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该报在当时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35年起接受华人订户。1843年,该报由澳门迁至香港出版,改名为《香港纪录报》。上,大谈天赋人权与言论自由。与此同时,中国整体上对世界的认识仍旧禁锢在以天朝朝贡体系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在这个体系中,越是远离中国,就越落后,西人在国人眼中简直就是夷狄之国的荒蛮野人,这种对西人的不当认识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不假思索的“共识”。

新教传教士属于欧洲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徒,依照马克斯·韦伯的研究,新教的价值观不仅为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等思想提供思想基础,而且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与科学进步的影响下实现了调和,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圣神职责。[8]很明显,经过两百多年的西方主动认识与探索,至《东西洋考》出版的时代,西方人对中国各方面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们确信基督文明已经超越中国文明,同期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确仍旧固守在传统的夷狄观念上。传教士在华的新使命,使得他们在传教之余积极从事各项社会活动,以期实现社会的变革与改良,《东西洋考》传播西方法政知识正是这一政策的结果。西方对中国现实的清醒认识是西法东渐的前提条件,而新教传教士自身属性则为西法东渐提供动因。

从具体的文本来看,有关《东西洋考》创办的缘起,作为新教徒的郭实腊写过一份创刊意见书,刊登在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又译为《中国文库》),内有:

当文明几乎在地球各处取得迅速进步并超越无知与谬误之时——即使排斥异见的印度人也已开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出版若干期刊——唯独中国人却一如既往,依然故我。虽然我们与他们长久交往,他们仍自称为天下诸民族之首尊,并视所有其它民族为“蛮夷”。如此妄自尊大严重影响到广州的外国居民的利益,以及他们与中国人的交往。

本月刊……是为了使中国人获知我们的技艺、科学与准则。它将不谈政治,避免就任何主题以尖锐言词触怒他们。可有较妙的方法表达,我们确实不是“蛮夷”;编者偏向于用展示事实的手法,使中国人相信,他们仍有许多东西要学。又,悉知外国人与地方当局关系的意义,编幕者已致力于赢得他们的友谊,并且希望最终取得成功。②Chinese Repository,August,1833。转引自黄时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导言》,中华书局1997年版。

这段话认为,中国人妄自尊大,拒绝接受新知识,视西方为不开化的蛮夷是阻碍东西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故而创办月刊的目地,是使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愿意向西方学习。这一表述跟笔者从西法东渐的角度分析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再来看看郭实腊在华的实际行动,1831年初新教传教士郭实腊来华,之后两年,通过三次中国沿海航行,他看到了中国的衰败和赢弱面,他认为西方能够通过船坚炮利打开封闭顽固守旧的清帝国大门。通过三次沿海航行,他将实地考察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送与英国商人,并以此换取英商对即将出版的《东西洋考》的物质资助。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以翻译的身份参与了《南京条约》谈判和签订全过程,之后还做过定海、宁波的“民政长官”。当然,郭实腊也是一位迫切想要西方了解中国的汉学家,在华期间,郭实腊留下大量中文著作。作为虔诚的教徒,他对上帝忠心耿耿,不遗余力地利用一切机会在中国人中间传教布道。

郭实腊集教徒、间谍、侵略者、汉学家诸种身份于一身。诸多身份使得《东西洋考》传播西方法政知识的动因变得复杂。作为教徒,他有新教传教士促进社会改革的理想,为完成这一理想,必须使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法律的先进,从而认识到改革本国法律的必要,事实上《东西洋考》也是这么做的。作为间谍,《东西洋考》的创办本身带有原罪。

综上所述,《东西洋考》传播西方法政知识的动因是复杂的:基于西方社会对中国情况的清醒认识,向中国传播西方法律文明,促动中国社会改革,同时为西方在华利益服务;集法律文明的传播与侵略于一身,任何单方面的评价都是片面的。自文艺复兴以后,经过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逐渐展开的工业革命的洗礼,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正在全面超越中国,加之,经过数百年主动的了解与探索,西方对中国的认识逐渐从朦胧的想象走向清晰与现实。基于西方先进,中国落后的现实判断,以郭实腊为代表的新教徒积极投身于履行世俗的职责,以期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但是,这种职责的履行本身又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展开的,它不可避免的会损害到中国的利益。这种行为集传播先进文明与侵略于一身,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大特征。

二、《东西洋考》传播西方法政知识具体方法

为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又必须考虑让中国读者接受而不致引起反感,郭实腊须使用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巧妙的表达法方法。在传播指导思想上,“东西和合”思想较为有效。所谓“东西和合”思想是一种以基督思想来统摄东西文化差异的富于文化与文明之融会整合的意识与精神,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来表达西方文明。第一期的序说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思想①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页。:

“夫诚恐因远人以汉话阐发文艺,人多奇巧。却可恨该人不思宗族国民之犹水之有分派,木之有分枝,虽远近异势,疏密异形,要其水源则一。故人之待其宗族、列国民须以友恤也。必如身之有四肢百体,务使血脉相通,而琦痒相关。万性虽性刚柔缓急,音声不同,却万民出祖宗一人之身。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圣人之言不可弃之言者也,其结外中之绸缪。倘子视外国与中国人当兄弟也,请善读者仰体焉,不轻忽远人之文矣。”

这段话说东西方文化不同,却像河流一样源自同一水源。东西方人不同,却拥有同一个祖宗。接着引用中国古语“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说服中国人不要排斥西人所办刊物。其实,对“东西和合”思想的利用,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尝试,传教士们逐逐渐懂得,要想把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就要将之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相和合。早期,利玛窦坚持把孔孟之道及中国传统的敬天法祖思想与天主教教义相融合,认为,中国古书上的“天”或者“上帝”就是西方所推崇的“天主”。及至近代,比《东西洋考》早十几年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采用的是“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东西洋考》与此一脉相承,在每一期的封面上,都大量引用孔子和孟子的言论。

郭实腊希望通过这种“东西和合”思想来改变中国人排外的天朝观念,降低传播阻碍。以此思想为指导传播西方法律最典型的要数1838年《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四、五、六月份三期刊载的《英吉利政公会》一文。在这三期连载文章的开头,作者都首先引用了一段荀子或管子的话,对于文中难以理解的话则以儒家经典来解释。该文采用中国纪年方法,将英国的贵族与平民译为“五爵”、“良民”,将英国上议院与下议院分别翻译为“爵房”和“乡绅房”等具有浓烈中国本土色彩的词语。

“东西和合”思想贯彻于该刊物的所有文章中。以此思想为基础,《东西洋考》中西方法政知识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表达的:

(一)以新闻的方式传播法政知识

在《东西洋考》中,“新闻”栏目里作者大量介绍了十八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发生的一些政治大事,如国会辩论、总统选举、法令制定、国家动乱等。

该刊1835年5月“新闻”栏刊载了英国上议院议长的情况②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6页。:

大英国之宰相,已高寿,三十有余年间,在爵之公会,论本国之政,推正邪也,故此名声显扬,及百姓景仰之。夫衰迈之年,操管难作,就退位也,兼户部堂官。高谈阔论、满腹锦绣,与宰相亦擅仕矣。

该段文字说英国上议院议长执掌上议院三十多年,期间推行良策治国,因此留下了好的名声,老百姓都很敬仰他。待到年老,即使年高德劭,也退位让贤,而非终身任职。

该刊1835年6月“新闻”栏刊载了英国公会的情形①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6页。:

英吉利国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开诸阻挡,自操权焉。五爵不悦,争论不止。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忠心竭力矣。是以英吉利良民不安,必须固执自主之利也。

这则新闻说英国议员在国会上拥有“自由辩论”的权利,作者认为国家要想兴旺发达,必须坚持“自由”,否则士农工商都不会为国竭忠尽力。

该刊1837年11月“新闻”栏刊载了“英吉利公会辩论”的情况②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7页。:

本年二月,耳兰地有数十位牧师,联名作状,谨禀公会五爵列位,养育成人,宜循圣书之理,而训道也。大学士竭股肱之力,开言云……今英吉利公会酌核妥议,以免律之害,省业之损,且保债主之才,而避负债之难焉。

这段文字说数十位牧师联名上书英国上议院,请求议会讨论限制高利贷的问题。

该刊1837年12月刊登了一篇英国议会立法严禁贩卖黑奴的文章,文载③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7页。:

向来有匪徒驾船,驶到亚非利加之海,返载……贩卖于黑面奴。此经营贩卖人口,诱本地人,从暴杀伤,招祸极酷,殃累无穷……英吉利公会立法定例,凡贩卖人口者,其罪之重,如为海贼矣。巡船常驶来航去,无处不搜寻探访,所有载奴船只,一遇着即捕掠押送,定是死罪矣。

新闻中除了介绍英国之外还涉及美国、法国、德国等。如1837年11月一则关于“北亚米利加合郡”的新闻④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7页。:

此民自主治国,每三年一次选首领主,以总摄政事。今年有一位称元比林继承大统,盖其为历年勋旧之臣,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者耳。

该段文字介绍了美国第8任总统马丁·范布伦的当选情况。

该刊1838年3月“新闻”栏刊载了“英吉利国、亚米利加兼合国”一文,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⑤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7页。:

上年八月,理国事公会散,良民选择乡绅代为兼摄。于是百姓眉花眼笑峰聚。候补相公多嘴多舌甘言应承,即职伸民之冤,而推个人之利。倘民悦意随轮选之。届期入公会论道辩理,以副国政,愈英姿敏慧,愈名垂百世,万民景仰,且开升迁职位之路也。

……是以首领主按例招列老翁会议定事,推国之利,免其陷害。倘各人众皆一心,一见,饶此唇舌,事情如意,及民不期复兴焉。

这段文字将英国、美国放在一起,述说英美议员选举的共同之处。所选议员须为民办事,才能得到民众支持进入国会论政。后一段则述说议会之上议员唇枪舌战的情形,作者认为,通过这样作出的决定将利国利民。

1837年1月“新闻”栏刊载了法国的情况⑥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7页。:

法兰西国自道光十年至今,此民自操权,擅自立王,而悦服矣。但有多人甚原推自主之理,莫不恨人之君焉。此徒勾串立志、弑君、庶乎可弄权焉。因此国王二次临危矣。道光十五年有一壮士,心勇胆志,好殆欲弑其王也。遂买鸟枪藏空竿内,赴御园,待王乘车出来,一看之立即整被,正要放枪,役隶捉之,押送监禁焉。内阁按察司审察恶毙弊,匪徒以弑人之君焉无罪,并无廉耻,明说弑君本所当焉,甘心受死矣。为国民出力,真可谓立仁国政等语。如此欲千百姓之悦,却良民怨恨之。提参之日,臬司提究证见人,断死刑。按本国律例谋杀人君者,若弑父凶手。若无君无亲,反伦乱德,国家庶民临危也。故拟曰'以黑帕罩首'斩之。罪犯不战栗,心志坚平过于石,视死如归也。

这段“新闻”说的是法兰西国王路易·菲利普1835年遇刺的情形。一位法国爱好“自由”的国民,痛恨弄权的路易·菲利普,刺杀未成而被捕,最终被判死刑,行刑时视死如归,为“自由”而献身。

1835年6月“新闻”栏刊载了西班牙的情况①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6页。:

西班牙国未平,自王崩,后代公主治国。庶民结党、或好自主之理、或固执异端焉,战斗不息。

该段新闻说西班牙国王驾崩后,王后代公主处理国政,民众或者结党、或者追求“自由”、或者固执异端说辞,导致国家内乱不息。

从上可知,新闻一栏中大量夹杂着西方法政知识,就全刊物“新闻”栏目来说,涉及法政知识的内容亦占有重要地位,新闻有千千万万,作者钟情于涉及法政知识内容,很能体现出作者的偏向性。况且,有些根本算不上新闻,或者在西方算不上新闻,但作者为了特定的目的,将一些涉法的历史常识编入新闻。以新闻为名,能够减小内容的敏感性,达到传播的目的。

这些法政知识的内容,涉及英、美、法、西班牙等国。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国家的国民都是爱好“自由”的,有些甚至为了自由而献出生命。整体而言法政知识内容是比较零散的,导致这一结果,一方面是受新闻这种体裁的限制,作者只能在新闻的夹缝中引入一些涉及法政的知识;另一方面则受地域影响,“新闻”一栏是1837年以前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中涉法内容最多的一个栏目,其它栏目甚少涉及,1837年以后出版地点搬到新加坡,此处已非大清国土,来自当局的政治压力减小,作者也能更从容的利用其它形式传播法学知识,“新闻”一栏则逐渐回归它本来的用途,传播法政知识的功能逐渐减弱。

(二)以书信的形式传播西方法政知识

《东西洋考》从1835年四月号开始登载《子外寄父》,后来又断断续续刊登了11封书信,总共12封构成了该刊突出的一个栏目。这12封信是:“子外寄父”(1835年四月号)、“侄外奉姑书”(1837年二月号)、“儒外寄朋友书”(1837年四月号)、“侄外奉叔书”(1837年六月号)、“叔家答侄、侄覆叔书”(1837年七月号)、“自主之理”(1838年三月号)、“侄寄叔、叔寄侄”(1838年四月号)、“侄答叔书”(1838年七月号)、“侄奉叔”(道光戊戌年八月号)、“侄覆叔”(1839九月号)。

第一封“子外寄父”借在国外儿子给父亲写信讲述在外所见所闻。儿子原以为“诸夷国当小洲”,认为“夷人如恶鬼贫贱,甚实堪怜”。但在国外之后却发现“地方之宽,城邑之美,百姓之盛,市头之闹”。且“农商相资,工贾相让,且此地之官员推广立教,使民知礼识义”,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从而使他“色沮言塞”。②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1页。在“儿子”之前的观念里,中国为天下的中心,为文明礼仪之邦,外国皆为蛮夷之地,这其实反映的是当时国人的普遍心态。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破除中国人这种自大的观念,将中国人的视野扩大到海外。

“侄外奉姑书”借侄子之言讲述,英国重视女孩,宣扬男女平等,提倡婚姻自由。“儒外寄朋友书”借朋友的口吻讲述英国文官政治,他说:“例律学士,国家令学习武艺,又守律例义度,准则学习之期,亦满三年而考,考中了为文官,经历笔贴试、知府、知县等,上及按察使、抚院、总督。”③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1页。“侄外奉叔书”借侄子的口吻给叔叔写信,讲述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及政治情况。“叔家答侄、侄覆叔书”一文承接前篇继续讲述美国基本国情。“自主之理”一文“引人信启之言”讲述了英国政体之核心“自由”。“侄寄叔、叔寄侄”、“侄答叔书”、“侄奉叔”、“侄覆叔”连续数封信完整介绍了西方监狱改革历史。

以书信形式传播西方法政知识是这本刊物中传播西方法政内容最多的一种方式,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些书信都是借旅居海外的中国人之口来叙述介绍外国的情况。书信、开头语均为模仿中国人父子、叔侄、朋友之间交流的问候词语,显得亲切、真实可信,非常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

(三)借鉴章回小说叙事形式传播法政知识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至明清走向成熟。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前后又互相勾连,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正文经常以“话说”两字起头,并在情节展开的紧要关头煞尾,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显然,《东西洋考》的编者深知章回小说在中国的影响力,故借用它的某些形式来表达观点,这尤其集中体现在该刊的后半部分。

1838年四、五、六月连续发表三篇“英吉利政公会”的文章,文章用三个博学名儒苏发令、张现德、吴相公之间的对话详细阐述了英国国会的运作机制。文章以“话说”,中间遇有困难不解之处,由其中一人发问,另一人回答,以此推动行文,至紧要关头处,则言“不知国政公会如何,只看下月传”。

三篇“英吉利政公会”的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章回小说的一些特征,每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连接。故事有起伏、有悬念。读起来不使人感到沉闷,十分适合传统中国人的阅读趣味。

三、《东西洋考》的历史地位评价

通过前两章的分析与整理,笔者较为全面的呈现出了《东西洋考》中的法政知识,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就《东西洋考》所传播法政知识的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做一简单的评价。

(一)《东西洋考》的传播特征

与《东西洋考》之前西方法政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相比,《东西洋考》有如下特点:

第一,西方法政知识的传播由依附地位逐渐走向独立。在《东西洋考》之前,西方法政知识基本依附在西方地理知识之后,尚未出现单独介绍西方法政知识的文章。毕竟,国家、政府、政治、法律、司法等抽象概念需建立在具体的时空坐标上。至《东西洋考》方出现单独以介绍西方法政知识为目的的文章。经历数百年的东西文化交流,有关西方地理知识方面的书籍在中国已经非常丰富,法政知识逐渐摆脱具体的时空坐标,走向了独立传播道路。只有当法政知识独立出来,以一个学科门类的形式向中国传播时,它所带来的知识才能更加系统、完善,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加深远。

第二,所传播政法知识由表象走向核心。在《职方外纪》中,粗略的描述了西方的审级制度、证据制度、罪刑法定等制度,这些内容,对于缺乏民主观念的国人来说,根本无法窥探个中精妙。只有理解了西人的民主、自由等西方法律的核心概念,国人才能理解这些外在制度的优势。马礼逊东来以后,政法知识的传播扩大到西方的议会、选举制度,尽管不成体系,相较于前一阶段已触及西法的核心,乃是莫大的进步。至《东西洋考》,它完善、系统的介绍了西方的议会制度、司法制度,尤其是对“自主之理”的介绍,已经触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传播路径,能够使中国人慢慢理解,乃至接受,不至引发反弹。

第三,所传播的法政知识以英美国家为主。《东西洋考》中也有涉及法、德等国法政知识,但最核心的如“自主之理”、“议会制度”、“司法制度”等均以英美国家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东西洋考》的编纂者为新教传教士,新教最为流行的地方也是英美法占主导的地方,故而新教传教士将英美法的内容传递给中国读者。

第四,西法东渐的步伐在加快。西法东渐自晚明揭开序幕,两百年间,偶有个别文献涉及西方法政知识。自马礼逊东来之后到《东西洋考》出版前,短短二十余年间,虽然所传播的法政知识非常零散,但涉及法政知识的刊物、书籍明显增多,至《东西洋考》,无论是西方法律在中国传播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西法东渐步伐加快的背后,其实预示着一个东西关系巨大变革时代即将来临。

(二)《东西洋考》所传播法政知识的意义

《东西洋考》作为鸦片战争前传播西方法政知识最多的一份刊物,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创造性的翻译出许多新法律名词,该刊物所涉法律词汇较多,现用一表格统计(见下页)。①需要说明的是该表并不全面,如1838年戊戌四月号的《论刑罚书》、五月号的《侄答叔论监内不应过于酷刑》、七月号的《侄答叔书》、八月号《侄奉叔》、九月号《侄复叔》等文章内也有大量法律词汇,但由于涉及到清朝刑罚与英语的对应,笔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故略去。另该表所示中英法律词汇,有些也并非《东西洋考》首次使用。

这些法律名词的英汉对译,无疑架起了一座沟通中西法律文化的桥梁,为1842年以后西方法律大规模引入中国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二,《东西洋考》所传播法政知识对国人具有启蒙作用。《东西洋考》将西方的反抗封建暴政历史、民主议会制度、自由观念、公正的司法制度、新兴的公司、保险制度等内容引入中国,对当时封建、闭塞的中国社会来说,完全是一股新鲜空气,他使传统士大夫们惊愕的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其他类型的国家组织形式……这些天方夜谭般的法政知识,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蒙意义。

第三,为中国人了解西方法政知识提供了参考材料。鸦片战争后,部分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觉醒,面对危局,有识之士开始主动了解西方世界,并试图通过编纂有关西方的书籍来引起更多国人对西方的重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海国四说》、《瀛寰志略》、《海国图志》三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籍。从这三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洋考》中西方法政知识的影子。

《海国四说》为1846年广东顺德人梁廷枏所出版的一部专门介绍世界知识的合刊著作,其中《合省国说》、《兰仑偶说》为专门介绍美国和英国的专著。据学者考证,《合省国说》第二卷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政治制度部分取材于《美理哥各合省国志略》,而《东西洋考》中《华盛顿言行最略》、《北亚默利加办国政之会》等文亦由《美理哥各合省国志略》内容改编而来,其二者有拥有相同的源头。《兰仑偶说》,据熊之月考证,其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便是《东西洋考》。《兰仑偶说》对1215年《大宪章》的产生背景这样描述道①(清)梁廷枏:《海国四说》,转引自李栋:《鸦片战争前后英美法知识在中国的输入与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4页。:

至若翰,性暴戾,虐遇其众。教士因民情不忍,聚众困迫之。国内旧受封爵者,亦群起围所居。不得已与民约:凡事听民自专,不问。

在《东西洋考》中对同一事件亦有记载②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5页。:

若翰乃暴虐,先被教士迫甚,后见诸侯围绕,不得已立法赐民自专,至今尚存。

很明显,前者对后者存在借鉴关系,这一现象在《兰仑偶说》中对有关对西方“公班衙”制度与“保险制度”的介绍中也是存在的。

1848年徐继畬出版《瀛寰志略》,这部“撬动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坚实支点”的书,同样参考过《东西洋考》。据《东西洋考》的整理者黄时鉴总结,《瀛寰志略》至少在两处涉法内容上直接引用了《东西洋考》。第一处是《瀛寰志略》卷七英吉利国,记其“公会”(国会),“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上议院和下议院),述及其产生、议事、受诉、乡绅有罪治理等规定,显然出自《东西洋考》1838年5月刊载的《英吉利政公会》一文,但行文的删改更多一些。第二处是《瀛寰志略》卷七佛郎西国,记述“明万历二十五年,王显理被弑。显理第四由旁支嗣位,发奋自修,广布仁惠,百姓归之”。这最后十二字,当出自《东西洋考》1837年十一月刊《法兰西国志略》一文。③爱汉者编著:《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黄时鉴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页。

魏源1852年出版的《海国图志》,是对欧美知识记述最为广博的一部书,该书收集了大部分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及传教士编纂的西方法政知识资料,《东西洋考》、《瀛寰志略》等都在记述范围内,在此不表。

当然,受《东西洋考》中西方法政知识影响的中文书籍远不止这些,笔者能力有限,粗疏举上三例,略加说明。

(三)《东西洋考》所存在的局限

宥于作者本身和时代大环境,《东西洋考》在传播西方法政知识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播范围有限。《东西洋考》创办之后,印刷数量有限,传播范围也基本限于广州等沿海港口。

第二,《东西洋考》所表述的西方法政知识文字还比较粗糙,尚未达到专业水准,所传播的知识大多也只停留政治法律观念的介绍上。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实逼仄的环境,处于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中心的传教士,郭实腊苦心孤诣,既要照顾到中国读者的感情,不至于过分刺激中国读者,又要达到传播的目的,这就需要考虑作者的水平。另一方面,处于早期西法东渐时期,大量中西方法律词汇的对译本身即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由此导致一个重要的问题——民主、自由等这些词汇的含义自始被混杂在一起,概念之间的差异慢慢的被虚化,影响深远。[9]

西法东渐作为晚明以来重要的文化交流现象,它将西方法政知识传入中国,并最终促成了中国法律现代化转型。这一过程漫长而曲折,延续至今。对该本刊物涉及法政知识内容的梳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近代西方法政知识输入中国的早期状况。十余年前,邓正来先生总结过去近三十年中国法学发展之后认为: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时也暴露出一根本问题——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并由此发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由此展开了对“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的批判与质疑。①具体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下)——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续)——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的批判》,分别载于《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第3期、第4期。在笔者看来,这背后所涉及的几种研究范式的争论与博弈,无论是权利本位与阶级本位,诠释法学与社科法学,本土资源与法律继受,制度构建与法律文化变迁,所关涉的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而是“中国法学从何处来?”。或说支撑当代中国政法制度及现实运作的知识与理论基础从何处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种超验性的命题,非人力所及,亦难为经验所感知。而站在当下的视角回溯历史,触摸那尘封在历史深处的脉络,更能增进对当下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将目光转移到早期西方法政知识在中国传播与流变的历史,研究西方法政知识如何传播到中国,在中国又如何流变,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何以形成了今天这种局面。当然,这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更多的精力参与关注。

[1]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11.

[2]公丕祥.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450.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

[4]李栋.鸦片战争前后英美法知识在中国的输入与影响[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104.

[5]王健.西法东渐:东西法律概念对应关系早期历史的考察[J].清华法治论衡,2002(2).

[6][意]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93.

[7][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王国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553.

[8]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9.

[9]王世柱,李栋.从“民主”到“人民民主”——中国近代民主观念嬗变的考察[J].政法学刊,2015(3).

【责任编校:邹俊杰】

Research on the Way of Politics and Laws Knowledge Inputting in Early China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Western laws spreads to the East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law modernization.In the early time the churchmen who master Chinese spread 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politics and laws knowledge by compiling books and journals.The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at era. Through combing the western politics and laws knowledge inthe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we can know the basic path of western law input to china.

Western Laws Spreads to the East;The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al Influences

D997.9

A

1673―2391(2016)04―0003―09

2016-06-20

王世柱(1990—),男,湖北十堰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栋(1982—),男,陕西省西安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法在中国近代的输入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5CFX01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法政法律
法律推理与法律一体化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从主妇价值到女权主义:日本法政学说史上的家务劳动争论
刘少奇关于培养合格党员的思考及启示
清末“法政”一词的使用特点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人人面前法律至上
让人死亡的法律
清末“法政”一词的使用特点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法政速成科:清国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