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文蕾
浅谈中西医的发展读《身体的语言》有感
文/杨文蕾
《身体的语言》是日本作家栗山茂久的经典著作,如果只看书名我们难以捕捉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副标题就明了一些《古希腊医学和中医之比较》。而整本书也正是围绕这两个国家的医学在认识、诊断疾病上的不同来展开的。一位日本学者,能够对其他国家的医学发展有如此全面的了解,实在令人佩服敬仰。就像导读所说:“阅读《身体的语言》是一种甜蜜的享受。”
这种享受不只是体现在作者的文采和思想方面。全书借鉴参考了很多古希腊及古代中国的经典书目,使文章在比较和论证的时候更具有说服力,也让读者对医学史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身体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存在,不同国家对身体以及疾病的研究受到很多因素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各种医学体系。作者把古希腊医学与中医进行比较,说明在古代这两种医学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到了现代情况却有所转变,古希腊医学后的西方医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发展趋势一片光明,而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很长的历史,却遇到了瓶颈,连中国人都不再推崇中医。或许从这本书的分析中我们能找到答案。也希望我们能从中找到中医新出路的突破口,不要让它继续淡出主流医学体系。
栗山茂久教授是哈佛大学科学史博士,曾在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讲学与研究多年,专攻比较医学史。目前任教于东亚系与科学史系。从他的知识背景来看《身体的语言》这本书,就不足为奇了。那么,栗山茂久教授在书中讲述了什么,对读者又有怎样的启发?
全书的关键字是style,译为“方式”“状态”,古希腊与古中国在医学理论上的差异,其实是身体感受的不同,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作者主要从触摸方式、观察方式以及存在状态这三个部分的不同来论述。
触摸的诊断方式,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医的号脉,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切脉”。古希腊的医生也是以手腕为诊断的部位,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医生在描述诊断、感受身体传递出的信息时,却大相径庭。中国对脉的认知要比希腊对脉搏的认知复杂,而且充满了神秘色彩,不过在西方学者眼中这只是中国医者不切实际的臆想。一方面他们觉得中国人使用了太多的比喻,使得这一切看起来很“虚”。另一方面,中国是十分重视传统及传承的,所以中医使用的术语并未遭到后人很多的质疑与争论,甚至本质都没有随时代的变迁发生很大的改变。而西方则一直在不断探索,他们会解剖人体,为了找到脉搏的起源,也会有新的发现推倒前人的理论。这就是语言、文字在发展运用中的不同。
西方医学更注重结构与功能,所以他们对于肌肉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推崇肌肉这种层次分明具有力量的艺术,而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关注度就显然没有西方深入。这可能也与解剖学的发展程度有关。为何把解剖从动物运用到人体现在已无从得知,但不可否认解剖给西方医学的冲击是十分大的,解剖者认为人体是上帝智慧的自然产物,是不可知的,但肌肉和神经又体现了人体的自主性,所以生命是双重性的。而古代中国对人体的认识就不像西方那么细微,追溯历史我们仅能找到一例有关解剖的史料记载。这就是两个国家观察方式不同的一种体现。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色”。在中国的传统医学观念里,能够从病人的形态和皮肤颜色即得出诊断的可以称之为“神医”。听起来很神秘,但从古书上的记载以及孔子等圣人的语录中也能发现,在古代“色”有很多含义,它不仅是指表现在我们的皮肤上的变化以反映出内脏的情况,还是帝王地位、欲望的象征。
最后的部分在我看来可以说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并且具有一定的总结性,也带给人很多思考。血液是生命的起源,是脉与脉搏的组成,也与疾病的形成有关。放血疗法一度在西方盛行,而中国却很反对“精气”以及血液的流失。此外,希腊和中国医学对“风”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风在古代中国持续扮演着疾病之始的角色,古人对于风有很多研究,甚至用来命名一些东西,赋予不同的表现意义。在古希腊医学中,风被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一种气息,还预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希腊医生认为,当空气、气息受阻时,疾病就会发生;而中医则认为风就是疾病本身,会直接入侵体内造成伤害。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身体的语言》。医学的研究主体是人体,各种医学发展到当代各具特色,这与医学发展的国家背景有关,也与不同的文化熏陶下的医生对于事物的感受相联系,就像书中所说“对于身体的看法不但仰赖思考方式,同时,也仰赖各种感官作用”。
语言并不是只能从嘴巴里说出来,否则作者怎么会把这本书命名为《身体的语言》,这说明我们的身体也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把自己的状态反馈给别人,生病的时候,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身体反应即是在告诉医生哪部分出了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只能通过说话。就像书中说的,“脉搏测量和切诊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相信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不只是透过话语,不只是透过一种耳朵听得见的语言,更是也能够透过一种只有触摸才能感觉得到的方式。既然希腊语与中文都不相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自然也会出现不同。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身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文化特点。
这本书的写作是很有特色的,也值得我们借鉴。前言讲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传奇故事,看似与书本没有关系,但这则故事蕴含的道理也可以反映在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学因其所处的国度不同而相异。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这就是作者想要探索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这篇故事的引用是十分贴切而且吸引人的,所以之后的内容阅读起来才会让人感到非常“享受”。
书中有很多对古希腊医学的描述很让人感到新奇,这也是对我们本身的传统思想的一种冲击。其中放血疗法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西方放血的描述:“医生有时候会对病患施以放血,直到病患昏厥并且不由自主地排便为止,这显示出他们认为血液过剩有多么危险。血液过剩就是过度,因此会引起疾病。在我们看来,这真的很不可思议。因为我们都知道血液是生命之源,缺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诚如书中所言,中国人反而认为疾病起于虚空,也就是血液过少,缺乏活力。所以我们不提倡对身体有损坏的治疗行为,而注重补充和保存。实与虚,就是西医与中医不同之处的集中体现。
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一部经典,不仅是因为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历史、体验最初的机会,而且对我们之后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身体的语言”这几个字给了我们很多想象,但刚开始读的时候实在是出乎意料,而全书的关键词也不是“language”,而是“style”。因为我们对身体解读的方式不同,所以接收到的身体的信息也就不一样,身体给的信息对我们治疗疾病采取的措施有直接影响,进而决定了医学体系的发展方向。
所以,由此书我联想到了中医学以及西医学的发展状况,以及为何西医现在逐渐取代了中医的地位。
古希腊人就敢对人体进行解剖来探索人体的构造,而中国人只以植物为意象来反映人体的状况;西方人注重“实”,虽然流传很久的放血疗法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但它的出发点在我看来是可取的,如果只是一味地保存体力避免一丝一毫的流失,其实对于身体而言是过犹不及的。中国的文化是很厚重的,它不像西方语言文化相对简洁明了。西方学者难以理解的中医对脉的描述其实是十分贴切的,但它给人的感觉总是过于冗杂。所以在快节奏的现代,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简单易懂的理论,所以厚重复杂的中医才被渐渐遗忘。
当然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保守一样不可取,对力量即肌肉的迷恋也会带来不断地侵略、战争等严重的后果。西医发展到如今也面临了一些质疑与挑战。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反而更能给我们带来好的一面。作为世界上所剩不多的系统的非西医医学,中医如果能够取精华而去糟粕,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我们也要有信心重振自己的传统文化,肩负传承的责任,这样,属于我们特有的身体语言才能在历史中长存,中医这颗星才能一直闪耀下去。
/北京大学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