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通城县山区机械化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7-01-09 06:52湖北省农机局彭仪巩继伟
湖北农机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油茶

湖北省农机局彭仪巩继伟

通城县农机局谌怡武郑桥

关于做好通城县山区机械化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湖北省农机局彭仪巩继伟

通城县农机局谌怡武郑桥

通城县位于湖北东南部、湘鄂赣3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东南西三面环山,唯北面敞开,版图面积1 147 km2,耕地面积仅为43.2万亩(1hm2=15亩),水田面积26.5万亩。通城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常年种植面积42.2万亩;油茶为第二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8万亩;油菜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茶叶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其他还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马铃薯、柑橘和蔬菜等;畜牧业主要是生猪养殖业,年产生猪80多万头;水产养殖面积达5.3万亩。全县总人口51.07万,农业人口40.54万,总劳力22.6万,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0.2万,务农劳力仅有12.4万,占总劳动力的55%左右,每到农忙季节,劳动力十分紧缺,迫切需要机械化作业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本文结合通城县山区机械化发展,分别就机械化发展成就、经验、制约因素和建议进行了总结分析。

1 通城县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2010年,全县只有36.75 kW以下拖拉机和4.41 kW小型独轮水田耕整机等机具,结构单一,截止2015年底,全县总动力达到30.1万kW,已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微耕机、稻麦油收割机、插秧机、油菜精量直播机、烘干机、设施农业设备、养殖机械等多种农机具,结构不断完善。其中拖拉机拥有量达到4 030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591台;插秧机达437台;农用排灌机械达3.3万台,植保机械达5 886台,烘干机械10台;油菜精量直播机械165台,油菜收割机械28台;茶叶种植机械148台,油茶种植机械385台。

截止2015年底,全县年机耕面积52.3万亩,机耕水平95%;年机播(插)面积18.1万亩,机播(插)水平达32.9%;年机收面积41.8万亩,机收水平7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综合作业水平66.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通城县进一步提高了水稻育插秧技术,突破了秸秆机械化粉粹还田、机械化施肥和谷物机械干燥等水稻生产环节技术应用空白现状,至2013年,初步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了油菜机械化精量直播和油菜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应用空白现状,初步实现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2015年的山区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茶叶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中耕、修剪、采摘、植保、加工等环节生产机械化,实现了中等程度的施肥机械化,初步实现了茶园喷灌机械化;油茶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育苗、整地、加工等环节生产机械化,实现了中等程度的除草、植保等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初步实现了油茶挖坑和松土环节的生产机械化。

近年来,通城县采用县内县外培训、理论培训与现场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共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4 100多人次,为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等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县外技术培训,选派部分农机技术基础好,好学好钻、上进心强的农机部门技术人员、农机作业驾驶员、农机大户到外省外县学习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为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机具提供技术人才保障。至2015年底,共选派了100多名农村农机人才和农机部门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组织的农机知识更新培训班,到咸宁市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省的东洋插秧机公司和宇成机械公司参加学习培训;二是县内技术培训,依托富民驾校和县农广校开办农机“阳光工程”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手培训班,集中培训农村农机人才1 828人次。其中开办农机修理和水稻、油茶生产机耕、机整、机插、机播、机收等技术培训班11期1 180人次;茶叶、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班3期168人次;开办县乡两级农机干部职工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农机人员480人次;三是现场技术培训,借助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会培训农机操作手2 160人次。

一是乡镇农机推广队伍得到了壮大发展。从2012年2月开始,通城县逐年充实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管理人员的力量,目前11个乡镇农机管理上岗人员由改革后的10人增加到30多人,壮大发展了乡镇农机队伍;二是农机化服务体系稳健发展。2015年底,通城县农机大户达到128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个;农机专业户达到9 749户,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13万人。

通城县实行农机监理零收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8.2万元;注销变形拖拉机215台,在册变形拖拉机数量157台;组织农机监理站和管理、科教等股室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场地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张贴农机安全生产挂图,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检查机具,上路执法等措施,排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农机事故率控制在0.1%以下。

2 通城县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通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当地农机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是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政府办、农办、农业局、农机局和各乡镇分管农业的乡镇长为成员的“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等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导小组”;二是县农机局成立了“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等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抗灾救灾”“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和技术专班。

一是召开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等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种植现场演示会。如2012年3月29日沙堆镇农业服务中心工厂化育秧现场会;同年4月18日隽水镇阔田村1 000亩机插连片现场会;同年9月18日麦市镇井塘村油菜机械化精量直播现场会;2015年7月、9月沙堆精制茶厂机械除草和液体深施肥作业现场演示会;同年7月黄袍山油茶公司罗塘机械除草和机械松土作业现场演示会;二是加强调研走访。深入村组和油茶、茶叶种植基地与农户座谈,播放水稻、油菜、油茶和茶叶机械化种植光碟,发放资料16 000多份,发放光碟620多张;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在电视上开播机械化讲座、专题片12期。如2014年在通城电视台开播农机快讯栏目,每季度一期,共4期电视专题片,在黄金时间连播15 d;2015年4月24日上午,通城县农机局组织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共200多人齐集一堂,开展集中访谈,讲解了通城山区机械化示范建设任务目标和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介绍了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抓好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一是主动作为,在通城县各个乡镇建立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生产机械化示范点(基地),示范效果显著。如2011~2012年,在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新科水稻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点,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2年示范面积达1 000亩,较好地完成了农业部下达通城县机插秧示范县建设任务,2013年,又在上述2个示范点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示范面积达800亩;2015年在四庄、沙堆和大坪共建5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和干燥机等机具110多台(套),5个示范点新增插秧机10台,新增干燥机4台,示范面积达0.4万亩,带动全县全年推广机插秧9.5万亩。2013年,通城县被省局定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当年全县11个乡镇均建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8 000多亩。2015年将通城县黄袍山油茶公司定为油茶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610亩。通城福人药业沙堆精制茶场定为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 000亩;二是借助外力,依托项目推动,大力开展典型示范。结合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在示范点内实施“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机收”等“五统一”运作模式,示范效果良好;结合省农业厅下达的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在示范点内建育秧工厂,工厂化育秧面积50亩,为今后开展工厂化育秧奠实了基础;结合标准化茶园建设项目,在茶叶示范点开展标准茶园建设。

在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农机抗灾救灾、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和农机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实行包保责任制。包保成员会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油茶基地和茶园,积极为村民提供水稻、油菜、油茶和茶叶等机械化生产、农机抗灾救灾、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等技术指导服务。在跟踪服务中,包保人员吃住都在村里,做到了农户随叫随到。

一是政府投入。“十二五”期间,县政府安排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经费60多万元,用于配套农业部、省局项目的配套推广资金;安排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资金720万元,购置油菜直播机具、种子、化肥、农药分发全县11个乡镇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点;安排资金10万,用于山区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的实施;二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投入。各农业中心用“以钱养事”物化投入资金购置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用于本乡镇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技术推广;三是国家购机补贴投入。据统计,通城县在“十二五”期间共投入国家购机补贴资金4 000多万元;四是农户自发购机投入。由于国家购机补贴扶持政策的实施和农机部门优良的技术服务,引发了购机热潮;五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据调查统计通城县惠民、众兴、丰收等10家农机合作社投入购机资金437万元;六是示范点(基地)投入。据统计,各示范点(基地)累计投入达300多万元用于机械设备的购置、更新和改造;七是农机部门投入。结合农业部、省局下达通城县的建设项目投入130万元对示范点(基地)进行了扶持。以上资金的投入,确保了通城县农机化工作顺利开展。

创新机制推动农机化工作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是进行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与农业部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工厂化育秧示范项目相结合的机制;茶叶生产机械化与标准茶园建设项目相结合的机制;二是沙堆新科水稻专业合作社实施了在示范区内与农户签订“七包一赔”的机插作业合同运行机制;惠民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五统一”运作模式,在隽水镇阔田村早稻机插连片示范点机插早稻1 000亩;三是县政府对油菜机械化生产实行了激励机制;四是实施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机具创新机制。如沙堆精制茶厂创新研制了除草和液体深施肥机械。

在水稻、油菜、油茶和茶叶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通城县牢牢抓住农机与农艺相融合这一关键点,做到技术专班有农艺人员,宣传培训、现场操作、跟踪服务等工作过程中有农艺人员参与。

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良好。一是壮大发展了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队伍,全县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在岗30多人,在岗率90%以上;二是把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到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以钱养事”考核合同,实现了目标管理;三是通过农机培训,提高了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了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制约通城县山区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2002年全县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农机局由一级局降属为农业局的二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经费相继被裁编、压缩、减少;11个乡镇农机管理站被撤销并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机管理职能削弱,影响了农机化发展的进程。

一是机耕道路不够完善,机具转移困难;二是部分固定泵站设施老化,部分泵站因河床下降,造成提水困难,有待更新改造;三是农田高度不一致(平畈除外),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造成机具田间转移时间长,作业效率低;四是农田集约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农机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一是结构不合理,农机人才队伍年龄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文化层次较低;二是农机高科技人才短缺,全县农机行业拥有工程师职称12人,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职称18人,技师职称3人,高级工32人,高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三是复合型农机人才短缺,既懂农机又懂农艺的人才只有236人;既懂农机操作又善修理的人才只有317人;掌握2种农机操作技能的人才只有1 163人;四是农机培训师资短缺,全县农机教员和教练员只有8人。

经调查全县以农机维修为主的二级修理网点只有3家,三级维修网点12家(未发证),从业人员只有31人,有车、刨、铣、钻、焊等维修设备65台(套),人员技术素质较低,维修设备落后,影响了农机具故障的及时排除和修理质量,降低了机械作业效率。

大中型拖拉机只有475台,是小型拖拉机的14.3%;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只有18台,是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3.5%;六行高速插秧机只有14台,是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的3.1%;担架式喷雾机械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器2 310台,是背负式电动和手动喷雾器的57.2%。

全县除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28户农机大户,开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外,大多是独自单干作业。

一是油茶机械深施肥技术和油茶机械采摘技术仍是空白,油茶松土机械作业水平低,双人挖坑机不适合硬土挖坑作业,油茶剥壳机有待提高油茶籽壳分离率;二是茶叶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发展的不平衡。目前茶叶的机制率达96%,但茶叶生产中仅修剪、老茶采摘、除草、深施肥、防治、灌溉等环节机械化得到解决.而新茶采摘环节却基本停留在手工阶段,机械化水平大打折扣。

水稻、油菜、油茶、茶叶等全程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机具不够完善,有的生产环节技术机具还存在空白现象。如油菜精量直播机可靠性不高,通用性不强;油茶机械深施肥技术和精制茶机械采摘技术仍为空白,油茶果壳分离机果壳分离不彻底。

虽然国家购机补贴资金逐年增长,但农机化经费不足,局机关与监理站被定为差额拨款单位,推广站被定性为自收自支单位,既无财政拨款,又无收费职能,农机培训经费也少。

一是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扶持政策不强,既无购机无息贷款政策,又无农机作业燃油补贴政策;二是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不大,国家虽然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但还应出台加快土地流转激励措施。

如割草机十分适宜山区油茶、茶叶机械化除草作业,2016年不在湖北省补贴范围内;烘干机是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干燥环节的必需机具,因补贴额度逐年降低,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对当地水稻、油菜的种植规模和全程机械化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4 加快通城山区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成立县乡两级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把农机化工作提到县乡两级政府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一是增加县级农机推广、监理人员编制;二是落实服务经费,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县级财政落实服务经费,确保农机培训、推广、监理和农机维修服务经费;三是增加乡镇农机管理的公益性服务岗位数,落实乡镇农机“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待遇,稳定乡镇农业中心农机“公益性”服务人员队伍;四是完善服务装备,加大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利用项目资金,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县农机推广站和农机监理站的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要求,地方财政需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大力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促进农机化发展。

虽然目前农用柴油价格稍有下降,但农机作业成本仍然较高,挫伤了机手作业积极性,降低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制约了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应尽快推行农机作业燃油补贴政策。

通城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务农劳力仅有12.4万人,劳动力短缺和老化,迫切需要农机生产作业,虽然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但农民收入不太高,购买农机具的能力还是有限,推行购机低息或免息贷款政策,能帮助农民提高购买农机具的经济实力,调动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加快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同时日韩等国的实践经验证明:实行该项政策是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机化,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生产力,农业基础设施中机耕道路、灌溉设施、农田标准化和规格化等是实现农田作业机械化的重要因素,试行机耕路网、灌溉设施、农田平整等建设项目由农机部门组织实施,能避免项目资金因技术原因盲目使用造成的浪费,能与购机补贴及其它农机项目形成合力,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

一是充分利用农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组织县内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经销商“三包”服务等维修人员,开展农机维修知识培训;二是在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局机关股室及推广站中选送骨干力量到外省农机企业学习农机维修知识。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销售市场、服务市场,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化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认真贯彻农机“三包”服务规定,制定和规范农机修理质量标准,加强农机投诉受理工作,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护农机维修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维护用户利益。

建立“通城县农业机械化信息网”,重点围绕农机管理、推广、农机产品供求、农机作业市场需求、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信息服务。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加强农机信息服务建设,形成完整的信息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通城县农业生产需求,要适时引进、示范和推广先进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县乡两级政府要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研制和推广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研制推广补贴的工作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的推广、培训等服务。每个乡镇要分别建立起不少于200亩耕地的农机化推广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展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016-11-16)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油茶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