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少富
【摘要】财务共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平台,运用流程化、规范化、统一化的方式来处理财务工作,以优化组织结构、降低企业成本、规范业务流程及提升运营效率为根本目的,并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然而,集团企业的财务共享实施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企业在过程中屡屡受挫,这导致集团企业对此望而却步,究其原因还是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这引起了企业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共享风险管理
一、概述
(一)财务共享概述
财务共享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并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迁,初始阶段以降低成本和消除冗余为目的,但过程中出现了集权分权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财务共享进入了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阶段。我国财务共享的发展起步较晚,迄今为止也仅有20多年的历程,而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则多数是以集团管控为目标。同许多管理方法一样,财务共享的出现也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与组织分工理论、标准化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等,除了理论基础外,其在财务核算、财务管理方式、财务工作流程、系统要求、财务人员技能要求、税务工作处理方式等方面也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大型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目的可概括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强化集团整体风险管控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速度、聚焦集团核心业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概述
风险对于投资、理财项目来说多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对于企业运营来讲则多指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概率。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消除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造成的弊端,从整体上提高了集团财务管控水平,强化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实施财务共享的全过程需面临组织结构及人员的调整,原来的财务工作流程均需重新梳理,这实际上也充满了风险,具体包括:风险将伴随实施全过程、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并存、风险涉及范围广、风险影响因素多、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二、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识别方法及过程
风险分析及控制的基础工作就是风险识别,他并没有设定单一的工具和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管理过程,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如下:第一,头脑风暴,依靠相关专家创造性的思维、爆发的灵感来直观预测;第二,专家调查,该方法需与相关领域专家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经过反复的询证使各专家的意见趋于统一,并以最终大同的意见作为预测的根据;第三,流程图法,使用流程图的形式将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不同级次列示,最终推倒到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四,历史资料分析法,查阅历史资料发现问题频发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管理精力。本文对财务共享的风险识别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调研法,综合已有的文章和资料总结共性问题,并对一些专家进行调研,识别出财务共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员、战略、组织、流程、法律、系统、税务等方面。
为保证风险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在上述识别基础上请专家学者对风险项目做进一步的识别,并最终将风险划分为六大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项目体系,其特点如下:第一,客观性,风险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客观存在的;第二,系统性,风险指标归属不同类别,且每类风险之间具有关联性,并共同作用于财务共享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第三,重要性,识别过程和实施过程相连,并主要发现对财务共享实施有重大影响的风险;第四,科学性,风险识别建立在各个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并进行了综合权衡。
三、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识别结果
(一)战略规划风险
在实施财务共享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安排实际上就是一种战略规划,这其中包括确立财务共享的实施目标方向、具体运作模式、包含业务范围、资金投入、企业管理者的态度等,整个过程包括的风险主要有:对风险认识不足、计划准备不充分、模式和目标选择不当、业务范围界定不科学、选址地点失误、资金投入多大等。
(二)组织变革风险
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容易引发组织层面的变革,可能出现组织结构整体性的调整、相关职能权限的重新划分、各项规章制度的改变及业务变更等。组织变革势必给企业带来波动,其中隐含的主要风险包括:组织内部出现冲突、对业务的变更不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带来严重的动荡、制度制定缺乏合理性、服务水平协议不完善。
(三)人员变更风险
财务共享后相关人员和岗位都会发生变更,财务人员也面临着转型,具体包括人员的缩减、岗位的调整、外部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变更、沟通渠道新建等。人员变更所带来的风险包括:人员变更中的抵触情绪、人员发展前景不明、岗位工作分配不合理、沟通渠道不畅通、具体操作不规范等。
(四)流程变革风险
实施财务共享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流程再造,更是对原有流程的变革,原来以部门设置为中心的格局被彻底的打破,其中心开始不断向业务流程转移,流程本身逐渐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简化的方向转变。流程变革所带来的主要风险包括:流程标准化统一和设计不合理、新旧流程之间衔接不顺畅、流程不能被有效执行、新流程应变力差、流程运转风险、票据流转风险、流程无后续优化等
(五)系统建设风险
财务共享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财务工作。系统重新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包括:系统整合能力不足、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处、系统支撑力弱、系统安全及稳定性差、大量数据存在共享风险。
(六)税收法律风险
税收法律风险来源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税务稽核风险、税务筹划风险、税收政策误读风险等。实施财务共享可能需要集团下属单位将原来在各自属地进行的涉税工作转移到财务共享中心,因此可能带来税务法律风险,具体包括:税务稽核难度加大、税务政策反应迟钝、税收政策选择不当、法律法规风险等。
四、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防控对策
(一)战略规划风险防范
战略规划风险防范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共享的实施要引起管理层的重视,领导层面要对其中隐含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循序渐进的来实施变革,有节奏的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以战略目标为起点,过程中做好充分的评估,适当的考虑业务外包。
(二)组织变革风险防范
首先,合理的对机构职能进行划分,并重点关注前端会计监督工作,集团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业务财务岗位,以便使财务工作能迅速和公司业务相融合,提高业务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建立良好的职能服务质量环境,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和客户的沟通,重视客户意见的征集,制定解决意见的有效办法;最后,根据财务共享特点来建立明晰、灵活的制度,同时制度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机理,避免因定义重复而引发的冲突。
(三)人员变更风险防范
首先,企业要大力的宣传财务共享理念,消除内部相关人员的抵触情绪,定期举行会谈及培训来解决他们的疑惑;其次,给企业员工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降低人员的流失率;最后,加强对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双向知识培养,不断健全岗位工作的考核办法。
(四)流程变革风险防范
集团企业要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流程改造,特别关注流程中的关键部分,企业内部可设置多层次的审核办法,并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企业要尽快解决流程执行问题,并对流程的后续管理和优化给予高度重视。
(五)系统建设风险防范
集团企业要正确的把握系统建设时机,为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财务共享目标进行重要系统构建,而后再根据需要推行全系统的集成整合。此外,加强内部控制和系统之间的融合,搭建可靠的系统平台。
(六)税务法律风险防范
集团企业要建立起柔性的税务管理平台,不断加强涉税团队的建设,加强对相关法规政策的研究,谨防碰触法律底线。政府部门也应该不断的完善政策法规,以此来助力企业实施财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