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学位论文中副词强化语使用研究

2017-01-07 03:29余中秋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硕士生博士生副词

余中秋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00)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学位论文中副词强化语使用研究

余中秋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00)

强化语是加强语义程度、突出信息中心的主要表达手段。本研究以中国英语专业本、硕、博语料库为研究语料,重点讨论不同阶段英语专业学习者对副词强化语的使用情况。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学位论文中普遍使用副词强化语,更多使用增强语;本科生对副词强化语的使用最为频繁,而博士生和硕士生对副词强化语的使用更具多样性。

副词强化语;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料库;书面语

1.引言

强化现象是日常生活表达人际交往信息的重要方式,包括“加深印象、表扬、劝说、咒骂, 并且在总体上影响听者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Partington 1993:178)。英语中的强化语主要指一些特殊的副词和副词短语,如very,sort of等,这类副词和副词短语能增强或减弱语气。这些词语除了能表达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和情感环境之外,还具有人际功能,并营造一种归属感和社区意识(de Klerk 2005)。

Biber(1999: 554)认为程度副词能“描述特征程度”,表明程度比通常或者比相邻语境更多或更少,可分为程度增强语(amplifiers or intensifiers)和程度减弱语(diminishers or downtoners)。Bolinger (1972:17)认为强化语是一种“设备”,能使程度上升或者下降或者介于这两者之间,分为提高程度语(boosters)、折中语(compromisers)、降低程度语(diminishers)和最低程度语(minimizers)。Quirk(1985: 589)认为“强化语很大程度上和语义范畴的‘程度’相关”,应该注意到强化语不仅能增强语义,还能在抽象的增强范围内表示一个相对较高或者相对较低的程度。他进而把增强语分为最高程度语(maximizers)和提高程度语(boosters),把减弱语分为近似语(approximators)、折中语(compromisers)、降低程度语(diminishers)和最低程度语(minimizers)。

在强化语的使用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一系列研究。Paradis(1997)用一个小的数据库研究了大量与形容词分类及其程度修饰语相关的可变因素,发现“very”和“rather”这些词能修饰等级形容词(gradable adjectives),而最高程度语如“absolutely”和“perfectly”则与非等级形容词(non-gradable adjectives)相联系。Baure(2002)调查了新西兰年轻人与成年人在使用形容词程度提升词方面是否有差异,发现学生们明显过多使用“so”,很少用“very”和“really”。陈建生(2003)调查了大学里非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英语写作方面对强化语的使用,梁茂成(2004)调查了大学里英语专业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口语中对强化语的使用。他们发现,在对强化语使用的总数和类型上,中国二语学习者和本组语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他们提出学习者很难习得开放类增强语。齐建晓(2006)研究强化语在书面语中的使用,张霞(2008)研究强化语在口语中的使用,两者都发现学习者过度使用封闭类强化语,较少使用开放类强化语。

综合以上情况,目前更重要的是研究不同的人对强化语的使用情况。国外的研究者倾向于研究本族语者对强化语的使用,而中国研究者偏向于对比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间的异同。与仅仅研究强化语本身的特征或者对比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不同的是,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内部对强化语的使用情况,即比较英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其使用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研究设计

2.1 理论框架

本文对强化语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引用Quirk的理论,如表2-1:

表2-1 强化语的分类(Quirk1985:589)

本问对副词强化语的选择主要参考Biber(2000)的高频强化语表格和Quirk的强化语表格。本文最终确定研究的强化语如表2-2:

表2-2 本文研究的强化语

2.2 语料库

本文使用的是江苏大学语用学研究所自建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学位论文语料库(Corpus of Chinese English Majors’ Theses,简称 CCEMT),该语料库从CNKI上收集了不同学校的85毕业篇论文,其中本科生论文21篇,硕士生论文31篇,博士生论文33篇,并将所有论文整理为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致谢和正文几部分。本研究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中分别选取了20篇,并只研究其正文部分。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数据统计软件AntConc的索引功能来检索目标文本中某一强化语出现的频次,进而让作者通过所得数据来比较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强化语使用的异同。同时使用梁茂成的卡方检验(Chi-Square Calculator)来统计差异度,以便对比某两组在某个强化语使用上的差异是否显著。

3.数据收集与结果讨论

本研究通过AntConc软件统计了副词强化语在所选语料中的频次,得到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位论文中对副词强化语使用的总体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 所选CCEMT中各类强化语的总体使用情况

根据表3-1,从总数来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位论文中频繁使用副词强化语,而且使用增强语多过减弱语。本科生在学位论文中使用强化语较硕士生和博士生更为频繁,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差别较小。以下会详细地分析各组对不同类别强化语的使用情况。

3.1 增强语(Amplifiers)的使用情况

3.1.1 最高程度语(Maximizers)的使用情况

(1)本科生和硕士生对最高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本研究将所得的每个最高程度语的原始频次以及对应的语料大小输入Chi-Square Calculator,以此来统计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某个最高程度语使用上的差异是否显著。

表3-2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最高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①

表3-2显示,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最高程度语的使用上有很大差异。其中,在fully、absolutely、completely和perfectly这几个词的使用上差异最大(P<0.001),在entirely的使用上差异居中(P<0.01),在thoroughly的使用上差异最小(P<0.05),而在totally的使用上几乎没有差异。因此,本科生相对于硕士生来说,尤其喜欢使用fully、absolutely、completely和perfectly这几个词,对entirely和thoroughly的使用较前几个词少,对totally的使用二者几乎没有差别。

(2)本科生和博士生对最高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3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最高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3,本科生和博士生在fully、absolutely、totally、completely、entirely和thoroughly 的使用上的差异最大(P< 0.001);在perfectly的使用上差异最小(P < 0.05)。根据P值来看,本科生相对于博士生来说,存在过多使用每个最高程度语的现象。

(3)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最高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4 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最高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4,硕士生和博士生在totally的使用上差异最大(P < 0.05),在其他词尤其是completely和entirely的使用上几乎没有差异。因此,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每个最高程度语上的使用差异很小。

3.1.2 提高程度语(Boosters)的使用情况

(1)本科生和硕士生对提高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5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提高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5,除了在deeply的使用上差异居中(P < 0.01)和从未使用过badly和severely之外,两组几乎在其他词的使用上差异都很大(P < 0.001),证明本科生相对于硕士生来说过多使用这些词。

(2)本科生和博士生对提高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根据表3-6,本科生和博士生在每个提高程度语的使用上都存在特别大的差异(P < 0.001),说明本科生相对于博士生来说更加过多使用提高程度语。同时,两组均未使用过badly和severely两词。

表3-6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提高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3)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提高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7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提高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7可得知,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提高程度语的使用上差异不是很大,其中,对so和very的使用差异最大(P < 0.001),对deeply的使用差异居中(P < 0.05),在其他词,尤其是highly和extremely的使用上几乎没有差异(P > 0.01),同时,两组也均未使用过badly和severely两词。

3.2 对减弱语(Downtoners)的使用情况

从表3-1中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较少使用减弱语,以下将会详细地分析其对减弱语各个子类的使用情况。

3.2.1 对近似语(Approximators)的使用

(1)本科生和硕士生对近似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8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近似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8,在almost的使用上差异非常大(P < 0.001),这表明相对于硕士生来说本科生过多使用almost。而在对nearly的使用上差异虽然不是很大(P > 0.1),但是本科生在论文中没有用到这个词。

(2)本科生和博士生对近似语使用情况对比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almost的使用上差异很大(P < 0.001),在nearly的使用上差异不是很明显(P > 0.1),但是博士生在论文中使用了15次nearly,而本科生没有使用此词。

(3)硕士生和博士生对近似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9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近似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表3-10 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近似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10,硕士生和博士生在almost的使用上差异不是很大(P > 0.1),在nearly的使用上则差异较大(P < 0.001),因此相对于博士生来说,硕士生也过多使用近似语。

3.2.2 对折衷语(Compromisers)的使用

(1)本科生和硕士生对折衷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1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折衷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11,两组对折衷语的使用差异很大,尤其是relatively和rather(P < 0.001),本科生更喜欢使用这两个词。对fairly的使用差异则不是很明显(P > 0.1),但是本科生没用过此词,硕士生也只使用了3词,说明本科生和硕士生不常使用这个词。另外,这两组都没使用过pretty。

(2)本科生和博士生对折衷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2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折衷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同样,本科生和博士生对relatively和rather的使用差异很明显(P < 0.001),本科生相对于博士生来说更频繁使用这两个词,而根据P值两组对于pretty和fairly的使用差异则不是很明显,但是本科生从未使用过这两个词,博士生分别使用了2次和14次。

(3)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折衷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3 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折衷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13,这两组在折衷语的使用上差异不是很大,两组使用的频率几乎差不多,只有在relatively的使用上差异最大(P < 0.01),博士生比硕士生使用更为频繁。对pretty来说,硕士生没使用过,博士生也只使用了2次。

3.2.3 对降低程度语(Diminishers)的使用

(1)本科生和硕士生对降低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4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降低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14,两组对slightly的使用差异很大(P < 0.001),本科生使用相对频繁,根据P值两组在somewhat和partly的使用上没太大差异(P > 0.1),但本科生没有使用过这两个词,硕士生使用的次数分别为5次和6次。

(2)本科生和博士生对降低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5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降低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同样,两组在slightly的使用上差异较大(P < 0.001),本科生使用较频繁。尽管根据P值两组在somewhat和partly的使用上几乎没有差异(P > 0.1),但本科生没有使用过这两个词,博士生分别用了22次和29次。

(3)硕士生和博士生对降低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6 硕士生和博士生在降低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硕士生和博士生在降低程度语的使用上没多大差异(P > 0.1),两组使用频率几乎一样,但对slightly的使用硕士生比博士生略微频繁。

3.2.4 对最低程度语(Minimizers)的使用

(1)本科生和硕士生对最低程度语使用情况对

表3-17 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最低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根据表3-17,两组在hardly的使用上差异最大(P < 0.001),本科生更频繁使用,但他们从未使用过barely,硕士生也只是用了一次,证明barely一词很少被使用。

(2)本科生和博士生对最低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根据表3-18,两组在hardly一词的使用上差异非常大(P < 0.001),本科生明显比博士生更频繁使用,但两组都未使用barely一词。

(3)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最低程度语使用情况对比

表3-18 本科生和博士生在最低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表3-19 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最低程度语使用上的频率差异

两组在最大程度语的使用上差异不是很明显(P > 0.01),hardly和barely在两组的论文中都只出现了几次甚至没出现。

因此,本研究综合以上副词强化语的使用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总的来说,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更多使用增强语,较少使用减弱语。因为增强语能增强所表达的程度等级,带有向上的含义,对笔者表达思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本科生在学位论文中比硕士生和博士生更频繁地使用副词强化语。本科生经常重复使用一两个简单常见的强化语,如so和very,对强化语不必要或者不合适的使用导致其论文中强化语使用的高频率。(3)硕士生和博士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对副词强化语的使用更具多样性。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完善,加之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而较少存在滥用或误用的情况。

4.结语

在英语写作中英语词汇水平起关键的作用,离开了词汇人们便不能在书面语言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各种类别的词汇中,强化语虽然不是构成句子必不可少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强化语的研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强化语使用的培训,从而提高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注 释

① 文表格中使用的BA=本科生论文,MA=硕士生论文,PhD=博士生论文;* < 0.05,** < 0.01,*** < 0.001; +表示过多使用; -表示过少使用。

Baure,L.&W.Bauer.2002. Adjective Boosters in the English of Young New Zealanders [J].JournalofEnglishLinguistics.

Biber, D. et al. 1999.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Essex: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Biber, D.& S.Johansson & G.Leech. 2000.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Person Education Limit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olinger, D. 1972.DegreeWords[M].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Chen Jiansheng. 2003.ACorpus-basedStudyonAdjectiveIntensificationinChineseEFLLearners’Writing[P]. Paper presented i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rpus Linguistics.

de Klerk, V. 2005. Expressing levels of intensity in Xhosa English [J].EnglishWorld-Wide(26).

Liang,Maocheng. 2004. A Corpus-based Study of Intensifier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Oral Production[J].Asianjournal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14).

Paradis, C.1997.DegreeModifiersofAdjectivesinSpokenBritishEnglish[M].Lund:Lund University Press.

Partington, A.1993. Corpus evidence of language change: the case of the intensifier [A]. In M. Baker, G. Francis & E. Tognini-Bonelli (eds.).TextandTechnology:InHonourofJohnSinclair[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Quirk, R.et al. 1985.AComprehensiveGrammaroftheEnglishLanguage[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齐建晓.2006. 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词使用的语料库调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2).

张霞.2008. 中国非英语专业EFL学习者强化语使用研究——基于CLOSEC的调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4).

2016-05-16

猜你喜欢
硕士生博士生副词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