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PM2.5年均浓度5年要降30%
11月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定“十三五”时期本市生态环保目标。依据规划,2020年,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降至每立方米56微克左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56%。“十二五”期间,本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等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平均下降27.4%。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后,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
明年1月1日起实施“京六”燃油标准
从市环保局获悉,北京市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预计使用第六阶段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达10%。为了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本市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第二、三、四和五阶段地方油品标准。明年起,“京六”地方油品标准实施后,北京将再度领先全国,进入新的油品时代。即将实施的第六阶段《车用汽油》、《车用柴油》两项地方标准的技术指标,参照了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车用燃油标准。
本市前10个月淘汰高排放老旧车34万辆
根据市环保局提供数据,截至2016年10月底,本市共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34万辆,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淘汰任务。按照环保部污染物减排考核算法,淘汰34万辆老旧车,可年减少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排放共4万吨,其中氮氧化物(NOX)3094吨,碳氢化合物(HC)4102吨。2011年至今,全市已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17.2万辆。本市2015年已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目前本市国一、国二排放标准的汽油车保有量虽然只占全市轻型汽油车保有量的10%,但排放的氮氧化物约占全市轻型汽油车排放的40%,挥发性有机物约占30%,已成为本市继黄标车之后的治理重点。
北京60岁以上老人消费额占比近15%
花钱买健康、买舒适、买享受、买方便正成为“银发一族”的生活追求。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据对1643户老年人家庭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测算,2015年北京老年人家庭消费额639.6亿元,比2014年增长7.7%,占全市居民消费总额的8.9%;60岁以上老年人口消费额占全市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接近15%。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位列老年人消费需求前三位。
冬奥会新建场馆2017年开建
10月12日,在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在回答提问时,介绍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建设、市场开发等情况。
张建东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需要使用25个场馆,其中有12个竞赛场馆和13个非竞赛场馆。北京赛区共有12个场馆,包括5个竞赛场馆和7个非竞赛场馆。其中,11个将利用2008年奥运会场馆。唯一的新建竞赛场馆是国家速滑馆,目前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正在进行中。10月20日,12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将提交设计方案,其后冬奥组委将通过规定流程评选出3个优胜奖,并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国家速滑馆预计于2017年4月开工建设。
延庆赛区的两个新建竞赛场馆和张家口赛区新建竞赛场馆也将在2017年开工建设。所有场馆将于2019年年底完工,以满足测试赛的需求。张建东介绍,在完成必要的工作后,冬奥组委计划在2017年初启动市场开发计划。
北京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金融业作为本市第一大服务行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日前,市金融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大学联合发布“北京金融发展指数(2015)”报告,首度对外公布“十二五”时期北京金融业的发展轨迹。
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鸣介绍,作为客观量化分析北京金融发展现状的研究成果,北京金融发展指数以2010年1000点为基期,2015年上升至2502.35,同比增长28.63%,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13%。随着北京金融业增加值的总量和比重再创新高,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北京作为金融总部的集聚效应越发明显,北京金融业呈现稳健强劲的发展势头。
报告显示,“十二五”时期,北京金融发展指数呈现两个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是2010-2013年,北京金融发展指数稳定增长,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97%;第二阶段是2014-2015年,北京金融发展指数增速驶入“快车道”,年均复合增长率提升至26.67%。
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参与城市副中心建设
日前,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分别与通州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深入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本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主要目的是搭建通州区与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全面合作平台,建立长效机制。未来,本市还将进一步发掘和整合北京地区高校,特别是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科研力量,同时要聚合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通州区等多方面的资源,成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高精尖设计联盟”,共同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文创四板”落户国家文创实验区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日前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文创板块正式落地实验区。这标志着北京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股权交易平台“文创四板”建设正式启动。交易中心新推出的文创板块,将采用专业运作、错位经营、适度创新的发展思路,与沪深交易所和新三板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目前交易中心平台企业挂牌的特点为“两无两有”,即无财务门槛,无手续费,有融资渠道,有培育机制。
第十一届文博会签958.33亿元订单
据不完全统计,第十一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交易、艺术品交易、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958.33亿元人民币。在本届文博会达成的各项交易中,文化科技类项目签约额超过三分之一;设计创意类项目占总签约额的15%;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项目签约额达165亿元人民币;文化贸易类项目签约额占比27%,比上一届增加一倍以上。
京港会签约总金额320亿元
11月4日,第20届京港洽谈会闭幕,现场14个京港双向投资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达320亿元,约合47.4亿美元。据市投促局透露,此次签约的双向投资项目涉及创新创业、医疗卫生、轨道交通、电子支付等多个领域,覆盖了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主要领域。据悉,在14个现场签约项目中,香港投资北京项目12个,签约金额约47.2亿美元;北京投资香港项目2个,签约金额2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