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在日本被称之为“授业研究”,是一种教师联合起来的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堂教学的过程。随着2005年课例研究协会(WALS)的成立,课例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结合“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将校本研修工作重点定位在课例研究项目上。确立了“一题、一课、一师、一团队”课例研修模式,推动学习共同体建设。2016年10月底,哈尔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首批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四十九中召开。学校进行了现场课例研究展示,且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在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的课例研究可以概括为:一题、一课、一师、一团队。
一题,即课例研究的实际问题,也称为研究主题。研究的主题注重以下三个角度的选取:一是学科知识的角度(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学习方法指导等);二是学生及其特点的角度(关于学习方式转变方面,不同个性与水平的学生认知规律方面等);三是课程开发的角度(课程资源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等)。
一课,即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的课堂教学预设。
一师,即一名授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既可以是刚入职的新教师、青年老师,也可以是骨干教师,为教师创造平等的展示机会。
一团队,即在研修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是一个学科备课组,也可以是教研组。
在哈尔滨市中小学校本研修首批示范学校评估中, 我校八年级语文团队进行的“长文短教实施策略”课例研究,受到了专家们的极高评价,现将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展示如下。
策划:赵宏国
主持:胡涛
授课:张蕊
研讨人员:杜畅 张晓敏 任旭来 于坤明 李婷婷
确立主题
在学校深入开展课例研修的背景下,八年级语文教师团队集思广益,确立并开展了如下主题的研修活动:
1.在文言文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记叙文教学系列专题之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结构安排,选材等)
本学期,通过研读教材,教师们发现教材中现代文篇幅长,文字多,文学性强,而文言文重点篇目颇多,基于教材繁难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教师们确立了长文短教主题。即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凸显重点把握本质,对教材作出艺术化的处理。以下是教师们对这个主题确立的看法。
杜 畅: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思维水平可以保证对小说、散文等文体在某一方面有深入、有效的研究。同时,长文短教有效地保障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使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得以展开,这样的学习效果好。
任旭来:长文短教可以促使青年教师切实了解学生,精心研究文本,注重知识扩展,突出教学重点,让预设更加充沛,备课更加细腻,从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于坤明:我觉得长文短教也符合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在一堂课上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文短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这也符合现在考试中侧重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的要求。
胡 涛:基于大家所说的各种优点,我们根据学情、教师的成长、课程标准几个方面确立了长文短教的主题。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执教者 张 蕊
◎背景呈现
此文是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草房子》的节选,篇幅很长。作为一篇能够给予学生丰厚心灵滋养的文章,以其为长文短教的教学蓝本,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设计之初,想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但考虑到这样的设计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品析的趣味,也难以达到对文本深层次解读的目的。再度研读文本,我发现在孤独的背景下,寥寥无几的语言描写是分析杜小康心灵成长历程的关键,因此重新进行了设计。
这篇文章讲述了少年杜小康心路成长的历程,将其作为教学着眼点会有助于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也会对同龄的学生有心灵成长的启示,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但突破教学重点需要有一个准确、巧妙的切入点,本文之中只有四句人物语言描写,但却极其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于是我把透过语言,联系小说及选文语境,分析杜小康不同阶段的语言所反映出的不同心理及性格的转变作为切入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联系整部小说的情节、理解人物的心情,并探究出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轨迹,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心理、性格的阅读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探究、交流,品味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苦难赋予人的价值,能够理解成长的真谛,并能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苦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泥泞的路我们不愿前行,可是当我们跨越之后,心中会感到暗暗自喜!孤独的岁月我们不愿面对,可是走过之后,心中会忽然发现,孤独原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孤独的两端,可能是全然不同的我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少年的内心,经历一场人生的风雨,感受一颗变得坚韧的心灵!
二、探求新知:1.初感“孤独”(概括文章内容); 2.品析“孤独”(由四句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三、拓展应用:感悟“孤独”(结合杜小康的成长历程,谈对成长的理解)。
四、反思提升:由《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校长对杜小康的评价作为本节课的结语。
◎活动及问题设计
一、初感“孤独”
活动: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预设:学生可能表述不简洁,不能切近“孤独”的背景。
应对:提示学生注意简洁和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
二、品析“孤独”
活动1: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并请同学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把握不好这四句话的感情基调。
应对: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心理及性格。
问题1:从“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这句话中你能看出此时的杜小康怎样的心理?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
问题2: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此时的杜小康是个什么性格的孩子?
预设:学生能够用词语概括,原因分析可能会不准确。
应对:引导学生分析“害怕”的原因,引入《草房子》中的片段,进而分析杜小康的人物性格。
活动2:品读文章20-35段。
问题3:你认为说出“我要回家”这句话的杜小康是不是太不懂事了?为什么?
预设:学生能够体谅杜小康的孤独,会因为同情而体谅。
应对: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地点、语言等,并引入《草房子》中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杜小康内心在浓重的孤寂中忍耐自控,从而心生敬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品析鉴赏能力,并感悟杜小康的成长。
问题4:“还是分头去找吧!”是不是使用“?”或“!”更好呢?为什么?
问题5:此时的杜小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预设:学生能够感悟到杜小康的坚强,所以会误认为这种坚强主要表现在应对险情时候的态度。
应对:分析描写杜小康与其父亲的语句,分析他们在应对危险时的不同表现,感受杜小康的冷静。
设计意图:分析描写人物的多角度手法,感悟侧面烘托的作用。
问题6:从“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句话你能看出杜小康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问题7:有孩子一样的惊喜,是不是说杜小康又变得幼稚了?
预设:学生能够分析出杜小康此时一定是过于激动,而又毕竟是个孩子。
应对:引导学生感悟懂得珍视也是一种“成长”。
活动3:请学生带着对杜小康的理解,朗读杜小康说过的四句话。
预设:学生能够尽量地揣摩人物的感情,但因朗读能力差异,所以会不同的效果。
三、感悟“孤独”
问题:当我们陪伴杜小康走完这段孤独之旅后。结合杜小康的成长,你认为怎么样算是长大了?
预设:学生对孤独、困难等还仅仅是停留在话语上的认同。
应对:引出周国平对孤独价值的诠释,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成长的内涵。
活动:引入杜小康关于成长的材料。
(这个昔日油麻地小学的骄子,能坦然甚至不带一丝卑微的在自己曾经辉煌过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让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感慨道:“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预设: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可能会随着这节课的结束止步。
应对:留下悬念,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走进《草房子》及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主题的实施
1. 侧重点
胡 涛:确立了研究的主题与长文短教的策略,今天我们就围绕张蕊的《孤独之旅》一课,对长文短教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为了达到短教的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我们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那么张蕊老师,你执教设计此课时选取的着眼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思考的?)
张 蕊:在备课组的启示下,我明晰了确定好教学的着眼点是长文短教的关键。这篇文章讲述了杜小康的心路成长历程,而读懂这个人物是解析此文的关键,所以我把分析杜小康的人物形象确定为教学着眼点。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感染读者的,所以分析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才能挖掘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情感,这是准确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一步。本文之中杜小康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形象个性极其鲜明,通过解读这个人物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任旭来:我和张蕊老师选取的着眼点一样,都是专注于研究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但张老师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我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的。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和杜小康相似的年龄段,他们既有相同的浮躁,又有比杜小康更优越的条件,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比杜小康更高,同时也就更经不起风浪。了解了杜小康的人物形象,也就能给学生以心灵的启示、成长和帮助。
杜 畅:以对“成长”的探究为例,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主人公孤独之旅之前的优越生活及之后的惨痛经历——靠杜小康的劳动支撑家庭生活等内容添加进来。可以使“成长”的内涵更为丰富。孤独之旅中的痛苦、辛酸、恐惧、屈辱让杜小康学会更加坚强。这些内容让我们看到更了不起的是,杜小康从容坦然地面对低微贫苦的生活状态与不放弃拼搏和努力的精神。
张晓敏:前三位老师从主题角度确立了本文的重点,而我在备本节课时考虑到本课人物较少,节选课文的中心较明晰,学生比较容易把握,而本课的环境描写在文中写得较充分,但容易被人忽略,再加上在以往小说教学中学生对环境描写感知较薄弱,同时结合《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环境描写较典型的文章,有条件、有必要让学生细致地研读环境描写。所以我将环境描写赏析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李婷婷:我感觉张蕊和任老师的切入点最终都是分析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作为一篇小说,能不能直接把情节切入来实现长文短教作为着眼点呢?
杜 畅: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但不太适合这篇文章。本文的情节发展没有独特之处。你可以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尝试一下。《我的叔叔于勒》用了对于勒侧面描写来反映菲利浦夫妇的态度;而且夫妻二人在对待于勒的态度上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小道具,如于勒的信。围绕这封信家人也有很微妙的变化。
2. 切入点
胡 涛:选取侧重点是因人而异,因课而异的,选好教学侧重点是长文短教能否短而有效的基础,那么课堂教学如何落实的呢?张蕊老师你是怎样快速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
张 蕊:因为本文是在孤独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本文只有四句语言描写,而语言是在相应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人物性格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也决定着每个人的语言表述方式,所以我就是透过这四句话深入分析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来确定本节课的切入点的。
于坤明:我觉得也可以从杜小康的“哭”切入分析,文中这样写到:“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我是从“杜小康为什么哭?为什么他的哭不是悲哀?他自己的哭泣他自己真的不明白吗?”一系列追问开始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也正是这一系列的追问促成了学生自主的思考,促使学生走进文章,走进杜小康的生活,感受他的成长变化,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任旭来:文章作品的标题,一般就是文眼。所以我就想从标题入手,抓住“孤独”一词,让学生领会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怎么样的一段经历,又是怎样的孤独,从而来把握小说中杜小康恐惧、面对、战胜孤独的情节。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他们的阅读学习往往都是建立在阅读兴趣的基础上的,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学生就能快速进入文本,厘清小主人公思想成熟的过程,更好地为小说主题服务,让责任和坚强在学生们心中发芽。
李婷婷:从文章入手也是很好的方式,我曾经上过“再塑生命”,其中的“再塑”二字,再现了莎莉文老师用自己真挚的爱心,改变了海伦一生的过程的艰辛。抓住“二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一个生命顽强成长的足迹。
(教师对张蕊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设计提问,并研讨,如有人提出杜小康的性格如何发展变化的。)
张 蕊:其实在课堂上,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总感觉这种问法有不当之处,还不知道问题在哪?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
杜 畅:“性格”应该是一个人的稳定特征。说性格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太准确。用“特点”一词怎么样?或者是“形象”?
胡 涛:把握了杜小康每个阶段的特点后,让学生综合分析他的心路历程,不难看出,杜小康从不堪忍受孤独之痛,到承受孤独之苦,再到享受孤独之味,杜小康终于在孤独之旅中成长成熟了。看来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不仅要关照文本特点,更要充分考虑学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感悟理解文本的内涵。
3. 训练点
张晓敏:各位老师在以上的探讨中关注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主题的理解,对文本深入的拓展阅读,较全面、深入地感知了课文内容,但我觉得在关注以上内容的同时,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来。不能忽视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我在让学生研读本课环境描写时,画出环境描写的文字,并结合文本具体词句品读,用三个词概括三个不同阶段的环境特点。如第一阶段环境描写中让学生关注“遥远”“陌生”“空旷”“唯一的炊烟”等关键词,感知文字中所展现出来的旷远、迷茫,由此烘托出杜小康内心的孤独、极度寂寞、害怕。还有第三阶段雨后晴明,蔚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从文字所呈现的画面中自然地体会杜小康成长后的欣喜。进而从语言文字中真切感知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品味汉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于坤明:我讲这篇文章的侧重点也在环境描写,张老师对环境描写的鉴赏是在品词析句,而我是从朗读入手,我觉得当学生能将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的时候,必然对文章有了很深入的理解,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能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就像文中描写暴风雨的到来的句子,“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这句话在朗读时要注意整体低沉的语调及个别地方的声调的变化,还要注意朗读的停顿、重音、缓急的变化,当学生能将文章很准确、用情地朗读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杜小康成长的历程,杜小康由原来的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到了苇塘后对恐惧的加深,尽管这个时候杜小康适应了,但这个适应是被动的,是对内心极度恐惧的压抑的适应,然而在这个暴风雨的夜晚,杜小康经历了人生最大的风雨,在风雨中杜小康实现了成长,这时,学生也明白了“人生的成长是要经历暴风雨的洗礼的”“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学生在这一刻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感受到了文章中语言的魅力,领悟到语言文字所刻画的美的意境,最终达到提升鉴赏能力的目的。
张 蕊: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问题,朗读效果不好,我想朗读效果不好的原因是情感太跳跃了,语言太简短了,那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进行朗读的训练呢?
任旭来:张蕊老师这节课中也注意到了这样的朗读训练,这种入情的朗读的确能帮助他们感受杜小康的人物形象,但是“四句话”的明晰似乎还是弱了点,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太明显,对于这样的文本,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杜 畅:在朗读的训练上有些弱。如果分析之后再进行一次集中的情景朗读,前面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反馈,学生的朗读技能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创设一个情景:伴随着船头的激水的声音,油麻地渐行渐远。杜小康再也望不见熟悉的红门,亲爱的伙伴,望不见不愿离去的学校。一股茫然和恐惧涌上心头,不由得喊出——
张 蕊: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当家乡已经遥远成只是记忆里的画面时,当满眼的芦苇将他的天地围困成充满孤独的世界,他心中的恐惧更加浓重,他无处宣泄,也无人理解,那一晚当他在梦中看到那个疼他爱他的母亲时,见到那扇通往幸福生活的红门时,当他伸出手却无法触及这份温暖时,他大哭着呼喊:“我要回家。”
任旭来:继续创设情境: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要去放鸭,却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胡 涛:经过大家的积极研讨,深入思考,关于长文短教这一主题课堂实施策略,我们达成如下共识:1.大胆取舍是长文短教的基础;2.找准切入点是长文短教的途径;3.巧设问题是长文短教的引线;4.精心训练是长文短教的保障。今后我们会在课例研修的道路上不断求索。让课例研修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习惯。
专家点评: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邹兰春
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八年语文组基于学情、教师的成长、课程标准等几个方面来确立长文短教的主题,特别符合哈尔滨市语文教学的实际,而且研讨深入,思维活跃,提炼精准,对全市八年级下学期及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具有推广价值。在赵宏国校长、胡涛主任的带动下,通过研修活动提升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意识,推进了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在深入开展的课例研修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了知识,更加关注知识与学生素养的内化结合,通过课例研究促进常规教学,带着问题走进常规教学,让常规闪耀着研究的光彩,通过个人与集体的紧密合作实现常规与研究融合的最优化。教师通过课例研究体验到研究的快乐与幸福,感受到课例研究带给个人团队的理念与实践的变化,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在常态教学背景下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课例研究,生成研究智慧,形成教学风格,品味持续收获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