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柠檬 刘桂莉
赣南苏区发展的滞后性及发展振兴政策建议
孔柠檬 刘桂莉
赣南苏区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过突出贡献。然而受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制约,赣南十八县经济发展依然滞后,贫困面仍然广泛,贫困人口基数大,处在脆弱性贫困状态中。目前,赣南苏区经济发展仍落后于延安、临沂、百色、龙岩等革命老区;属罗霄山脉国家连片特困贫困区,综合实力不强,是老区中的“老区”、贫困中的“凹地”。如何实现赣南苏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破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瓶颈是个重大研究课题。基于此,通过探析其发展的滞后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困境,完善驱动赣南中央苏区振兴、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赣南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赣南苏区;发展滞后;脱贫攻坚;赣南振兴;跨越式发展
赣南苏区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是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所在地,也是当时苏维埃运动的轴心。在革命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赣南老区在我国发展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赣南苏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苏维埃革命遗留的战争创伤,且地理位置偏远,赣南发展依然滞后,主要表现为贫困程度深、发展差距拉大。例如赣南有国家扶贫县8个,江西省定贫困村1119个,贫困面依旧很大。依据国家新划定的2300贫困线,2015年赣南仍有贫困人口70.2万,贫困发生率达9.3%,贫困人口基数大。同时,在人口、国土面积占优势的情况下,赣南发展仍滞后于延安、临沂、三明、龙岩等革命老区,可见,其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面对到2020年赣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缩小与其它革命老区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及实现赣南跨越式发展等任务,进一步研究赣南脱贫攻坚、跨越式发展课题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江西老区农村人文扶贫及其实施机制研究课题组先后3次赴赣南苏区调研。在梳理赣南发展困境与机遇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调查与问卷访谈,完善了赣南苏区振兴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赣南苏区位于江西最南端,国土面积3.93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4,为江西最大行政区域;下辖18县,222个乡镇,辖区总人口954万;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GDP总量1973.8亿元,人均GDP21922元,与全国GDP人均水平差距较大。境内以丘陵、山地地貌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1%,直接导致农民耕地面积不足,农民收入不足。据统计,赣南苏区耕地总面积43.8公顷,农民人均耕地仅为0.046hm2/人,远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同时,赣南地区产业结构失衡,农、林、牧、渔业等农业产业比重较大,占到GDP总量的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2-07/02/content_2174947.htm。;工业经济低迷,虽然第二产业比重为44.4%,但工业企业规模小、能耗大,传统制造业、化工冶金产业占主导,而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页。
1978年以来,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工业格局初步形成。赣南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矿产加工、新材料和化工、家具、电子科技、新能源等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化、现代化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率提高,脐橙、山茶油、蜜柚、高山有机茶叶等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但由于缺少国家大战略的政策扶持,加之受生存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等“空间贫困”因素影响,赣南发展依然滞后。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就将赣南列入“老、少、边、穷”扶持对象,但35年后,赣南苏区贫困发生率仍高达9.3%,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其发展滞后性主要表现为:
(一)赣南贫困发生率大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表1分析,2010-2015年的6年中,赣南苏区贫困发生率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是江西11个设区市中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体分布最广的脆弱性贫困区。以2010年为例,赣南贫困人口约215.5万,贫困发生率30%,高出全省14.8个百分点,为历年最高。最近5年由于国家加大对赣南原中央苏区扶贫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15年赣南贫困人口减少至70.2万,但仍占全省总量的1/3,且贫困发生率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难看出,赣南苏区陷入了周期较长的“贫困恶性循环”中,存在大量贫困和返贫人口,是典型的脆弱性贫困区(贫困时间≥5年)。可见,赣南苏区扶贫边际效率递减,扶贫难度加大,存在“久扶不脱贫”的现实困境,陷入经济发展的“贫困恶性循环中”。
表1 赣南苏区、全省2010-2015年贫困信息统计
资料源自:江西统计年鉴、赣州市政府官网数据
(二)赣南苏区基础设施欠债较多
赣南苏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欠债较多。第一,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高山、丘陵地貌占赣南总面积的81%以上,造成交通闭塞。据调查,赣南苏区没有开通至珠三角、闽南高速铁路客运快速通道,到达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城市时间半径超过6小时。尚有2个县不通高速公路,很多偏远县存在无高速公路、无国道、无铁路现象*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第31页。;同时,有52.9%的自然村不通客运大巴,有2.3万个自然村不通公路。交通闭塞造成可达性差,企业运输成本剧增,这就难以发挥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作用。第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农田水利、饮水等工程滞后,赣南苏区农村60%地区农田水利工程不完善,全区220多万人存在饮水隐患。具体来说,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大。病险水库700余座,农田灌溉水渠工程破损大,40%多存在渗漏、积淤等问题。农田灌溉不足,导致水田抗旱性差,加大农民收入减少的风险。第三,供电、通信工程落后。具体来说,城市与农村电网装机容量低,有时因电力紧张而大面积停电,同时农村仍有2万余户农民用不上电。*彭勇平、黄正坤:《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2年第15期,第66-69页。更为严重的是,16.9%的村庄没有数字电视和宽带,导致农民与外界联系渠道减少,获取信息资源不足,陷入社会排斥困境中。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赣南苏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落后,人均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投入分别只占国家平均水平的62.9%、62.3%、80.2%。赣南苏区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不足,长期依赖省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大量负债,财政困难,导致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支出有限,制约了公共事业发展。
第一,农村教育薄弱,城乡教育失衡。据统计,赣南苏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危房面积多达280多平方米,直接引发学校教育大班额问题。赣南苏区村小老师匮乏,师生比高达1∶26,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师资力量薄弱,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例如,年轻教师在乡镇工作2-3年就急忙考进城里教书,优秀教师也集中在县城,导致农村教育质量偏低;乡村小学教育设备落后成为常态,计算机、实验室、图书等设施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
第二,社会保障水平低。由于赣南苏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赣南社会保障事业滞后。突出表现为社保覆盖面小,偏远山区由于可达性差,仍有少量农民没有纳入新型农村保障体系中;参保人员局限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等稳定工作群体中,年轻人参保率低。同时,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足。由于用于优抚老红军、烈士等社会支出大,加上财政支出项目多,2009-2015年用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缺口逐年增加,最多可达数亿元,可以说是收不抵支。
第三,苏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医疗事业是民生工程,由于医疗条件滞后,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由于赣南人口基数大、公立医院数较少,平均1000人所有床位仅为2.3张,低于全省平均的2.89张和全国的3.4张。同时,具有医生执照和护士执照的医疗从业人员紧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尤为明显。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落后,目前仍有200多个行政村没有卫生所。医疗条件落后,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第39页。
(四)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首先,与全国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由表2可知,改革开放30多年,到2015年,赣南人均GDP为2.19万元,全国人均GDP为5.01万元,占比约为4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而在2011年,赣南苏区人均GDP为1.62万元,相当于全国同期的46.2%,可见赣南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拉大,赣南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元,与国家同期1387元只相差200元。而2015年赣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同期水平差距扩大至6195元,差距明显拉大。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比较,也呈拉大趋势,由1990年的相差86元扩大到2015年的3733元,所占比例由原来的88%下降至2015年的67%。(见表2)可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赣南苏区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差距有逐步扩大趋势。这导致赣南全面小康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了赣南发展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进程。
表2 赣南苏区与全国经济指标比较(节选1990、2015两个年份)
注:此表数据来源于赣州市政府官网、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整理而得
其次,赣南与其它革命老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依据表3,赣南2014年与延安、遵义、百色、龙岩等老区经济发展指标比较数据分析,赣南苏区多项经济发展指标低于其它革命老区,甚至处于末位。2014年赣南老区人均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为1.9万元,相当于延安市平均水平的30.1%,龙岩市的33.3%,人均GDP保有量处于末位;人均财政收入3500元,远远低于延安市的23000元、遵义的6700元及龙岩的93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相当于延安平均水平的75%,临沂市的7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0.69万元,相当于龙岩市平均水平的58%,三明市的60%;赣南苏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低于大部分革命老区。从纵向看,有资料统计2001-2011十年间,延安市GDP总量增长9.5倍,赣南只增长3.5倍。赣南人口是延安的4倍,而延安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却是赣南的2.6倍、1.3倍。不难发现,赣南经济发展指标大多落后于其他革命老区,可以说赣南是老区中的“欠发达”地区。
表3 2014年赣南苏区与部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指标比较
数据来源:各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成
(五)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赣南苏区经济发展乏力,总体发展水平偏低。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赣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工业体系,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但赣南经济欠发达的事实没有改变,发展较为滞后的总体特征没有变。*廖冰、金志农:《赣南原中央苏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带致贫因素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249-256页。主要表现在:赣南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脆弱,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农业比重高于工业,工业化与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工业仍停留在资源加工的初级阶段,工业规模小,资源消耗大,仍处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具体来讲,第一,赣南在江西省综合经济实力名次靠后,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等经济指标位于全省末位。这表明赣南苏区经济增速落后于全省平均速度,呈现“相对滞后”的发展困境。第二,中心城市、大型企业辐射带动效益差,即赣南城市化水平低,难以形成商业、服务消费带动经济发展集聚效益;同时多数工业企业属于初级制造工业,工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导致赣南工业经济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制约了工业发展。
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既面临机遇也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等挑战,可总结为“三大挑战与三大机遇”。赣南苏区振兴面临的三大矛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人力资源丰富与人才资本不足的矛盾;区位优势明显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当然,赣南发展也有国家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参照西部省份财税等政策优势,主要可归纳为三大机遇:稀土与钨矿等稀有矿产资源升值,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突出,中央与省委政策扶持的机遇。
(一)赣南苏区发展振兴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第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矛盾的困境。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赣南打造为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把苏区36.3%的国土面积划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护赣南的生态环境。中央相关文件中对该区资源开采、产业引进及污染排放都有严格的控制。这一政策推动赣南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格外重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经济增长。具体分析,由于环境控制成本提升,赣南最近4年关停和转移2600多家工业企业,对3200多个高污染产业项目不予以审批,遏制了工业经济增长。*周国兰、季凯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及发展建议》,《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第248-252页。同时,地方财政用于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逐年递增,增加了脆弱的地方财政负担。用于矿产资源植被生态修复、高山区生态移民搬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资金增加,挤占了赣南发展资金。因此,如何做到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同时,又能使老百姓收入提高,解决“绿色与富有”的矛盾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
第二,人力资源丰富与人才资本不足的矛盾。众所周知,赣南苏区是劳动力富集区,有900多万人口,但劳动力知识结构失衡且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据统计,2012年赣南人才缺口达10万人,高技术人才全市仅有3.5万人,导致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缺失。同时,由于赣南整体发展落后,导致人才外流趋势严重,据统计,兴国一县在2011-2014三年间通过高校学习深造、考公务员向外流动的教师达300多人。而在外求学的赣南老区大学生流失率更高达78%,即10个赣南籍大学生仅有1-2个回乡就业。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吸附效应导致赣南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向外转移,而本地区人才不足。可见,赣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关键一环就是人才资源不足。
第三,区位优势明显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赣南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古有“闽粤咽喉”美誉,当前赣南是珠三角、闽南海西经济区与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腹地,位于赣粤闽湘四省中心,但其吸引投资与工业增长能力并未提升。例如陈建军在《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一文中,对浙江105个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产业转移和扩展意愿不强,而且由于赣南位置偏远且用工成本较高,有意愿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仅占18%,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成渝、云贵等西部地区。另外,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提升导致企业投资与获利失衡,外商投资欲望不变或偏低。据赣南招商局提供的2010-2014年五年间“招商”统计信息显示,来赣发展的企业大多为低端工业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高新产业较少,说明赣南有利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全部显现。
(二)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机遇与优势
首先,赣南苏区发展有着中央与江西省政策帮扶机遇。继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后,2014年中央又出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双轮驱动赣南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若干意见》中提到给予赣南苏区特别政策优势,做到苏区经济发展实现“输血”与“造血”并重。规划一批赣南苏区重大民生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在财税金融、银行信贷、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等层面进行特殊政策照顾。*农工党中央:《关于支持赣南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建议》,《前进论坛》2012年第6期,第30-31页。在《若干意见》中,出现30个“重大项目”、5个“扶持”、128个“优惠”等,可见,赣南苏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特区”。同时,江西省对于赣南发展也给予了政策帮助。从2012年起,江西赣南苏区“四个一”扶贫工程,即连续10年对赣南安排1000万元扶贫资金、每个县有省级领导挂点扶贫等。省委出台《若干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中,省政府也在赣南城乡发展、民生工程等领域提供专项财政转移支付。
其次,稀土与钨矿等稀有矿产资源升值。稀土、钨矿等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成为国家新兴材料的重要来源。赣南有“稀土王国”与“世界钨都”的美誉,而稀土、钨等是新型材料的必备原材料,由于储量有限,赣南钨矿、稀土资源升值潜力较大。稀有资源的产业链完善,可以带动新兴材料工业发展,对提升赣南工业总体竞争力和形成新型工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可以带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使赣南苏区从“卖资源”向“卖产品”转化。有数据统计,2012年,赣南稀土等资源主营业务收入达300多亿,上交税收百亿元,成为赣南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而赣南矿产资源的升值与产业链条的完善也进一步推动赣南综合实力的提升。
最后,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赣南潜在的绿色财富。赣南森林覆盖率位于全国前列,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河流湖泊纵贯其中,是生态旅游、养老的最佳选择。生活成本低、适宜居住的特性使赣南成为广东、福建等发达省份的“后花园”,推进了赣南人气提升。良好的生态加上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客家文化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推动赣南生态旅游、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游业发展,从而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业态发展,推动赣南旅游经济增长。
从政治、历史发展视角看,赣南等革命老区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作出巨大牺牲,振兴赣南等革命老区是当代共产党人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振兴赣南老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均衡、包容发展的经济学视角看,赣南中央苏区振兴是国家实现“沿海—沿江—沿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中央苏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振兴有益于发扬中央苏区精神,践行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长征精神、苏区红色精神得到传承,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途中务必让为新中国建立作出重大牺牲的革命老区发展更好,要大力支持老区发展,扶贫攻坚的路上,绝不能让老区贫困群众掉队。”同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江西赣南考察时也指出:“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加强短板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江西中部崛起。”加快赣南老区脱贫攻坚,实现发展振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江西视察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赣南在经济、社会事业、文化等层面的全方位振兴。新时期,必须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传承发扬革命先辈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坚持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苏区精神,鼓舞赣南中央苏区振兴,对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政策组合效应
国务院2012年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方位支持赣南发展。赣南跨越式发展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包括扶贫开发、农业现代化、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红色旅游、民生工程等各个领域。需利用财税、金融、产业扶持、土地流转等政策,全面振兴赣南社会事业、农业和工业经济。一是形成政策扶持的组合效应。在政策帮扶上涉及三农、教育、医疗各个领域,必须形成扶持老区科教文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工程等各个领域的财税金融投资、生态补偿、人才吸引政策等优化组合。全面统筹利用《若干意见》中5个“扶持”、9个“补贴”、11个“优惠”等老区振兴先行先试的“特区”政策,形成系统整合力。二是突出支柱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立足赣南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农业产业。要推动稀土、钨矿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形成新材料、机械制造附加产业;运用专项资金扶持食品、轻纺织业、生物医药、新能源、零部件制造及汽车产业发展,形成辐射大、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工业体系。突出重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作用,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樟树—赣州—吉安、泉州—赣州天然气管道项目,上犹江引水和峡江水利工程;扶持赣南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如赣南离子型稀土技术研究和稀有资源储备、新材料装备、氟盐化工产业发展。
(二)强化财税金融作用
财税、金融政策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发挥政府公共财政集中资金办项目的优势。*曾纪发:《振兴赣南苏区的财税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23期,第15-18页。建立并完善赣南苏区各县区的财政保障机制,提高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规范性。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村危房项目、生态补偿资金、各项公益资金继续向赣南老区倾斜,国家重大扶贫项目、民生工程及产业转移和升级项目对广大苏区县予以照顾。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增加对赣南中央苏区转移支付比例,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化解乡镇财务危机,从而刺激政府增加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实现到2020年赣南苏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目标。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向公共事业倾斜。例如,成立赣南苏区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赣南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助推赣南基础教育发展和优秀稀缺人才引进。健全赣南生态补偿和保护机制,成立赣南苏区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用于修复开发稀土、钨矿造成的植被破坏和赣江源头——东江源保护开发、移民搬迁生态补偿。设立苏区扶贫攻坚专项资金。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应加大对中央苏区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尽早设立中央苏区民生保障专项资金、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等扶贫开发援助,加大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整村推进力度,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三是加快金融和投资渠道创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县区地方和民营金融机构发展,运用特殊债券、贴息低息贷款、抵押、质押、担保等融资渠道,提高赣南苏区融资能力。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苏区振兴事业,为企业发展创造可靠的金融环境。积极引入外资和民间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向苏区高新技术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投资;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以第三方购买、股份制等渠道参与赣南苏区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田水利及公共事业等领域发展,形成支持赣南发展的社会资本合力。
(三)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起点和归宿。赣南振兴须惠及广大群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中关于赣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的计划,促进老区人民长久脱贫和生活水平提高。一是优先解决“三农”、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等民生问题。加大三农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扶贫资金投入,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投入,形成功能齐全、高效便捷的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苏区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提高生存质量,提升苏区人民发展的“造血”能力。二是健全赣南中央苏区社会福利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协调发展,加大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建立贫困群体就业援助、生活补贴制度;加大赣南红军烈士后代、失散人员优抚力度,完善困难红军子女生活救济制度和就业支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农村贫困户、下岗失业工人的社会保障。三是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如增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资金投入,更新老旧医疗设备、引进高素质医疗队伍、改善村镇基础医疗设施条件;加快乡镇医院改革试点,提高新农合参保率,进行医院药品、就诊费用改革,解决人民看病贵问题。四是促进老区教育发展,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局面。增加偏远山区教育资源投入,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落实贫困家庭助学政策,确保贫困群体公平的受教育权利,提升老区群众人力资本。五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传承苏区精神。加强赣南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保护好革命烈士陵园、苏维埃革命旧址,促进赣南宋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合。
(四)促进赣南老区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既要注重赣南城乡协同,也要注重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在统一区域内优化配置,形成产业集聚效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是赣南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鄱阳湖经济区、中部经济圈建设,形成辐射、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基地,形成融合发展态势。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公路、机场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赣龙铁路扩建、赣韶铁路复线,加快昌吉赣、赣深、鹰瑞梅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打通连接珠三角、厦漳泉、粤东沿海的铁路快速通道。提升赣江通航能力,建设赣州港码头,实现赣州—吉安—峡江三级通航标准,落实赣粤运河项目。二是强化城市、农村综合统一配套改革,持续推进农村户籍改革。尽早实施户口“一元化”改登工作,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差别,推动农民向城市流动。推进农民林权、宅基地、农田等资产确认。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林权回收流转,提高农户资产收益。建立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打破户籍分隔障碍。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中心县区、乡镇的辐射带动功能,从而推进城乡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佳佳
The Lag of the Development of Gannan Soviet Area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Policy
Kong Ningmeng Liu Guili
Gannan Soviet Area is one of the famous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t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fo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owever, restricted by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factors, eighteen count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ill lags behind, with widespread poverty and large base of poor population. They are in the fragile state of poverty. At present, Gannan Soviet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ill lags behind thos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such as Yanan, Linyi, Baise, and Longyan. It belongs to the extremely poor slum in the Luoxiao mountain areas, with poor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refore, it is the "poorest"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Then, how to realize taking all the poor people out of poverty in Gannan Soviet Area, and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subject.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backwardness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could drive the revitalization in the Gannan Central Soviet Area,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ll-off society;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promote leapfrog development in the Gannan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Gannan Soviet Area; the lag of the development; poverty alleviation; Gannan's revitalization; leapfrog development
10.16623/j.cnki.36-1341/c.2016.06.012
孔柠檬,男,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刘桂莉,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南昌 3300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西老区农村人文扶贫及其实施机制研究”(14BS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