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璞
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品析、揣摩、回味的过程,从而在感知文本、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可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披文悟情、因文析理无疑是通向语用价值的一条最终捷径。只有把握好语言的内在机理,语用价值才会得以有效彰显。
一、内引外联,在品味语言中知晓意蕴
我们知道,教学时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教材价值的理性回归。这种提法意在提醒教师,教材就是教学时的一种最好的媒质和最大的资源。文质兼美且浅显易懂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本的基本特征,因而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巧借有效的课程资源,在文本的生发点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便能做到领会于心、言之于外,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体会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对《船长》一文的结尾进行教学时,一位教师就做到了以“力承千斤”的手法将哈尔威的形象提炼出来,在对该人物形象进行解读时,抓住了“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等话语,有效实现了词汇理解的“内引外联”,引领学生将这些词语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此外,还适时为学生拓展补充了航海的相关知识,明晰了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最后,又进行了有效度的延伸拓展,即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忠于职守的人,从而让他们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对主人公“船长”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在这里,教师正是抓住几个“力承千斤”的关键语句来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拓展中逐步知晓文章的意蕴所在的,这种方式,借助了内外结合的表达手法,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揣摩领悟,在品味语言中习得方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知”的情况下,更重要的,还得引导他们进行未知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运用,这个过程便是一个引导学生“习得”的过程,从而让他们领会到语言表达运用的具体方式。在对文本的揣摩领悟中不断习得语言的表达方法才是最终的目的。这种习得包括了遣词造句、修辞运用、谋篇布局等诸多维度。
例如,“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继续扑打着”等词句是《天鹅的故事》一文中第五、第六自然段的内容,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紧紧抓住这些关键词句细心揣摩、细细品味,让他们用自己的感知去感受体会老天鹅以及天鹅群这一行动所蕴含的勇敢协作精神,从而感受到动词对刻画人物心理特点的效用。随后,我又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通过对比这两个自然段以不同的写作视角来描写老天鹅的动作和天鹅群的表现手法,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领悟文本中习得写作方法。学生的这一认知能力的丰富与完善,正是从品味语言的机理之趣中完成的。此处,笔者借助有效的阅读引领,让学生在细细揣摩、仔细品味及潜移默化的渗透渲染中不断习得语言文字所渗透的章法机理,不断习得谋篇布局、因文设字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
三、体悟感知,在品味语言中体悟情感
情感永远是文章的血脉。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自身的生命意蕴和价值旨归。这种旨归正是通过语言来构建的,可以说,文本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材料和载体。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体会情感、理解文意正是靠品味语言来获得的。因此,对文本语言的深入品析,就必须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在充分感知其人文情怀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是对彭德怀在迫不得已下令强杀大黑骡子后的一个动作描写。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短短十几个字却饱含着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情感。为了让学生从这些动词中体悟到彭德怀此时心情的沉痛与复杂,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回顾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一起行军打仗休息的情景。正所谓“披文以入情”,在这种内在情愫的激发下,学生对文中描写彭德怀动作的“向着”“缓缓”“摘下”等词语有了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不舍与无奈啊”。言为心声,情为文心。文章的感人之处,恰恰是通过饱含真情的灵动文字来实现的,教者只有带领学生去用心捕捉那些不经意却属“有意”的文字,才能真正体悟到作者的情感所在。
四、想象映衬,在品味语言中审视美感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是阅读教学中有关审美意趣培养的关键一环。有些文本尤其讲究用词的精当,可谓“一字千金”。此类文本,语言总是那么的清新、朴质、凝练,值得学生细细揣摩审视。有些词句,尤其是课文中看似平常的表达,却往往蕴藏着无穷的价值元素,对文本的审美意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审美表达的升华。
例如,我上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对文中描写海棠花开放状态时用的“喷花的飞泉”这一语句,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首先抛出下面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将花朵开放想象为“喷花”的“飞泉” 呢?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我适时引导学生对“花开”与“喷泉”两种形态进行对比,花开的过程是悄无声息的,而喷泉的过程却是有声的、充满了力量,这种美,是一种力量之美。将“花开”与“喷泉”进行对比,学生体悟到了花开的过程,它不仅有外在的形态美,更蕴藏着一种内部涌动的力量美,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美学元素。追求审美意趣永远是人类社会不懈的目标。同样在阅读教学,特别是散文教学中,作为教者,更肩负着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的任务,“咬”出蕴藏于字里行间的文本意蕴之美、直抒胸臆之美、如诗如画之美,从而让学生达到一种审美表达的深化、升华。
总之,对语言的关注与品析是阅读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只有真正做到用心去披文悟情、因文析理,紧扣文本的语言,引领学生在对语言的品析中不断进行生本对话,不断感悟语言的意蕴之美,在语用实践中才能不断推促语用实践的价值回归。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经验才能在品析语言中不断增加,学生的语感图式才能在语言品析中不断得到丰富。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栟茶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