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静
在大学教育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趋向于个性、经典和探究方向,在这样的时代变革与推动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在本文中,针对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笔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来作为同类研究的参考。
一、调动生活经验,个性阅读
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文章的整体内涵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有针对性地将课文与实际生活经验进行链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学习《谈谈衣着习惯》这篇课文,对该文谈论的话题学生们并不陌生,因此,在学习文章之前,我会进行一段阅读引导:“同学们,针对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谈谈衣着习惯》,大家先说说你的衣着习惯有哪些?”“我喜欢宽松肥大的衣着,这样的衣服比较随意。”“我恰巧相反,我喜欢正装,它正式稳重,能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学生们回答得很踊跃,经过一段话题的导入,学生们开始进行阅读,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也会通过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来与学生们进行探讨。如人“总要碰到衣着方面的麻烦”,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们的想法就大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作者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描写和总结,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作者要表达后文的衣着破坏自我保护本能的一种铺垫。这两种想法不能说完全错,也不能是完全对,针对每一种想法,我都带领学生进行分析,从分析中使他们明白自身观点的不足之处,从而为今后的个性化阅读奠定基础。
个性化阅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调动、对学生思维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心理的探究,综合而全面地制订培养计划,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将学生能够理解的课文作为素材,综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展开文本对话,选读经典
大学语文课文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典型文章,在文章中,学生可以通过文本来展开对话,用文章的经典话语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使得自身的见识更加渊博。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针对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章来让学生进行自学,引导其与课本进行对话,思想上与课文进行交流,充分体会课文的内涵。
例如,《放风筝》是梁实秋的一篇作品,文章通过对放风筝的过程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出了作者对人生、对处事的一种态度。这是一篇具有人生哲理和体味的文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们通过自学的方式,带着课后的问题来进行自学,并且在自学后回答课后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能提升效率,我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同学们,大家在阅读放风筝的动作前,可以在脑海中进行想象,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比较一下作者的方式与自己有哪些不同。”经过一些提示,学生的效率明显提升,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的想象加上课文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课本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文本上的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就对课文的主旨和内涵有了准确的掌握,如文章的中心句“我以为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尽管难度不大,但这反映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升。
每一篇经典文章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知道很多现象的发生和其中的原理、起因,却很少能够从中进行总结和感悟,而在大学教学中,学生思想上的升华恰恰需要这些感悟和理解,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头脑和思维。
三、引导比较鉴别,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鉴别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每篇课文的主旨,从而对课文有了更加确切的掌握,激发了探究的兴趣。
例如,《乌篷船》,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周作人,这是一篇以书信形式写得比较独特的小品文。文章的写信人与收信人都是同一个人,这是这篇文章比较突出的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与周作人的其他文章《药堂语录》《立春以前》等进行比较鉴赏,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时更加认真起来:“通过阅读和分析,我发现这篇文章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感情更加细腻。”“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更加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和处事的态度,这是其他两个作品里表达不突出的地方。”通过比较和探究,学生很快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分析过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将散文体裁与其他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将国内的经典文章与国外的经典文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文章和题材的方式、特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使其萌生主动探究的想法。
在大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一定要注重针对性,有针对性的点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对的过程也是强化记忆的过程,在比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针对典型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通过努力和老师的协助,逐渐掌握鉴赏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研究奠定基础。
四、发展思维能力,理性写作
在语文学习中,读与写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大学阶段,对学生们的写作要求越来越高,在作文中既要体现出学生的想法观点,又要词汇丰富,使得文章更加饱满新颖,然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学生拥有理性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他们才能综合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进行理性写作。
例如,《真理的普遍性》,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文章,文章的含义上升到了思想上的一种理性认识的层面,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准确分析后,让学生进行思考:“真理是不是具有普遍性?”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开始进行思考,起初学生的思维很迷茫,由于这个问题太具有哲理性,学生们显得手足无措。这时,我提示学生:“大家可以针对某一个真理来进行阐述,或者对某一领域的真理来进行分析。”在我的提示下,学生逐渐对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思维。“我认为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它是一种规律的阐述,规律是普遍发生的。所以真理应该具有普遍性。”“我认为真理更多崇尚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一种规律的象征,代表着普遍。”学生的回答很认真,通过这种发散性的问题,来拓展发散性的思维,使学生在面对事物、问题时,脑海中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写作时,针对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够用思维理论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加理性地进行写作。
写作是语文知识的基本技能,是一个人表达自身想法的重要平台。在大学阶段,学生写作思维的转变,从感性到理性方面,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培养,让学生笔下的文章更具理性观点,同时不乏感性的元素,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