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时玉
[摘 要]美读是一种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将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灵动的综合活动,是学生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美读教学,通过美读为学生搭建桥梁,让学生感受文本韵味、深化阅读体验、内化作者情感,这样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美读 韵味 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21
美读,能让学生潜入文本深处,丰富阅读体验,用心聆听作者的心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声情并茂、激昂澎湃的美读中,学生感知语言美、韵律美、形象美和情感美,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一、以美读搭建桥梁,激发阅读激情
美读是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将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灵动的综合活动。然而,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忽略美读的重要作用,要么学生齐读一遍,要么多媒体示范朗读,这种简单而直白的朗读并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不要说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事实上,美的文字还需美读。孩子们以饱满的情感或吟诵,或记背,才会产生“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情愫。请看《燕子》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你们猜是什么?(“燕子”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真的只有燕子吗?别的不行吗?
……
师:现在我们来读一读郑振铎爷爷笔下的“燕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大屏幕出示: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描写好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作者写出了燕子的特点,很有画面感。
师:“很有画面感”,多么真切的感受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小燕子的机灵可爱和“画面感”!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辟蹊径,让课堂兴趣盎然。教师以“美”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全身投入美读,因美而生情,因美而激趣。
二、以美读增添韵味,提升阅读体验
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就是变着花样让学生读书,卓有成效地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读好。”可见,美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其中,“美”的意义,不仅在于以美的声音传达美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美的韵味,如作品本身的节奏感、作者表达的情感,都可以通过美读再现出来。
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师生一起品读。这时,角落里一只手一直举着,得到教师示意他后,他站起来。
生:我觉得拉萨的天空很美,但是也有不美的地方。
师:说出来听听。
生:文中说“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鞠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样的句子确实让人觉得拉萨的天空纯净美丽。但是,这么低的天空,拉萨的人们就不会感到压抑吗?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只是为了证明那天有多蓝,心儿有多开阔吧!
师:老师也真说不准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但能让大家产生期待心理的地方一定有美的一面!我们再读课文,用心感受一下……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借学生的质疑点燃美的火焰,让学生在对话中认识拉萨的天空,拉近与拉萨的距离,在愉悦的情感和美的熏陶下深化了体验。
三、以美读内化情感,启迪学生心灵
文学作品之美在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思来令人如痴如醉。在指导学生美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将浓浓的感情寄于朗读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入情诵读,获得情感的浸润和心灵的启迪。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如第一段的“低低地”“缓缓地”“最后一个”;第二段的“呜呜”“痛悼”“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等。这些词语字字千钧,情景尽显。在此,教师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骨灰撒进大海”的神圣,想象大海“呜咽”的悲痛,想象“鲜花送伟人”的悲壮……在“入情”“蓄情”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纵情朗读。此刻,孩子们的情感与文章的意境实现了融合统一,抵达了“人”与“文”相通的彼岸。因此,他们读得深情、悲伤而又沉痛。在美读的引领下,学生们真正地认识了一代伟人,领悟了伟人的精神。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文章语言深沉的特点,充分地渲染熏陶,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邂逅一位传奇的老人,借助美读读懂生命之美、理解生命的意义。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利用好美读这一方阵地,注意方法引领、情感熏陶,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发现美,也让语文课堂在朗朗书声中走出“美”的路。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