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琦 解 进 闫素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羊肉作为我国传统的营养丰富的肉类食品,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猪肉、鸡肉和牛肉,而脂肪含量低于猪肉,胆固醇含量低于所有肉类,所以羊肉长期以来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呼伦贝尔羊(HL)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优良肉羊品种,具有耐寒冷、耐粗饲、肉品质好且无膻味等特点。杜泊羊是外来品种,因其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发育快、胴体质量好、产羔率高而闻名。呼杜杂交一代(HZ)羔羊由呼伦贝尔母羊与杜泊公羊杂交而来。近年来由于呼伦贝尔草原大面积退化、草原荒漠化加剧,导致草场质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夏秋季不能满足断奶羔羊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因此对HL和HZ羔羊进行合理的放牧补饲(GS),成为提高草原利用效率,提高羔羊生产性能,缩短出栏时间,提高牧民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然而,与自然放牧(NG)相比,GS是否对羔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以及HL与HZ羔羊在同种育肥方式下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主要研究放牧育肥与放牧补饲育肥方式对HL羔羊与HZ羔羊育肥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在呼伦贝尔地区针对HL和HZ羔羊提出合理的放牧补饲育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重、体况接近的健康4月龄断奶HL羔羊(32.58±0.12)kg和HZ羔羊(43.83±0.78)kg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NG和GS 2种,因素2为品种,为HL和HZ。育肥试验分为育肥前期(1~30 d)和育肥后期(31~60 d)2个阶段。NG组在天然草场进行放牧(8~10月份);GS组在NG的基础上每天补饲精料,补饲期分为前、后2期,共2个月。每天的精料补饲量在补饲第1个月为0.27 kg/只,第2个月为0.53 kg/只。试验期间羔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舍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均保持一致。试验结束时,从放牧补饲组和自然放牧组中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5只羔羊(禁食24 h、禁水2 h)进行屠宰试验。
自然放牧组羔羊和放牧补饲组羔羊在放牧期间(8、9、10月份)采食的牧草营养物质含量见表1,放牧补饲组羔羊在育肥前期(1~30 d)和育肥后期(31~60 d)补饲精料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1 放牧期间羔羊采食牧草营养物质含量(风干基础)(%)
表2 试验组羔羊补饲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1 育肥增重性能
体重及日增重:在试验开始、试验30 d和试验60 d时分别对各组羔羊称空腹重,并计算日增重。
1.3.2 屠宰性能
试验结束时,参照昝林森主编的《牛生产学》中的方法对屠宰的羔羊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屠宰率、肾脂、大网膜脂肪及肠系膜脂肪重、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GR值)。
试验数据采用SAS 9.0软件进行二因素的ANO⁃VA方差分析,统计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0.05<P<0.10表示组间差异趋于显著。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育肥方式影响羔羊的体重与日增重。在试验开始,GS组羔羊初始重均极显著低于NG组(P=0.008)。育肥30 d时,GS组羔羊的体重略高于NG组,但差异不显著(P=0.437)。育肥60 d时,GS组的羔羊体重均极显著高于NG组(P<0.001)。经过60 d的育肥后,NG组与GS组羔羊的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了4.91 kg与12.22 kg,GS组羔羊的总增重比NG组提高了148.88%。日增重的结果表明,在育肥前期(1~30 d)和育肥后期(31~60 d),GS组羔羊显著高于NG组羔羊(P=0.025 8,P=0.010 3)。在整个育肥期(1~60 d),GS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高于NG组羔羊(P<0.001),比NG组羔羊增加101.68%。
表3 育肥方式与品种对羔羊体重的影响(kg)
表4 育肥方式与品种对羔羊日增重的影响(g)
羔羊的品种显著影响体重和日增重。整个育肥期(1~60 d),两个品种的羔羊体重均呈现出增加趋势,HZ羔羊体重极显著高于HL羔羊(P<0.001),HL羔羊体重增加了8.07 kg,HZ羔羊体重增加了8.93 kg,HZ羔羊体重增加幅度比HL羔羊体重增加幅度高10.66%。品种与育肥方式的互相效应对羔羊体重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自然放牧与放牧补饲的HZ羔羊极显著高于HL羔羊。
在育肥前期(1~30 d),HZ羔羊日增重高于HL羔羊,差异不显著(P=0.083 7);育肥后期(31~60 d),HL羔羊日增重高于HZ羔羊,差异不显著(P=0.522 4)。从整个育肥期来看(1~60 d),HZ羔羊日增重高于HL羔羊,但差异不显著(P=0.331 8),比HL羔羊增加15.66%。品种与饲养方式的互相效应对羔羊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608 9)。
从表5可以看出,育肥结束时,GS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大网膜脂重均极显著高NG组(P<0.001);与NG组相比,GS组羔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肾脂重、大网膜脂重、肠系膜脂重、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增加了21.45%、12.62%、29.06%、17.77%、27.27%、58.33%、15.00%、4.13%和13.84%。
育肥结束时,HZ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极显著高于HL羔羊(P<0.001),屠宰率和肾脂重显著高于HL羔羊(P=0.014 2,P=0.073 8,P=0.011 7)。HZ羔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肾脂重、大网膜脂重、肠系膜脂重和眼肌面积分别较HL羔羊增加了35.73%、5.35%、38.70%、6.61%、50.00%、4.35%、4.76%和29.22%,GR值减少了13.40%。
表5 育肥方式与品种对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表5 (续) 育肥方式与品种对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目前关于呼伦贝尔羊育肥性能与屠宰性能的报道非常有限。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为牧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草原荒漠化加剧,导致草场质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夏秋季不能满足断奶羔羊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这使得依赖畜牧业生活的牧民收入难以保障。科学合理的家畜补饲育肥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本试验比较研究了NG和GS两种育肥方式对HL羔羊与HZ羔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由于NG组羔羊来自原厂的后备群,GS羔羊来自原厂的淘汰羔羊,因此在试验开始时NG羔羊的初始体重极显著高于GS组羔羊。但随着育肥试验的进行,在育肥30 d时,GS组羔羊体重高于NG组,到育肥60 d时,GS组羔羊的体重极显著高于NG羔羊;整个育肥期(1~60 d)GS组羔羊日增重一直高于NG组。本试验结果与王宏博等(2013)、王继卿等(2011)、赵国璋(1996)的结果相似,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HL和HZ羔羊在放牧过程中,进行一定量的补饲,可以提高羔羊的生长育肥速度。
引进国外著名肉羊品种,广泛采用杂交方式培育出适合我国生产环境与条件的肉用品种,是提高肉羊生产效率、增加产肉量及加快我国肉羊业发展速度和提高科技化程度的重要方法。石国界等(2008)研究了不同育肥方式对美利奴与新疆细毛羊杂1代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出,断奶羔羊放牧时,补饲适当的精料可显著提高羔羊的生长速度,改善羔羊胴体品质,提高产肉量,并且杂种羔羊的生长速度显著优于本地羔羊。唐雪峰等(2013)对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特克赛尔羊和萨福克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萨寒F1和特寒F1羔羊在6月龄前的生长速度高于小尾寒羊本交羔羊,并且萨寒F1、特寒F1羔羊增重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马秀红等(2008)在相同的饲喂管理条件下,对陶塞特与藏羊杂一代羔羊的生长育肥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得出,陶藏F1羔羊哺乳期的日增重明显高于藏羊,杂种优势明显。本试验结果同样显示,在育肥试验结束时,HZ羔羊体重增幅比HL羔羊体重增幅显著。在整个育肥期,HZ羔羊日增重高于HL羔羊,结果与之前的报道一致,杂交优势明显。
Ozdal Gokdal(2012)的研究指出,随着羔羊屠宰活重的增加,屠宰率有升高的趋势。Bruwer等(1987)报道,羔羊在较大体重屠宰时,其胴体发育得更加充分,肉骨比更高,胴体厚度也相应增加。本试验结果显示,在GS条件下羔羊胴体重的增加也导致其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显著增加。
然而,肉品质和羊肉营养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羊肉的消费和羊肉生产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仅从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而关于其肉品质和羊肉营养价值是否有改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本试验条件下,HL和HZ羔羊进行短期的GS育肥与NG育肥相比,其增重效果明显,屠宰性能提高,可显著提高羔羊产肉量;HZ羔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优于HL羔羊。
(参考文献刊略,需者可函索wenqituesda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