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畅(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载:“京兆、河南、太原为三都……凡三都之县,在城内曰京县,(奉先同京城。)城外曰畿县。”[1](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2—73页。具体到京兆府辖县,始终以万年、长安二县为京县(赤县),唐前期余县皆畿县。此后统治者多次调整畿县的等第、名称和归属,如畿县之上又立次赤一等,又以数畿县析出另置州,有唐三百年间变化纷繁复杂,但畿县数目大约维持在20—22左右[2]对京兆府辖县沿革学界有专门论述,参张荣芳《唐代京兆尹研究》第2章2节“京兆府辖区”,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16—24页;吴松弟:《〈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部分纠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第154页。。从《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元和中京兆府“管县二十三,万年、长安、昭应、三原、醴泉、奉天、奉先、富平、云阳、咸阳、渭南、蓝田、兴平、高陵、栎阳、泾阳、美原、华原、同官、鄠、盩厔、武功、好畤”[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1《关内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我们可以知道京畿管辖的地理区域之大概。
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邑居者为坊,城外为村”[1](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3《食货三》“乡党”条引大唐令,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3页。,笔者已经利用西安出土唐人墓志中的卒、葬地记载讨论了长安及近郊的基层行政区划与聚落形态[2]详参拙文《城郭内外:乡里村坊制在唐长安的实施再探》,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03—326页。。京兆府的畿县推行乡里村坊制效果如何?《长安志》卷13至20记载了唐畿内之诸县在宋时的县城城郭规模及乡、村、里、社设置,并与唐时情况对比,如提及唐乡数目、略举唐乡名称、介绍唐代城郭规模等[3](北宋)宋敏求撰、(元)李好文撰,辛德勇、郎洁点校:《长安志 长安志图》,三秦出版社2013年版,第401—610页。。爱宕元在此基础上,广采唐代典志、地志、文集中的相关信息,以及近代对长安、昭应等城址的调查数据,讨论了唐代关内道下诸县城郭的规模与建造情况,指出唐前期,诸畿县多沿用前代城郭,或无成规模的城墙;而中晚唐,京畿地区极易受到吐蕃威胁,为抗御强大的骑兵进攻,关内道诸县筑城运动大兴,既有城郭也得以修缮,城壕的幅深与外州县相比显得异常深阔,奉天、华原等县甚至有子城、罗城、羊马城等多重城结构。这种现象,他称之为关内道的“边境化”[4]〔日〕爱宕元:《唐代関內道の城郭规模と構造——畿内の边境化との関連を中心にして》,收入氏著《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舎1997年版,第155—180页。。
根据爱宕元提供的京兆府诸县城郭修造数据[5]〔日〕爱宕元:《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一书后附《唐代州県城郭一覽表》,第451—453页。,唐代大部分时期畿县是有城郭的,只不过有的是沿袭隋代旧郭,有的为新筑,这与有的学者观察到的外州县无城墙情况不同[6]参看鲁西奇《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7—16页。。则畿县当与万年、长安县情况类似,县城郭下分为坊,而城外为散布的乡、里、村。
与长安城的情况不同,畿县县城规模有限,宿白先生曾推测唐代县级城址下可能仅领一坊[1]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提纲)》,收入北京大学考古系编:《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79—285页。,妹尾达彦在估测长安人数时亦以诸畿县每县郭内仅有一坊计[2]〔日〕妹尾达彦:《唐長安人口論》,《堀敏一先生古稀記念論集·中国古代の国家と民眾》,汲古书院1995年版,第561—597页。。畿县城内的坊名,目前尚未见到,从墓志中或可找到一些有用信息:《息尚君墓志》记其“调露元年(679)八月,逝于鄠县修德之里”[3](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之《唐文拾遗》卷49《大周故居士芦州巢县令息尚君(真)之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31页。,而《郭府君墓志》记其“寝疾于泾阳县龙泉里”、“窆于泾阳县西北五里录泽乡五袴村南一里原之礼也”[4]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91页。。从长安、万年县情况看,官员之私第常在城内的里坊,而葬地在城外,畿县的情况或与之相类似。前志言“县某某之里”,而未出现村名,则里很有可能是在城内;后例郭府君亦是卒于泾阳县城内,窆于城外乡原,修德、龙泉极有可能是鄠、泾阳两县下之坊名。
畿县城外乡、里、村的分布情况如何呢?学界热衷于考查两京县下的乡、里名目,但移步于再外围之畿县乡村的,笔者管见所及,仅有爱宕元,他不仅逐一考证了21畿县下的乡、里、村名,还结合《长安志》等地志及实测地图大致厘定其位置[5]〔日〕爱宕元:《唐代京兆·河南府郷里村考》,载唐代史研究会编:《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国家と地域》,刀水书房1999年版,第163—190页。。但十几年过去了,作为考订依据的西安周边唐人墓志被大规模的披露,笔者不揣浅陋,继续这项工作,仍依爱宕元的畿县排列顺序,于每县辖下,述新发现之乡里村名,略做考证,文末列畿县乡里村名表:
鄠县
灌钟乡:据《处士挚行基墓志》“处士讳行基,雍州鄠县灌钟乡之人也”[1]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编:《长安新出墓志》,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88—89页。,《王求古墓志》记其“祖因官迁京兆,今为鄠杜人……贞元十五年(799)夫妻合葬于鄠县北灌钟乡漕南之原”[2]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版,第591页。。《三辅黄图》卷1载:“钟宫,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销为钟,此或其处也。”陈直曰:“《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云:‘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鄠)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处。’《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亦同。《元和》作钟官,极为正确,盖为水衡都尉钟官令铸钱之地,为上林铸钱三官之一。”[3]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而《太平寰宇记》卷26鄠县下:“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盖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此或其处。”[4](北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54页。可知乡因灌钟城得名,在县东北。
鄠东乡蒲池村:据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序:元和十年三月二十五日,予司马通州。二十九日,与乐天于鄠东蒲池村别,各赋一绝。到通州后,予又寄一篇。”[5](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07,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541页。元稹贬通州司马第二次入川,由长安出发向西南,度沣水,过鄠县,再西取傥骆道,此路须经一村名蒲池,村名又见于白居易同时期所作《醉后却寄元九》:“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6]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06页。村名上的地名为“鄠东”,仅仅是鄠县以东的方位表述,还是乡名?陕西西安曾出土前秦《崔子墓砖铭》,铭文曰:“秦建元十三年(377)三月乙未朔二日,京兆鄠东乡临利里崔子条从刘兴甫。”[1]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叁),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前秦都长安,可知十六国时期长安西已有乡名鄠东,唐元稹所言鄠东,也极有可能是旧乡名的沿用。
封峦乡长乐里:唐《令狐览暨妻薛氏墓志》记令狐氏会昌二年(842)冬“终于京兆府鄠县封峦乡长乐里之郊”[2]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院新藏墓志续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569页。,此乡或与秦汉时所筑甘泉宫有关。《类编长安志》卷2“甘泉宫”条下记:“……后筑甘泉苑。建元中(前140——前135)作石阙、封峦、鹊观于苑内。南有棠梨宫。”卷3“露寒观”条:“武帝建元中作,在云阳甘泉宫外。又石阙观、封峦观、鹊观、旁皇观、储胥观。”[3]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卷2,第51页;卷3,第99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乡域或在甘泉宫外封峦观旧址,因而名之。乡下有里名“长乐”。
平原里:《赵藤墓志》载元和五年(810)“前京兆府昭应县丞赵公返真于鄠县平原里之别墅,春秋五十五”[4]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第765页。,官员之宅邸多在城内,而别墅在城外,据此推平原里为鄠县城外之里,属乡不知。
蓝田县
无新补。
咸阳县
杜尤乡:《王恭墓志》记其永徽五年(654)三月与夫人合葬于雍州咸阳县杜尤乡[5]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第965页。。此乡名诸书未见。
平城乡:据《孟孝立墓志》,志主开元十五年(727)“迁祔于咸阳县平城乡原”[6]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此乡诸书未见。而此墓志出土于今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乡庞村,应为此乡对应之今地。
渭城乡:《王处俊墓志》载其以(开元)廿七年“迁窆于京兆咸阳渭城乡之北原”[1]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511页。,此乡在《长安志》、《类编长安志》记载的宋、金咸阳县乡名中并无对应,渭城,多见于汉唐文献,此不考证。
醴泉县
神迹乡常丰里:据《王君愕妻廉穆墓志》,“永徽六年,夫妻合葬于雍州醴泉县神迹乡常丰里昭陵之旧茔”[2]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第37页。,则神迹乡为奉昭陵之乡,据此墓志出土地,今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南约650米,可大致确定神迹乡域。
安乐乡下有普济里、东赵村:《尉迟敬德妻鄂国公夫人苏氏墓志》载显庆四年,“夫妻合葬于昭陵东南十三里安乐乡普济里之所”[3]同上书,第37页。。《李承乾墓志》载其开元廿五年:“奉敕官供陪葬昭陵柏城内京兆府醴泉县安乐乡普济里东赵村,西北去陵一十八里。”[4]同上书,第124页。据出土地信息,安乐乡普济里大致对应今礼泉县烟霞乡东周新村、上营村一带。
东畤里:《唐晏曜墓志》载其与妻“合祔葬于醴泉县东畤里”[5]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786页。,既是葬地,则东畤里应在城外。
美泉乡阳陆村:《续高僧传》卷28载唐雍州醴泉沙门释遗俗“以唐运初开,游止雍州醴泉县南美泉乡阳陆家”,及卒葬时,“一县士女咸共仰戴,诵持之流又倍恒度,乃函盛其舌,于阳陆村北甘谷南岸为建砖塔”。[6]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2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690页上。
祁村:据乾符三年二月《琅琊王氏墓铭经幢》记王氏葬于“醴泉县祁村”[1]林荣华校编:《陕西金石志》卷19,《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16628—16629页。。
据《唐会要》卷20《亲谒陵》载“诸陵各取侧近六乡百姓,以供养寝陵之役”[2]王溥撰:《唐会要》卷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465页。,则醴泉县奉昭陵六乡,目前已得五乡名,分别是安乐乡、白鹿乡、长乐乡、瑶台乡、神迹乡。
三原县
淳化乡:据让皇帝第十一男琯母《韦贞范墓志》,志主天宝元年(742)迁归于京兆府三原县淳化乡之北原[3]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第525页。,查宋三原县无此乡,而唐富平县下有同名乡,白居易所撰《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记其“以永贞元年(805)十月二十五日,迁祔于京兆府富平县淳化乡之某原”[4]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79,第6940页。。据下列《畿县辖乡里村名表》,23畿县下之乡名未见有重复者,有重复的情况,皆是由于奉陵缘故,乡在相邻县之间流转。唐富平县与三原县相邻,且县境内都分别有4个以上皇陵,两县之间乡的交换已有其例:大和元年(827)因奉敬宗庄陵,富平县析从化乡隶三原,而开成五年(840)六月因奉文宗章陵,三原县析仁化乡隶富平,则淳化乡两见,亦应作如是观。天宝时此乡尚隶三原,永贞初已改隶富平,虽然史书缺载,但极有可能是德宗初年因奉代宗元陵,三原县将淳化乡割隶富平。由此也可大致判断淳化乡应在三原县东,与富平县接壤处。
吕村、任村、王村、刘村、朱村、唐禄村、房村、袁吕村、谢村:传世金石著作中皆著录有贞观十三年齐士员献陵造像,但未有完整录文,1985年在三原县、富平县交界的献陵东北,此造像与刻经被重新发现。据造像记,唐高祖献陵守陵官员“右监门中郎将、延陵子齐士员”同十位官员、九村宿老在贞观十三年(639)正月初一为报太武皇帝与穆皇后之恩而造像,其中提到的上述九个村应是奉陵户编组之村[1]关于齐士员造像的著录、发现、研究情况以及新录文,参考张总《初唐阎罗图像及刻经——以〈齐士员献陵造像碑〉拓本为中心》,《唐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据《长安志》卷20《三原》“高祖献陵,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邨”[2](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20《三原县》,第594页。,可知宋代此地有唐朱村,与唐之朱村、唐禄村,应有继承关系。
泾阳县
杜原乡:《唐李凤墓志》载其开元六年窆于泾阳县之杜原[3]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第455页。,而《刘府君夫人李氏墓志》记其证圣元年(695)“迁祔于鼎州泾阳县杜原乡之旧茔”[4]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证圣00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8—339页。。
录泽乡五袴村:《郭府君墓志》记其会昌三年“窆于泾阳县西北五里录泽乡五袴村南一里原之礼也”[5]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第891页。,可知乡域在县西北。
善明乡:《刘初墓志》记其以垂拱元年(685)“葬于泾阳县善明乡白渠北之原同所”[6]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垂拱005,第282页。,可知乡域在白渠之北。
仙圃乡有张保村:《田夫人墓志》记其开成五年“归葬于泾阳县仙圃乡张保村”[7]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第893页。。
闻义里:《邵子真墓志》载志主开元二十七年(739)“终泾阳东闻义里之私第”,志主为处士,居住在畿县乡间[8]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院新藏墓志续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297页。,此“闻义里”应为泾阳县城外,县域东部之里名,未知属何乡。
栎阳县
龙泉乡凉台里:P.3417《十戒经盟文》记栎阳县道教信徒从东明观法师受诫事,开头作:“大唐景云二年,太岁辛亥八月生三月景午朔廿四日己巳,雍州栎阳县龙泉乡凉台里男生清信弟子王景仙,年廿七。”[1]〔日〕池田温编:《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録》,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版,第282页。
五陵乡:据唐《师晖墓志》,其武德六年(623)“终于五陵乡里舍”,未言属何县,志载师夫人为雍州高陵人[2]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101页。,但高陵县下并无是乡,而据《长安志》卷17宋栎阳县下有五陵乡,在县东,应沿袭唐乡名而来[3](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7,第518页。。
高陵县
临泾乡临泾里:《辛谦墓志》记其以显庆三年(658)“与妻元氏合葬于雍州高陵县临泾乡临泾里泾阳之原”[4]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第89页。,乡域不详,从乡名看,应临泾水。
修真乡:《尹客仁母张氏墓志》记“贞观廿二年三月”,“雍州高陵县修真乡尹客仁母夫人张氏之灵”[5]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贰),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补遗》,第389页。。据《长安志》卷17,宋高陵下有修真乡,在县东一里,亦应为唐乡地[6](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7,第527页。。
奉先县
昌宁里:据《范颜墓志》,贞元十三年(797)“有唐高士范公卒于京兆府奉先县昌宁里之私第”[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001,第799页。。
奉天县
暂无新补。
富平县
义亭乡:据《李昚交墓志》,其开元十八年安窆于京兆富平县义亭乡中慎原[1]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第373页。。据《长安志》卷19,宋富平县有义亭乡,在县南,得名于义亭城,为古之乡亭[2](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9,第577页。。唐乡应同,乡境跨中慎原。
脾阳乡永固里:据上栎阳县五陵乡条引《师晖墓志》,志主永徽三年(652)“迁窆于脾阳乡永固里荆原之茔”,志主为高陵人,但高陵县辖无是乡,据《长安志》卷19,宋富平县辖有同名乡,在县南[3]同上。,又志文提及荆原,全名为荆阳原,据《梁胤墓志》,其以开元十一年与妻合葬于富平县薄台乡荆阳之原[4]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第491页。。可知荆阳原确在富平县,故又补出富平县下一乡一里。
石保村:杜光庭《录异记》卷6记:“长安富平县北定陵后通关乡……其山下通关乡,多姓公孙,贾家山上石保村,多姓闻氏、麻氏。”[5]〔日〕杜光庭撰:《录异记》,萧逸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8—1539页。
好畤县
不唯爱宕元检索不到相关资料,本文亦无补正。
金城(始平、兴平)县
延寿乡临泉里:唐《贾雄墓志铭》载其为“京兆兴平人……开成元年殁于兴平县延寿乡临泉里别业……窆于延寿乡之川”,约今兴平县西郊月斯村一带[6]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贰),第191页。。
槐里乡、龙泉乡:敦煌文书S.6014《始平县图经》中残留始平县下三乡,槐里乡、汤台乡、龙泉乡,其中有两乡可补以往记载之缺,并依李并成考证,唐槐里乡在兴平西二十五唐里(13.5千米)的槐里故城,而龙泉乡因汉龙泉庙命名,在县东北二十四唐里,今兴平市定周村、于史村左近[1]李并成:《〈始平县图经〉残卷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第50—53页。。
华原县
待贤乡弘善里:据《折娄惠墓志》,志主“永隆元年葬于雍州华原县待贤乡弘善里白草之原”[2]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第179页。,知乡域内有原曰白草原。
宜川乡弘善里:《魏成仁墓志》开篇作:“君讳成仁,雍州华原县宜川乡弘善里人也。”志主永徽五年(654)卒,仍葬县之西原[3]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叁),第8页。,可知唐华原县有乡名宜川。值得注意的是,弘善里在此处属宜川乡,或许待贤、宜川二乡毗邻,弘善里处两乡交界处。
观相乡通洛里:《支茂墓志铭》记“君讳茂,字德荣,京兆华原人也”,志主永徽二年“葬于本县观相乡通洛里鹳雀之北原”[4]同上书,第8页。,知观相乡下有里曰通洛。观相乡又写作“观想乡”,见《赵怀哲墓志》:“君讳怀哲,字怀哲,京兆府华原县观想乡,天水郡人也。”[5]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4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6页。
云阳县
金龟乡石洪里集阳村。《维大唐光宅寺殁故□□和尚道广荼毗遗记》末记“京兆府云阳县金龟乡石洪里集阳村神追兰若”[6]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1页。。
青龙乡青龙里、向义里:据圆照撰《悟空入竺记》介绍长安僧悟空:“师本京兆云阳人也,乡号青龙,里名向义,俗姓车氏,字曰奉朝,后魏拓拔之胤裔也。”[1](唐)圆照:《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经》记后附,《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第715下栏。而又据真化府折冲都尉《车府君墓志铭》记“公讳□,……其县京兆云阳青龙里之人也”[2]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60,第2139页。,两人又都姓车,当出自一地,青龙里当为青龙乡下同名之里。
武功县
立节乡丰义里:《唐庆善宫大监樊方墓志铭》记其“窆于雍州武功县立节乡丰义里”[3]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页。。扶风里:《王祖墓志》载其葬于扶风里之武功东原[4]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第81页。。
盩厔县
阳化乡:《唐殷恪妻熊休墓志》记其以开成四年“殁于京兆盩厔县阳化乡之别业”[5]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据《长安志》卷18,宋代县下有乡名阳化[6](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8,第551页。,应承袭唐乡而来。
仙游乡任袁村、薛良村:《唐卢岑改葬墓志》记其以贞元十九年“薨于京兆府盩厔县仙游乡任袁村之别业……窆于其乡薛良村之原”[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成011,第930页。,据《长安志》卷18,宋代有同名乡在县西南二十里,概因县内仙游观而得名[8](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8《盩厔》,第552页。。
望仙乡望仙里:《柳子贡墓志》载其于调露元年(679)终于“盩厔县望仙里之别业”。柳子贡为高蹈不仕之处士,推测此处望仙里应非县城内坊里[9]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院新藏墓志续编》,第317—318页。。查《长安志》,宋代盩厔县下有“望仙乡”,“在县东四十里,管社一十四”;有望仙泽,“在县东南三十七里”[1](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8《盩厔》,第552—553页。,则柳《志》所言“望仙里”即有可能在此地域范围内,宋之望仙乡应延续唐乡名,即唐盩厔县下有望仙乡望仙里。
美原县
频阳乡黄崖里:据《阎彪墓志》,志主大和二年“寝疾长安而终,扶护归美原县频阴乡黄崖里之私第”[2]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第829页。,据《长安志》卷20,美原本秦汉频阳之地,“应劭曰,在频水之阳,旧县在今县南三里频阳故城是”。[3](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20,第605页。而宋时县下又有频阳乡,知此处“频阴”为“频阳”之误。
渭南县
王尚乡:据《崔浩墓志》,志主乾符六年(879)卒于“渭南县王尚乡之旧业”[4]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院新藏墓志续编》,第672页。。《长安志》记宋渭南县“王尚泽,在县西十五里”[5](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7,第536页。,乡名或得之于此。
长乐乡当作长源乡:爱宕元据新、旧《唐书·李渤传》补长乐乡[6]〔日〕爱宕元《唐代京兆府·河南府郷里村考》,载唐代史研究会编:《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国家と地域》,第176页。,查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新唐书》之《李渤传》,均作“渭南长源乡”,亦无相异版本之指出[7]《旧唐书》卷171,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38页;《新唐书》卷118,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80页。,《通鉴》卷241载李渤上奏亦作“长源乡”[8]《资治通鉴》卷241,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771页。。
昭应(新丰)、(会昌)县
尚书乡:《韦藉墓志》记其贞元六年终于昭应县尚书乡旧里[9]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编:《长安新出墓志》,第207页。。另外墓志中出现的昭应境内地名还有广乡原、铜人原,不再举证。铜人原跨万年县与昭应县境。
现将目前为止考证出的畿县乡里村名及其大致位置列表如下,以供相关学者之参照。提请读者注意,中晚唐因奉陵缘故在各畿县之间流转之乡,并未列入以上考证,仅在下表中显示,标明出入,入表示编入本县,出表示划归他县。
表1 唐京兆府畿县辖乡、里、村名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节仅考证乡里村名称,未言及各畿县下乡的数量问题,讨论唐京兆府诸县所辖乡数,目前可依据的三种记载是敦煌博物馆藏《天宝十道录》[1]定名参看荣新江:《敦煌本〈天宝十道录〉及其价值》,《九州》第2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6—129页。录文参考吴震:《敦煌石室写本唐天宝初年〈郡县公廨本钱簿〉校注并跋》,《文史》第13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8—101页。、《太平寰宇记》及《长安志》[2]《长安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皆代表唐中后期数据,但《长安志》对诸畿县唐时乡数记载不够精准,爱宕元已有质疑与辨析,详下注。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依宋代区划介绍关西道各县旧(指唐后期)、今领乡情况,对应的唐京畿23县,散见卷26—39,第 515—835页。,分别代表天宝中和唐中后期的数字,现将不同时期畿县辖乡情况列表如下。[3]诸地志所记诸县辖乡数,表格中大部分予以采纳,唯好畤、华原县情况需要特别说明。好畤县,《十道录》记其10乡,《太平寰宇记》记其唐后期仅7乡,而《长安志》记其下有30乡之多,颇值得质疑。华原县,《十道录》记其有14乡,而《长安志》记其下40乡,爱宕元以为数值差距太大,《长安志》中之“四十”或为“十四”之讹误,并推测中后期,华原县下或辖19乡,详所撰《唐代京兆府の户口推移》,载唐代史研究会编:《律令制:中国朝鮮の法と国家》,汲古书院1986年版,第533—566页;收入氏著《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第95—121页。
表2 唐不同时期京兆府属县辖乡数量
从中可略见,有唐一代,除去长安、万年两京县外,畿县辖乡数目消长的总体趋势是,唐后期各县乡数普遍有所缩减,王仲荦以为“盖经唐代离乱,都城周围,户口凋残,乡数亦多见并省故也”[1]王仲荦:《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11页。,乡数减少原因当然应归结为户口锐减。关于此问题爱宕元有专论[2]〔日〕爱宕元:《唐代京兆府の户口推移》,收入氏著《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第95—121页。。
这里挑出乡数前后反差较大的县:高陵26乡——7乡,美原15乡——10乡,渭南26乡——19乡,富平29乡——44乡。关于高陵、富平乡数消长,爱宕元以为富平、奉先人口激增的原因主要是奉陵户的编入这点,值得深入讨论[3]同上书,第108—113页。;即因为供奉皇陵,处于县与县管辖边界的乡,是怎样在各县之间流动的。这个问题,两《唐书·地理志》、《唐会要》卷70等都有些许记载[4]《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395—1396页;《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61—964页;《唐会要》卷70《州县改制上》“关内道”,第1471—1473页。,不够系统。上文畿县乡、里、村名表中列出了相关县辖乡的出入情况,但不够直观,现用线流程图表示如下:从中可以看出,因奉陵问题,各县之乡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图1 乡在畿县间的流转
云阳-1 高陵-2 三原+4-2 富平+5-2 栎阳-2 美原-2 奉先+3-1
富平因独奉五陵,得到县的净收入最多,奉先(奉五陵)、三原(奉四陵)紧随其后。高陵、栎阳、美原境内本无皇陵,损县较多,这也是高陵人口于唐后期锐减的原因之一。
奉陵乡的流动是否影响到县际关系,史无明载,但从《唐会要》记载中或可看出一些端倪:“会昌元年七月,京兆府奏:‘得三原县申,当县仁化乡,开成五年六月敕,割送富平县,充奉章陵讫。准承前流例,合于陵近县界接近割还当县,以奉庄陵。’”[1](宋)王溥撰:《唐会要》卷70《州县改置上》,第1472页。“承前流例”提示,因山陵事起而划乡奉陵,事毕后来自他县之乡应奉还,但这里三原县还要申(京兆)府请求归还,可见唐中后期,借乡不还在各陵县成为常事,这必然会造成贡出乡诸县的损失。三原县曾因奉文宗章陵,将所属仁化乡归入富平县,但富平县逾期不还,三原县便以供奉本境内庄陵为借口,请求归还。可想而知,若本境无陵可供之县,处于何等之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