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寅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笔者尝试从国际上认可的阅读素养出发,对同一主题的多篇文本展开阅读教学,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 快乐 兴趣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3-02
提到阅读教学,我们习以为常的方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长此以往,学生由于阅读文本“量”的明显不足,加上花时多、见效慢的学习过程,造成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那便是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于是,“群文阅读”应运而生了。
刚开始在社区读书会中尝试群文阅读,我选择了比较浅易的议题——“快乐”。围绕这个主题,我精心选择了一首诗歌(《快乐是什么》)和五篇文章(分别是刘玉秋的《快乐,触手可及》、冰心的《忆读书》、金波的《寻找幸福花瓣儿》、《快乐鸡毛》、《夏天的快乐》)作为教学材料。结合读书会的读书目标,我把群文阅读的阅读目标定为:透过多元的教材以及多面向的观点,在小组合作中扩展学生对“快乐”内涵的理解与感悟;练习从文章中提取观点与细节,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两次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实践引发了我的思考。课后,我沉下心来反思,同样的一节《快乐的世界》,同样的教学材料,同样有让学生整体把握和片段赏析,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但产生的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细细想来,这应该是得益于第二次教学在教学形式和阅读方法上的改变与创新。
一、改表格为图形,在活动中激活阅读兴趣
老师们可知道,在国际儿童阅读素养测试(PIRLS)中,竟有“阅读兴趣”一项,而我们学生在这一项的排名是靠后的。读书会把“激发阅读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读书目标,因此,我在设计之初定下来的阅读理念之一也是要 “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基于学生处于“少烦恼,多乐趣”的童年考虑,我以“快乐”为主题来组织材料,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可谓精挑细选,最终确定下来的几篇也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饶有趣味的。我满心想着让学生经历一次轻松愉快的阅读活动,与此同时又能学有所得。
回想第一次教学,课堂上那种沉闷的气氛,被动的学习状态似乎还历历在目,再看看标题——“快乐的世界”,简直是一种讽刺。整节课主要围绕着《群文阅读记录表》展开,事后想来,运用表格虽然有直观、系统、条理清晰的优点,但对于这堂课来说它过于理性,程式化表格本身设定的条条框框就已经将学生自由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冻结了,以至于让学生像木偶一样在方格子里戴着镣铐舞蹈。第二次教学,我把要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的“快乐”变成了一棵生动形象的“快乐树”,学生刚拿到就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问我这张图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个阶段的大部分孩子还是乐于用图像思考的。随着阅读活动的进行,文章变得越来越简单,而“快乐树”则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长得越来越“茂盛”。把帮助“快乐树”成长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型,他们仿佛感觉自己就置身于这样一棵茂盛的苍天大树上,在其间尽情地嬉戏,感受着枝叶的清香与天空的宽广。阅读从知识、权力的桎梏中转变成为了一种互动、一种休闲和游戏。
二、变理解感悟为方法指导,在练习中提升阅读能力
如果单有阅读兴趣,而没有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语文教学的意义是缺失的。
第一次教学,阅读训练的重心停留在对文章的理解和重点句段的感悟上,可如果要练习“理解感悟”的话,单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做得更细致更到位,也就没有必要开展群文阅读了。
在第二次教学中,表面上我们一直在开展丰富“快乐”内涵的阅读活动,实际上也在处处渗透着学习阅读的方法。课上,我让学生以“快乐是 ”为句型,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自己在诗歌中读到的“快乐”,自己在文章中找到的“快乐”,用简洁概括的词语记录在“快乐树”上。这一训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它像是一条线,串连了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这也是我要传达给学生的讯息,要求他们不断地对重要信息进行提炼概括。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练习中,学生的目光变得越来越敏锐,语言变得愈加精练。
整堂课对“快乐”概念圈的建构,实际上就是 “综合统整”的阅读策略的学习。这几篇写“快乐”的文章,《忆读书》是书写自己在读书中获得的快乐,《快乐鸡毛》是在玩乐中收获快乐,《夏天的快乐》由两篇小故事组成,他收获的快乐一是战胜自己,二是助人为乐,《寻找幸福花瓣儿》则表达了“快乐是有所发现”,虽然主题相同,却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讲述的。我让学生去发现,去记录,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什么是快乐”,从而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对“快乐”的理解。这样的群文阅读传达给学生一种明确的信息:不能只学零碎知识,而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只要学会整合,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便可以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这也正是群文阅读重要的教学价值所在。
让我们也大胆尝试“群文阅读”教学吧,让孩子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效果,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好方法呢?如果把阅读比作一棵树,课内阅读是根,那群文阅读就是它的枝叶,两者结合,在这金色之秋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罗良建.群文阅读:从“在阅读”到“会阅读”[J].教育科学论坛,2015(5).
[2]张萍.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范式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4).
[3]略论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十大关系.李爽[J].教学与管理,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