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2017-01-03 01:50曾维君
关键词:创新意识历史教学创新能力

曾维君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发展的需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目标的需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中学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和策略何在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教师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于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结论、轻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人云亦云、死记硬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自身要“具备超前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胆识、获取新信息并在教学中运用的能力、勇于开拓的教研能力、科学的教育评价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等基本素质”[1]23,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注重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关注学术界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并且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去,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的转变,以此来带动、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随着史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对某些历史现象的诠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出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究性问题,通过师生间的共同探讨,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切都会是徒劳无功。故教师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社会经验等多角度出发,通过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途径,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心理和创新精神,形成活跃、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四是教师要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为创新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创新意识极强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自然会发挥创新特色,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1]25,他们会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教”为“导”、变“讲”为“研”、变“学”为“思”[2]31。下面是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课堂的情境教学一般包括:1.用多媒体手段来营造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播放历史影视、音乐、图片、表格、文字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在视听的过程中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如讲秦统一后的“统一货币”问题,教师可展示统一前各国的货币图片让学生观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要将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而不是其他货币作为全国通用的货币。2.用表演历史短剧来再现情境。即让学生自己创作、表演历史短剧,去体验、感受历史,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如讲《百家争鸣》,不妨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在课堂上进行“争论”,使学生在“争论”中找到各种学派的异同之处,并且发现哪一学派的观点可能更符合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3.用生动语言来描述情境。就是通过教师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产生思想、情感共鸣的同时,激发出一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如教师用语言描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学生在激起对侵略者仇恨和愤慨的同时,去思考圆明园的价值、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冲突,使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创新思维和意识。

(二)合作探讨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针对教材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或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讨论的过程中启迪思维,在争辩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合作探究的主要方式有:1.小组合作探究。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课题组,或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相互启发、讨论,集思广益得出结论;或课后进行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去解决某个疑难问题。2.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即由教师确定一个研究的主题,先让学生个人课后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到课堂上来发表,然后同学间再相互讨论、辩论,最终形成共识。教师还要经常设计一些创新性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从中发现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并对其中表现“不俗”、敢于提出新观点的个人和小组给予鼓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三)实践体验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利用学生“爱动”的天性,适当地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经历和体会创新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教学的实践体验活动包括:1.参观、访问。教师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带学生去考察历史遗迹,访问“知情”人物,参观历史博物馆、陈列馆等,让学生在亲临“历史现场”的过程中,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并且培养观察、想象、调查、访问、记录等动手、动脑能力。2.举行历史故事会、演讲比赛,开办历史论坛等。其中的历史论坛,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学生实际生活等,确定一个论题让学生开展讨论,举办讲座。3.创作、表演历史短剧以及让学生进行历史制作(制作历史模型、图表、课件等)、编写历史试卷,教师对那些优秀“作品”或题型有创意、答案有新意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

三、鼓励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源得到利用和发展,从而具有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2]32。而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因此,各个学科,其中包括历史教学,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3]107。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这些方法与策略。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历史教学中,当有学生提出一些与教材、教师观点不同的问题时,或对教材观点提出质疑、批判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勇气,然后再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论证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学会“史论结合”或“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故意设置疑问,诱导学生去发现疑点,或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养成质疑习惯,树立自信心。除此之外,上面讲到的撰写历史小论文,也是给学生一个探究、创新和较有条理地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有一个中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从隋亡唐兴看人才》的小论文,文章从人才的角度分析了隋亡与唐兴,这不仅是教材中没有讲到的,也是一般历史著作很少论述的问题[4]124-125。这就是一种大胆可贵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鼓励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又叫作求异思维,通俗地说就是“反过来想一想”,即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4]116。因此,不仅教师本身再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思维教学,随意扼杀学生的逆向思维,而且要善于捕捉和鼓励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材上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这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等等,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相反的观点来,即认为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当然,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找到相关的史实作论据,做到有理有据。

(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5]。事实证明,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更要多加关注、培养。比如,有一个教师在讲完中国古代史课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任务:通过一年的历史学习,你对哪个方面的问题最感兴趣?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有个平时比较贪玩的学生,他的各科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但他对舰船很感兴趣,他就给自己定了个研究题目“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包括一些相关的历史专著和全套《舰船知识》杂志,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一篇有史有论的文章[4]45。由此可见,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出类拔萃的学生更加优秀,而且可以让后进生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卞金祥.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7.

[4]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素质训练方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2.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历史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