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肖雅
[提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利率有较大的波动性,将会给银行业带来冲击。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探讨,分析地方性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其管理,找出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周边国家经济安全机制比较和整合研究”(14ZD088);新疆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新疆综合保税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问题研究”(050114C06);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深化新疆沿边城市开放机制研究”(2014TD00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8日
一、前言
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近年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和波动程度加大,要求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利率风险管理的提升和完善利率管理机制,正视金融创新与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建立时间短、覆盖网点少、客户的深度和广度低、业务类型和范围窄、抗风险能力弱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地方性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关注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在金融产品议价能力、重新定价方面取得优势,可以增加风险的抵抗力。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加,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会有导致利率波动的风险,而有较高的资金成本、较低抵抗风险能力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可能有更大的压力和影响。地方性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要认清所处环境和面临的金融风险,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二、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一)重新定价风险。重新定价风险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我国商业银行存贷结构失衡,在同一时期增加的存款数量比贷款的数量要多得多。在商业银行的存贷结构中,短期存款和长期贷款比较多,这对银行的利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居民的零售和企业的非零售存款是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在这之中,定期存款占比很大,活期存款占比较小,这意味着银行的融资成本较高;并且,地方性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数量方面也不匹配,无息负债比无息资产少,利率敏感性资产比利率敏感性负债少。由此可见,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在数量和结构方面十分不匹配,存在重新定价风险。
(二)基差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吸存能力,往往同期存款利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加大了其经营成本。由于我国之前实行利率管制,基差风险较小,并没有引起商业银行的关注,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基差风险在不断加大。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央行所公布的基准利率变动频率也不断加快,并且,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幅度也不一致,存贷款利率的波动区间也不断扩大且不一致。因此,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在计算收益和成本时所采用不同类别、波动幅度不同的基准利率时,就面临着巨大的基差风险。
(三)收益率曲线风险。近年来,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渠道比较局限,新渠道拓展过程缓慢,无风险、高收益的国债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占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中被大量持有长期债券,市场对期限溢价水平的判断有国债收益率曲线不同期限的收益率反映。通常期限越长,期限溢价就越高,因而收益率曲线风险将不断出现。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持有大量中长期债券,这些债券由于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所表现出的收益率风险十分明显。
(四)选择权风险。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中,期限选择权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客户提前取款和提前还贷上。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深化,频繁且难以预测的利率调整将是常见现象,具有优先选择权的商业银行客户会本着利己的原则,依据利率水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客户的这种频繁调整对银行往往是不利的,因此商业银行的期权性风险将会大大增加。当储户有定期存款时,市场利率的上升意味着有更好的投资回报,虽然银行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但是储户还是会提前支取,那么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或者以更高的利率重新吸引新的存款;当利率下降客户提前还贷时,银行就会面临收益损失且或以更低的利率重新发放贷款。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银行都处于被动状态,面临损失甚至引起其他风险。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的不足与缺陷在不断的显露出来,地方性商业银行要认真自我反思,找出自身的缺陷,认清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人才匮乏。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责科学性、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它有利于准确、及时、科学决策。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且缺乏人才。一方面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由政府规定利率,利率波动平稳,容易预测,而且由于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长期被动执行央行利率政策,缺乏主动性,对利率风险管理一直忽视,缺少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比较迟钝,无法进行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利率风险管理对相应的工作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和敏锐的市场触角,能较为及时地嗅到危机与发现商机,在变化中谋发展,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同时,专业的金融人才具备过硬的实力,是银行的实力储备。金融人才在工作中不仅工作效率高、工作误差低、业务份额高、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而且还能及时地捕捉商业信息,占领商业先机。
(二)利率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大部分的地方性商业银行都没有建立起与发展战略相统一,与银行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即使有少数地方性商业银行建立了自己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或相应的管理部门,也不能够真正起到对利率风险控制和管理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缺乏科学的利率风险计量和监测方法,同时还没有形成覆盖利率风险识别、评估计量、限额监控和风险报告的利率风险管理程序,不能有效地运用先进的利率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对利率进行管理。
(三)自主定价能力差,制约利率风险管理。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比较差,地方性商业银行大多采用跟随定价策略,市场反应滞后。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都是在中央银行公布的定价政策指引下,根据存贷款利率定价公式来开展自己的存款和贷款定价。还有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还继续依靠利率定价来抢市场,依然是传统经营理念的规模,用较高的存款利率,存款定价的目标只是为了提高和稳定存款,利率定价的约束意识不够,不能很好地认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对于贷款利率定价,目前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在用议价制度,缺乏定价模式和系统的支持,往往参照市场竞争情况,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客户为基础建立和维持一定的基准利率加点的定价方式,无法做到基于客户风险、持续时间、抵押物及其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等,实现逐笔定价。这使得贷款利率并没有真正反映出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实际定价缺乏科学性而且效果不理想。
四、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利率市场化把利率从之前的管制下解放出来,商业银行经营的利率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而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其利率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应对利率风险上存在诸多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机制和应急机制,地方性商业银行难以准确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如何规避市场利率风险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必须要面对的难题。地方性商业银行要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框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的定价体系,提高定价能力,另外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发展特色业务来应对利率风险。
(一)强化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引进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框架是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基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该从自身出发,学习并引进先进适合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框架,转变风险管理思路,加强全行员工的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强化和明确利率风险管理职责。
银行经营的不仅仅是货币,也是在经营风险。我国大多数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关注的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在员工的信用风险的意识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却因此忽视了利率风险意识管理。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该对全体员工利率风险管理知识的教育和学习,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上相互交流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知识,慢慢形成银行自身的一种文化,巩固了利率风险管理意识。
(二)建立综合性的利率风险管理系统。地方性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的利率水平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利率风险发生前,银行金融人员要提前识别和评估利率风险。并在准确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初始利率风险预测模型,可以综合准确预测利率。根据利率波动得出银行的净收益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根据相关的利率风险管理报告,可以得出风险系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在利率风险发生时,应加强利率风险的检测和控制,以检验银行的资金风险状况,发现新情况应及时处理。
(三)建立科学定价体系,提升定价能力。在商业银行的运行中,要注意定价策略,完善定价模型,建立一个标准的定价制度和科学的定价机制。地方性银行的资金实力较弱,吸收存款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存款定价相对较高,高于许多大型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银行的贷款部门必须深入了解、把握和控制贷款风险,根据客户的信用需求,有针对性的贷款审批,避免银行资金危机的出现。此外,还需要联合银行贷款部门和存款部门的力量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系统,加强利率定价体系的力度。地方性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定价体系,要全面考虑影响产品定价的诸多因素比如资金价格、风险成本、战略取向等,提供特色、定制、多样的金融产品给客户,从而给银行带来更多的经营效益,提高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
(四)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经营灵活、产品开发快速、客户本土化等特性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相对大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地方性商业银行服务要走特色化道路,要服务于本地生活圈和产业圈,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为客户提供便利的金融类和非金融类服务平台,提高客户接受服务的体验度,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渠道,让客户感受到服务无处不在,服务贴身定制,从而提高客户的黏度,提高银行自身核心的竞争力,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晓峰,胡立峰,胡立中.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J].经济管理,2015.8.
[2]敏怡琴,刘冰倩.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3.
[3]周梅.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赤峰学院报,2015.31.8.
[4]赵永利.论利率市场进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如何控制好利率风险[J].财税金融,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