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慧
习主席指出:“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回眸我军90年筚路蓝缕、艰辛奋斗的历程可以发现,正是由于坚持了政治建军,注重启发官兵思想觉悟,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才使我军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才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新形势下,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要求我们必须赓续政治建军传承,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造一切。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坚持用进步的革命精神贯注于部队、教育官兵是我军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我们这支军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早在我军创建之初,我们就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把革命的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改造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使“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长征途中,面对敌人围追堵截的危机考验,面对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红军始终把宣传革命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作为中心环节,注重把红军官兵朦胧的阶级意识升华为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转化为英勇奋斗的巨大动力,才有了“革命理想高于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险阻。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面对装备精良、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及国民党各种亡国论调,提出了“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重要论断,坚持从思想上启发官兵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要求“每个指战员都应该深刻的了解目前抗战的形势意义”,使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中,我军始终坚持思想领先原则,围绕启发官兵的阶级觉悟,开展了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官兵的阶级觉悟,纯洁了组织。
新形势下,我军建设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新情况,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对政治建军提出诸多新挑战、新要求。因此,坚持政治建军必须坚持思想领先原则,注重用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武装官兵,充分调动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针对官兵成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深入细致分析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文化需求,找到穴位、把准脉搏,确保思想教育能够撬动心灵、启发觉悟。政治教育要在“真”字上下功夫,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使思想教育往深里想、向实处做。二是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增强官兵的政治免疫力。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制脑权”的没有硝烟的战场。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军实施“文化冷战”、“政治转基因”工程,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妄图搞乱官兵思想。对此,要扎实开展理想信念、使命任务教育,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头脑、引领舆论导向。三是肃清郭徐流毒思想影响,重塑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郭徐流毒影响对军队风气的损害是长远的,对官兵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要占领官兵头脑、引领官兵思想必须坚持破立结合,把肃清流毒影响突出出来,使歪风邪气无所遁形,营造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引导官兵重整行装再出发。
政治建军的核心问题就是军队归谁领导、听谁指挥,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我们这支军队是由党一手缔造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人民实现政治目标使命的武装集团,因此将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本身就是政治建军的应有之义。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们经历了长期艰辛的摸索实践得到的真理性认识。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开启了我们党创建革命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起义部队大都建立了党组织,设立了党代表,使我军在创建之初就和党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三湾改编,面对“完全没有抓住士兵”“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的起义部队,实行“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解决了党直接掌握士兵群众的重大问题。古田会议,针对要不要党的领导、如何建军等一系列争论,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原则、措施和方法,奠定了党领导军队和军队听从党指挥的基础。长征途中,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妄图以枪制党、同党争个人的兵权,由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已成为红军官兵的坚定信念,其政治野心和分裂活动以失败告终。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妄图借着统一战线的幌子,通过改编红军的方式吞并和控制我们党领导的这支革命军队,对此我们党提出共产党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在中央成立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部队中成立了军政委员会,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以抵制国民党的政治阴谋。解放战争期间,为实现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各野战军、各地方武装的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发出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并恢复健全了军队中的党委制,强调了各级党的委员会是军队一切领导与团结的核心,从而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建国以后,面对各种风云变幻,我们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建设方向。
历史一再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立军之本、强军之魂。今天军队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仍然是我军不变的军魂,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险阻的重要保证。在长期实践中,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凝结形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关键是坚持这一系列制度。一是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是宪法规定的,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就是要坚持全国武装力量由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切重大问题由军委主席决策和决定,中央军委全面工作由军委主席主持和负责。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机制、信息服务工作机制。二是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习主席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有一套制度作保证的,起定海神针作用的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要求各级领导加深对“统一领导”“集体领导”“首长分工负责”的理解,搞清党委会与行政会的区别与联系,强化大局意识、固牢集体观念、树立民主作风,坚持一切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研究决策,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落到实处。三是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制度。党支部是党组织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关键一环。加强党支部建设,要配强正副书记,严格议事规则,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党支部作用发挥夯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基。
习主席指出:“我军根本职能是打仗,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建军就是要确保军队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前进,而提高军队战斗力既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军队建设质量高低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因此,坚持政治建军内在地要求必须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军队战斗力不断跃升。
建军初期,在经历了政治与军事、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关系的争论后,确定了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首要任务是“打仗消灭敌人”,并明确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确立了“一切政治工作为着前线的胜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政治工作要保证提高部队战术技术水平、政治工作人员要学习军事和指挥打仗等任务。长征中,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及总政治部要求“政治工作人员应不疲倦的政治宣传与鼓动及个人的模范,克服战斗员中的疲劳、落伍与各种动摇,应与指挥员一起征服为完成战斗任务上的一切客观困难,并最高限度的提高全体红色军人的战斗精神、顽强抗战及其坚定性”。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强调:“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为此,1937年8月总政治部作出《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政治工作要“保证在抗战中的胜利”。解放战争中,广泛开展了杀敌立功、团结互助等群众性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热忱,保证了作战胜利,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建国之后,我们始终把打赢战争、提高战斗力这一标准要求贯穿始终,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边境自卫作战等几场局部战争,续写了政治建军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台海局势复杂严峻,国家利益边界不断拓展,要求军队必须更好地发挥“战斗队”的作用,不断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一是强化随时打仗的战斗精神。由于较长时间和平环境的影响,加之官兵成分的变化,当和平兵、做和平官的风气有所滋长,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意识弱化,为此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着力解决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增强官兵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培育官兵舍身报国的战斗信念、敢打必胜的战斗血性、团结协作的战斗品格、沉稳坚韧的战斗心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引导官兵随时准备用军事手段捍卫国家利益。二是坚持以战斗力标准选人育人。用人导向是根本导向,吏治腐败是最大腐败。部队提高战斗力,首要的是坚持以战斗力标准考核评价干部,把是否具备打赢能力作为考查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心思向打赢集中、精力向打赢聚焦、能力向打赢看齐,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加紧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推进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育体系,创新联合作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新型作战力量关键领域人才专项工程,培育和造就大批能够担当强军打赢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三是按照战斗力标准审视改进政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工作脱离中心,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的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要求审视和改进政治工作,改进军事训练与重大任务中的政治工作,探索军事力量运用常态化多样化条件下开展政治工作的规律;推进政治工作准备实战化,加强对作战对手政情军情社情调研,探索战时政治工作作用机理和运行机制,把政治工作融入作战行动全过程;优化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领导指挥体制,推动“三战”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整体筹划,纳入一体化联合作战训练。
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政治建军作为一个时代性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都要面对和解决不同的问题,唯有直面挑战、主动回应时代关切才能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确保军队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使政治建军真正落实落地。
纵观我军历史,人民军队始终是在不断迎接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秋收起义是我党首次公开以中国共产党的旗号领导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但起义后不久,由于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环境艰苦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人相互串联、逃离部队,部队就像“抓在手里的豆子”,随时都有可能散掉,在这一危急时刻毛泽东开展了以建立党支部、实行内部民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湾改编”,使部队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为解决争论而召开的古田会议,系统总结了红军初创时期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了军队政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原则和制度,解决了党与军队关系、军队性质任务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军队保持正确的建设方向。抗日战争初期,针对个别人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主张放弃党对军队领导权的错误认识,中共中央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确保了党对军队的一元化领导。特别是《谭政报告》系统回答了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方向任务等问题,将政治建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解放战争中,围绕解放战士增多、官兵思想复杂等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新式整军、团结互助、杀敌立功运动,启发了官兵觉悟、纯洁了军队组织,极大地调动了官兵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针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官兵思想的变化,先后提出“两个服务、四个保证”“两个提供”“三个确保”等论断,回答和解决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习主席强调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当前,政治建军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和胆识不断赋予政治建军新的时代内涵,开创政治建军新篇章。一是过好“网络关”。当前的官兵是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工作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面对信息网络深刻改变思想舆论环境和官兵思想认知的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把过好网络关作为重大现实课题,深入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拓展网上思想教育、学习成才、咨询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兵情舆情研判、决策辅助和工作指导机制,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二是过好“法治关”。推进政治工作法治化建设既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政治工作“五多”乱象、克服形式主义、杜绝“自我服务”的现实要求。过好“法治关”,应做好立改废工作,梳理政治工作法规制度,需要立法规范的就立法规范,需要修订完善的就修订完善,不合时宜的就要坚决废止,确保政治工作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完善;培育各级法治思维,增强依法办事意识和能力,切实发挥法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保证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忙乱止于法;积极适应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和改进作风要求,探索依法高效运行的指导方式和工作机制,改变一味靠开会发文、领导讲话、派工作组抓工作的习惯做法。三是过好“科学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官兵素质的提升,确保政治建军要求落实落地必须在提高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借鉴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人才学、领导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提高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军队具体实际,学习借鉴地方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新经验,形成有益于保持和发展军队政治工作优势的新做法、新举措。此外,还要博采各国军队之长,以开放的胸怀学习借鉴各国军队在精神教育、官兵培养选拔、军人福利保障、军事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共性规律,进一步提高我军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