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2016-12-31 08:36:45
金融经济 2016年22期
关键词:独董董事董事会

曹 佳

(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91)



浅谈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曹 佳

(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91)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国家,并且在西方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表现出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功效。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创建及初步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以及根据多个数据分析我国独董制度建设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揭示出我国独董制度的现状不容乐观。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应从制度、法律、公司治理和个人四个层面入手,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而不是让该制度沦为花瓶。

独立董事;问题;完善

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初创

(一)初创情况

由于我国在创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法》时,主要借鉴了日本及美国模式,日美模式下,独立董事制度非上市公司强制要求,因此我国《公司法》并没有考虑到独立董事制度,后逐渐引入。1993年青岛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我国的H股公司率先按香港联交所的要求设立了独立董事。目前我国境内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董事会中都有若干名独立董事。应当说,这一举措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为切实完善此制度,国家有关机构为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避免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过少、提高独立董事专业素质,制定了相关规定。

(二)我国初建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

1.避免内部人控制

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维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根治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避免公司受经营者或大股东蚕食,利于实现公司目标。

2.完善董事会结构

我国不少上市公司董事会都在治理方面、经营方面存在着如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监督控制不足、决策水平不高等问题,如董事会成员中内部董事比例太大、董事会中普遍存在着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情况。因董事会按人数表决的特点,若能增加公司具备相应能力的独立董事人数,就能在重大决策问题上,防止一言堂,作出更加独立的判断,这对提高董事会的质量很重要。

3.弥补监事会缺陷

依据《公司法》监事会仅仅列席董事会,并无实际决策权,其报告还要由股东会审议才能得到批准,这使得监事会形同虚设。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在董事会内部建立监督机制,而独立董事的出现则适应了这种需要,独立董事可以对董事会及董事实施监督。

4.与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高,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分析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运用成效

因独立董事具有专业及经验上的优势,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因此证监会设想其凭借这些优势,能在决策时产生正面影响,并且形成有力的制衡机制,以改变内部人控制、大股东一股独大等治理失效、蚕食公司利益问题,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据统计:独立董事中约有5%的独董认为其充当“花瓶”角色,并不能发挥实质作用;同时约有60%的独立董事无法投入足够时间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只能象征性的出席董事会、股东会,即使参加决策会议,大多数独立董事在表决时也主要随大流,甚至从未投过弃权或反对票。这样的独董制度显然以背离预期,完全失效。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

1.独立董事比例不足

根据对独立董事现状调查的1145个上市公司样本中,独立董事占比为17.92%,但根据OECD发布的报告显示:该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

2.学者与名人唱主角

抽样853家上市公司样本中,独立董事来源于学者等知名人士、独立中介机构及企业经管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3.5%、26.1%、26.1%。由此显示出目前聘任独立董事时,大家关注的是独董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而不关心其是否为公司经营管理发挥正面效应。

3. 提名由大股东控制

根据现行政策法规,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能够控制独立董事候选人的提名。由大股东提名占88.27%,仅有2.11%的独董由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提名。

4.参与时间不足

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及监管要求,在我国每一位独董需参与到公司治理的时间应不少于15个工作日,但仅有27.22%公司达到这一标准。数据显示:8.2个工作日为我国独董年均参与至公司治理中的时间。

5.信息获得渠道单一

独董从董事会秘书处获得有关信息的比例高达91.28%,占据最末位的主要渠道为自行搜索有关资料,由此看出独董主动获取资料意愿也不强。

6.年均津贴不合理

物质激励是目前我国激励独立董事的主要形式。据相关统计:独立董事年平均津贴不足4万元,并且有7.3%的上市公司独董未领取任何独董津贴。

(三)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分析

1.选任机制不合理

从独立董事提名看,《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实际上这一规定并不符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际情况,我国股本大多集中于大股东手中,大多数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超过60%,这样在资本量决定的原则下,中小股东提名独董只是形式,大股东仍然具有决定权。

2.权责定位不清晰

相关规则、规定缺乏对独立董事权力﹑义务及责任的具体规定使得独立董事定位不够清晰、明确。实际运行中,大多数公司都未明确规定独董的权责。如第一位被处罚的独董陆家豪就认为自己主要是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建议的,把自己当成顾问来看待了。同时,由于大股东和高管人员对法律的漠视﹑越权,使得独立董事大多只是听取报告和重大决策。最终造成独立董事有名无实。

3.独立董事不独立

我国独董沦落为花瓶董事,原因之一即丧失了独立性。相对于弱势的个人来说,与公司比较,信息不对称,通常,独董的信息来源为公司的高管。由于存在逆向选择等问题,往往独董获得的是不完全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其次,由于制度设计中独董占比较小,无法对抗内部董事,其表决反受内部董事压制,影响独立性。

4.薪酬标准不统一

由于证监会对于独董的补贴没有具体标准。现实中薪酬差距特别巨大,影响其独立性。

5.综合素质不高

独立董事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目前上市公司聘请的独董,大多是知名人事,也许具有较高专业技术,但是否具备体现综合素质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是否具备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董事职责,是被大多数上市公司所忽略的。

三、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议

(一)职权界定制度化

应在制度层面明确的界定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功能与职权范围,并且明确监事会的监督与独董的监督区别。比较合理的是独董的监督属于董事会内控机制,侧重于遏制公司股东、高管损害中小股东及公司利益,而监事会实为与董事会并行的监督机构。须协调好二者关系,实现优势互补。

(二)完善有关法规

从法律层面上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主要应对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任选规则以及法律责任等加以约束,将其上升到法律高度。

(三)发展“独立董事”市场

从市场上看,在英美国家存在着独立董事市场,且是一个细分的、完善的、发达的市场,市场上用可量化的价值考量每一位独董的人力资本价值。我国应加速建设此类市场,用市场机制使独董优胜劣汰,进而对独董进行筛选。

从个人方面看,首先,独董个人应积极主动地加强自律教育,兼职的独董,则任职不宜过多。或者也可培育独立董事人才队伍,实行独立董事职业化。其次,独立董事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在道德层面上,诚信勤勉应作为独董所具备的素质之一。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的实质是通过各种权力的合理安排和利益的合理分配来提高公司的绩效。从公司治理来看,首先,公司应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的信息供独立董事使用,一方面保障独董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提高独董决策正确性。其次,公司应当设立向独董独立授权的机构。再次,公司应当建立合理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并为保证独董工作时间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借鉴目前国际上对独董的薪酬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公司通过给予独立董事股票期权或一次性离岗补偿的方式支付,并且购买独立董事职责保险。既充分调动独董积极性,又避免了短期行为,同时消除了独立董事的后顾之忧,使之真正发挥作用。

[1] 金永红,奚玉芹.独立董事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2] 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M].2014.

[3] 官欣荣.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法理与实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4.

[4] 廖理.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制度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 吴建斌.日本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南京大学学报,2013(9).

猜你喜欢
独董董事董事会
国办: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能力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独董辞职潮涌董事会一统天下局面须改变
论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与归责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7:46
消除履职障碍提高独董津贴
董事会(2018年5期)2018-07-13 05:47:44
不合格独董就得召回、禁入
董事会(2017年7期)2017-07-29 08:09:28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