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江+付杰
摘要:理解是指通过个体思维逐步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学生必须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的直观教学、运用变式、比较分析、归类列表、剖析错误、激情引趣等各种策略和方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通过感悟和理解,探索数学奥秘。
关键词: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显示本质;揭示异同;归类列表
所谓理解是指通过个体思维逐步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规律。学生必须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可采取如下六条措施。
一、直观教学,丰富感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就能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直观具体的实物、模具、图像生动形象,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并借助表情、手势、动作及形象化的描述都能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数小棒,自制“小花朵”、“五星”、“小动物”等实物图形让学生观察、拼摆、感知数的意义。再如,高年级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用硬纸片剪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扇形等教具、学具。通过对折,反复试验,理解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二、运用变式、显示本质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思维更具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教学时如果不断重复同一类型、同一特征的题,学生很容易把题目某些特征与算法联系起来,形成思维定势,看到“共”就“加”、看到“少”就“减”、看到“平均”就“除”。要克服学生这种静止孤立思考问题习惯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变式。所谓变式是指提供给学生各种类型的问题不断变换形式,展示本质特征,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应变能力。如教学“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在讲解一般形式的直角三角形外,再出现其他各种位置、各种形状的直角三角形来说明虽然形式不一,但本质属性不变。再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性质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进行验证,然后沿高对称一分为二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提问学生:“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原来大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吗?”从而使学生理解“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的普遍规律。
三、比较分析、揭示异同
学生容易把相似的概念相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同类、异类的事物分析比较,找出异同,更好地理解知识,把握本质。如,整除一章把如下六个概念对比分析、理解:约数一公约数一最大公约数;倍数一公倍数一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是都可用短除法求,都可以用几个数的公约数去除;不同点是在用短除法去求时,最大公约数要求除数必须是所有数的公约数,最后积(最大公约数)只是除数相乘,不乘商;而最小公倍数的除数不一定是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后积(最小公倍数)把商与除数连乘起来。
四、归类列表,力求系统
知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是按一定的规律和次序组成的一个体系。教师只有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传授知识,又善于总结、归纳知识,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系统化、完整化,才能真正地理解巩固知识。如,六年级复习阶段,有关除法、分数、比方面的知识,我绘制了如下表格,学生看后一目了然。
再如,五年级整除引出有关概念知识图表:
五、剖析错误辨非明理
通过对错题的剖析,帮助学生找出原因,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解决,做到以正改错。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错改错,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严谨性。我多采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错题,通过生生互动交流,教师归纳指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激情引趣晓之以理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情趣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心境、最佳的学习状态能驱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多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激情引趣,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中乐,乐中学,教学效果才能升华。
总之,促进学生理解的措施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引导学生理解,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