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永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它突出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
【关键词】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要科学
合理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平等竞争。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通常前后4人或6人为一组,给每个人编号并分配角色,如1号做汇报员,2号做记录员,3号做激励员,4做组长等等,并叮嘱学生各司其职,以保证讨论的有序进行;要向学生说明以后每讨论一次角色要轮换一次,使每位学生都有充分当不同角色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合作规范意识;要向学生说明,评价的标准是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为依据的。另外,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忌用一连串的、一目了然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学生不用思考就完成了,小组合作也就流于形式了。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中来。如教学《能被3整队的数的特征》时,通过复习能被2、5整队的数的特征后,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队的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交头接耳争着发言
生甲: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队,例如:33、36、39……
生乙:个位上是奇数的数能被3整队,例如:21、15、27……
生丙:不对,11、13、17、19都不能被3整除。
课堂顿时议论纷纷,学生感觉到用上节课所学生的知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1、4、7或2、5、8三张卡片任意摆几个三个位数,用计算器验证,学生得出结论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这时,我又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了这个规律吗?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一会儿功夫,不少小组学生欣喜地发现:能被3整队的数与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关……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供有价值的讨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清晰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尤其是讨论交流时,有时往往是乱哄哄的一片,看似讨论激烈其实没有实效性,导致讨论以后也没有得到最佳效果,这样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让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给每个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独立思考的过程是讨论的前奏,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然后组内各抒己见,进行充分交流,再拿到组与组之间交流学习,最后进行全班交流,确定最佳方案,得出最终结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注意任务完成或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果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即完成的质量;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如果学生讨论时找到了本节课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的问题,教师便可以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去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若学生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只需就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总结。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与时间要恰当
首先,每次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一堂课的分组讨论不宜过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获得较高的质量。
其次,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恰当。教师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要适当,不宜过短,有的教师为了要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刚进入角色,就争于总结,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合作根本达不到目的,使得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也不宜过长,有的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见有的学生总是“滔滔不绝”不忍心打断,以至于拖拖拉拉浪费时间。
六、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全面
首先,小组之间的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地考虑到,每个小组是否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之中,每个小组在合作中是否互相协作,每个小组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每个小组活动是否遵规过纪等等,评价要全面,评价的重点也要侧重于学习的过程。
其次,评价又分为自我评价和民主评价。自我评价作为小组成员首先要实事求是,对本组的水平及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即能发现优点,也能找出本组的不足。而民主评价则是要多发现其他组的优点,让本组从中学到某些长处,既促进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也形成一种良好的组与组之间友好竞争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