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萍
摘要 通过对2000-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建设内外环境变化的分析,梳理了近15年来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方式、内容及共建共享体系等的变迁和发展,指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数字环境下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图书 资源建设 历史回顾 馆藏发展
2000-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的馆藏发展伴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经费投入持续增加、资源载体日益丰富、资源累积稳定增长、机构管理与时俱进、资源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等,图书馆进入了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转型的复合发展阶段。通过梳理15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预测和探讨数字环境下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方向,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1.近15年来中文图书馆藏建设内外环境的变化
1.1外部环境的变化
(1)中文图书出版组织形式日益增多,市场机制完全形成。出版社由过去较为单一的事业编制完成向企业的转制工作,完全走向市场。国有出版社、民营出版社、编辑部、工作室和图书公司等相继出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适应数字环境的发展,出版新形式不断涌现。数字环境下,图书出版身处媒介网络化态势,印刷技术和传播手段不断革新,以往那种追求大量出版、大量发行的大众化出版时代已经过去,凸显个体作用和受众主动参与的个性化出版时代悄然来临,“自助出版”、“众筹出版”等新形式相继涌现。
(3)纸质图书出版品种逐年增加,但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多。中文纸质图书自2000-2014年,出版总量由14.3万种增加到44.8万种,其中新版图书出版总量由8.4万种增加到25.6万种(图1),增长幅度分别达213.3%和204.8%。如此大的出版数量,在繁荣文化市场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高水平、原创性学术著作稀缺,图书出版选题重复,内容雷同,“跟风书”和“伪书”泛滥,“套装书”、“丛书”和“系列书”扎堆,经典图书重复出版,图书品种、结构不合理等。
(4)中文纸质图书单种印数越来越少,并开始向按需印刷方向发展。学术著作印数约在3000册以下,一般在1000册左右。自2001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引进数码印刷技术并在2004年试行按需印刷之后,国内一些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及其网站相继开展了此项业务。目前已经有出版社开始对学术著作采用按需印刷的方式进行出版和销售。
(5)中文电子图书作为纸质图书的衍生品开始出版发行。2001年前后,中文电子图书开始出版并进入图书馆,到2014年底,中文电子图书积累发行总量超过160万种,增速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但占比仍然远远小于纸质图书,如2014年,纸质图书在全国出版总量中占14%,而电子出版物仅占全国出版总量的0.6%。
1.2内部环境的变化
(1)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图书馆获得相对稳定的资源建设经费。1999年,高校“985工程”正式启动,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实施。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经费投入迅速增加。2000-2014年,中文纸质图书实际使用经费由202.8万元上升到401.9万元,增幅接近一倍(图2)。随着数字环境的快速发展,中文电子图书从无到有,用户对电子图书的使用需求日益强烈,与之对应,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采购电子图书实际使用经费达42.37万元,且采购力度逐年加强。
(2)出版发行体制的市场化,促使图书馆对文献采购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2004年采购招标工作在全国各地兴起。2007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选择管理办法》试行,并于同年3月27日进行了首次采购招标工作。之后,每3年进行一次重新招标,共举办3次招标会,对中文图书馆配商的选择的规范化管理日趋完善。
(3)学校的学科设置不断增加,用户数量及需求越来越多。北京大学本科专业(校本部)由2000年的80个学科增长到2014年的116个学科,累积增长36个,涨幅为45 9/6;研究生专业(校本部)由2000年188个学科增加到2014年约217个学科,累积增长29个,涨幅超过15%。新增学科中有些学科原有馆藏基础薄弱,急需建立必要的馆藏补充以支持教学和科研需求,所需资源的类型和范围不断拓展。
(4)图书出版总量的增加,馆藏空间的局限,电子图书的出现,导致中文图书采选难度不断加大。中文图书不仅要在同一载体之中进行“查重采选”,而且还要在不同载体之间,依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协调采访,调整结构,减少相同内容的不同载体的重复建设,节省经费、空间,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成为采访过程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2.近15年来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变迁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建设已由较为单一的纸质图书为主扩展到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并存,由单一馆藏建设向多馆协作共建转型发展。
2.1建设方式与时俱进
2000年,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上线的第二年,由于新系统无法支持批量查重,采访人员只能按原有的人工方式在系统内进行逐条查重,在工作实践中参照其它图书馆管理系统,于2003年运用社会力量开发批量查重软件,2005年又自行开发系统体外批量查重软件并不断完善,开始真正实现了系统自动查重、自动做订单和做发票,极大地提高了采访的工作效率。此外,在采访实践中,广开各种渠道,实现与用户的直接交互,如通过系统内读者推荐、BBS社交媒体、邮件信箱、微信群等渠道,让用户参与采访。在电子图书建设方面,通过包库购买与单品种挑选相结合,与纸质图书进行协调,形成了中文图书二元载体协调互补、构建统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
2.2由较为单一纸质图书扩展为纸质和电子图书并存发展
截止到2014年底,北京大学图书馆普通纸质图书馆藏积累量为563万余册,近15年来,中文纸质图书新增累积量为117万余册,约占建馆以来图书累积总量的20.78%(图3);中文电子图书由无到有,达280万余册,并实现移动借阅机覆盖全校园。
2.3特色馆藏得到加强
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已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一个节点。未来,图书馆能否生存下去并成为网络节点中的亮点,主要取决于图书馆特色馆藏及特色服务。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未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北京大学图书馆采取有针对性地重点采访、接收捐赠(有偿或无偿)等方式进行特色馆藏建设。
200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纸质方志、年鉴的收藏,并把方志、年鉴作为本馆特藏资源建设的重点,方志收藏到县级志,年鉴主要收藏综合年鉴、专业年鉴,15年来,已经成为收藏纸质方志、年鉴品种最多的高校图书馆之一。在古籍特藏文献的收藏方面,2013成功回购日本大仓文化财团所藏、以我国著名藏书家董康“诵芬室”旧藏为核心的“大仓文库”931部、近3万册典籍。此外,对重要的特色资源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接收。如2007年,接收《汉将王陵变文》古写本后半部,使该善本得以补全,此本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同年,还接收段宝林赠书1.5万余册民俗文化文献、侯仁之赠书、侯思孟赠书、北大校友谢承仁教授捐赠的古籍善本以及欧盟文献等。2008年接收张芝联赠书、段炳仁赠书、张曼菱《西南联大启示录》访谈素材、钱端升赠书、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Eric Foner赠书、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报纸剪辑》资料等。2010年接收翁万戈先生赠送的《勺园祓契图》、宿白赠书。2011年接收汤一介赠书、朱家骅年谱手稿、司徒雷登和傅泾波书信、中法中心赠书等。2013年接收韩素音赠书、厉以宁赠书。2014年接收前国民党将领俞大维赠书以及赵宝煦赠书、王旭赠书、潘永祥赠书等。这些赠书的特点是捐赠者个人在某一领域影响力大,捐赠的图书学科特色突出,有许多为独有品种,十分珍贵。
2.4采访岗位设置调整
随着图书馆内外环境及读者需求的变化,中文图书采访的业务范围由纸质图书扩展到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并存发展,要求对传统的图书馆“一条龙”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改革。“一条龙”的管理服务模式按资源的载体分多条资源链存在于图书馆的不同岗位,其优势在于方便对资源进行采访事务的处理,使各载体资源形成独立的资源链条,但它将不同载体的同一内容进行了人为的割裂,不利于相互协调,不符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整体性要求。随着中文电子图书的大量出版,中文图书的二元载体结构使其内容交叉重复,再按原有管理模式来设置岗位,既不利于图书馆统一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无法满足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需求。2005年9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将电子资源采访工作归入资源建设部。并在之后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岗位聘任中,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逐步将电子图书的内容选择归并到纸质图书的采访岗位职责之中,并将按载体设置采访岗位逐步转向按学科设置采访岗位,初步实现了同一学科内容的不同载体资源建设由同一岗位人员完成。
2.5文献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共建、共享体系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在经费、空间紧张的现状下探寻满足用户需求的突破口。2000年伊始,借鉴国外大学经验,按照中心馆和学院分馆两级建制的模式,对全校文献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以节省人力、物力,实现全校文献资源共享。在中文图书建设方面,电子图书实行中心馆统一协调采购,全校共享;纸质图书按照馆藏发展政策,实行全校统一平台共建共享,协调总分馆馆藏布局,逐步开展全校范围内的通借通还。全校共发展34个分馆。总分馆的组织架构使图书馆突破了单馆实体空间的局限,在统一平台揭示文献,建立全校文献资源统一保障体系。使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泛在化服务。
3.中文图书馆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
北京大学图书馆总分馆由于人、财、物分散于学校各个院系,采购的系统支持平台无法做到全流程共知,许多资源在完成采购整合后才能共知,造成全校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不利于节约经费、节省空间和全面保障。
(2)经费短缺。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纸质图书实际使用经费上涨近一倍,同期,其出版总量增长2.13倍,2000-2009年,图书单册定价平均每年上涨大约6.34%。2010—2014年,平均每年上涨大约6.2%。近15年来,尽管已经将中文图书的采访平均复本由2000年的2.6册减少到2014年的1.9册,但由于出版品种的急剧增长,加之学校的学科范围不断扩大,预算的经费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3)馆藏空间紧张。
大量的纸质文献尤其是冗余复本,占据了宝贵的空间,制约着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创建,不利于图书馆的空间转型和服务转型。
(4)编目整合滞后。
由于总分馆人、财、物的分割管理,全校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尤其是各分馆由于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资源还没有在系统中揭示,给用户的检索和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4.中文图书馆藏建设的未来发展
(1)利用有限的经费,协调全校纸质图书建设。
随着中文图书的出版品种及价格的逐年上涨,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做到完全保障。所以,应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相同学科的院系协作采访机制,将全校总分馆纳入到统一的协作采访体系之中,加快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揭示,完善现有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文图书建设应加强大码洋图书的协调保障,减少小码洋图书的多复本建设。节约经费,协调采访应成为总分馆中文图书建设的共识。
(2)未来的中文纸质图书建设应更加注重评估。
鉴于图书的未来是电子图书终将先于纸质图书出版,按需印刷也必将成为纸质图书销售的新模式;而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又是一个双重需要互为补充的关系,所以未来的中文纸质图书怎么建设,如何建设必须用数据来提供佐证,只有将评估工作融人中文纸质图书建设过程的始终,通过评估,对已有文献的使用状况以及今后如何建设提供决策分析支持,才是做好中文纸质图书建设的保障。
(3)未来的中文纸质图书将更加重视特色馆藏建设。
众所周知,电子图书具有同质化的特点,纸质图书出版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随着自行出版、二渠道出版图书越来越多,图书馆必将更加关注从非正式渠道获取图书,关注机构内纸质文献收集整理、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一手资料的访求、收集和整理工作。
(4)分工协作,合作式馆藏发展,将成为未来中文纸质图书馆藏建设的必然趋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进入互联网,各馆必将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在馆藏空间日益紧张、经费和人力极其有限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开展分工协作,整合全校的资源存储空间,将利用率低、冗余复本移到远郊存储馆。合作式馆藏发展,构建统一的文献保障体系,促使校内空间的高效利用,成为未来中文纸质图书馆藏建设的趋向。
(5)调整资源结构比例,做好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协调采访。
目前出版的中文电子图书大多为纸质图书的衍生品,时间上滞后3个月到2年,一般在1年以上,学术类电子图书滞后时间更长。有些出版社开始尝试先于纸质图书出版的电子图书,但大多是文学小说及非学术类图书,纸质图书则出现按需印刷的出版(销售)形式。所以,中文图书采访既不能“保纸弃电”,也不能“弃纸等电”,应尽可能满足转型初期用户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双重需求,在实现资源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出版现状做好两种载体的协调采访,这是未来中文图书建设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6)中文纸质图书必须改变现有的建设方式及岗位设置。
应建立相应的采访交互平台,积极地改进数字环境下用户对图书的推荐及组织揭示工作的体验感受,增强可视化展示功能,加强图书的宣传推广,开辟多种渠道推行用户驱动采访模式。在采访馆员岗位设置方面,应注重数字环境下馆员未来的职业发展要求,加强岗位职责与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这样既符合目前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全媒体出版、语义出版,也可实现图书馆不同载体资源的协调建设,方便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为馆员未来职业发展创造更大的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