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伟
(宜阳县农业局,河南 洛阳 471600)
豫西花生主要种植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张新伟
(宜阳县农业局,河南 洛阳 471600)
以豫西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花生品种为试验品种,从试验结果来看:郑农花15号和豫花25号两个品种,无论是荚果产量还是籽仁产量,以及综合抗性均表现良好。
花生;种植;品种;比较试验
花生是豫西地区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为了比较豫西地区花生主要种植品种的适应性,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特进行了本试验。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设在宜阳县柳泉镇花庄村李汉杰的承包地,土壤为黄褐土,地力中等均匀。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420 kg/667 m2。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有花育57、花育71、濮花33号、开农71、豫花25号以及郑农花15号共6个。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00 m(2长14.3 m×宽7 m),小区间设保护行3 m。密度9 520株。每小区21行,穴距20 cm,每穴2粒。
1.3.2 田间管理
4月12日深耕整地,底施花生专用肥(16-14-15)40 kg/667 m2。4月21日播种,4月22日喷施花生田苗前专用除草剂一次,6月5日第一次中耕除草。7月10日、7月28日进行二次田间杂草拔除。7月30日浇水一次。9月18日及时收获。
1.3.3 室内考种
依据室内考种技术规范进行考种计产。
2.1 试验结果
6个品种参加2015年花生品种展示试验,产量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2015年花生品种展示试验产量统计表
2.2 品种简评
2.2.1 花育57
在13个参试品种中,该品种荚果平均产量290.5 kg/667 m2,籽仁平均产量212.2 kg/667 m2,分别居参试品种第6位和第5位,分别比对照花育33号增产1.08%和6.89%。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浅绿,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形状普通形,网纹中,籽仁椭圆形,种皮淡红色,有油斑,无裂纹,种子休眠性中。主茎高39.6 cm,第一对侧枝长46.5 cm,结果枝条数13.8条,果数708个/kg,仁数1 484.2个/kg,百果重191.3 g,百仁重83.4 g,出米率73.04%。
2.2.2 花育71
在这13个参试品种中,该品种荚果平均产量为296.2kg/667m2,籽仁平均产量205.1kg/667 m2,分别居参试品种第5位和第6位,分别比对照花育33号增产3.03%和3.32%。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形状普通形,网纹浅,籽仁椭圆形,种皮淡红色,有油斑,无裂纹,种子休眠性中。主茎高57.8 cm,第一对侧枝长62 cm,结果枝条数10.5条,果数642个/kg,仁数1 305个/kg,百果重269.2 g,百仁重109.2 g,出米率69.26%。
2.2.3 濮花33号
在13个参试品种中,该品种荚果平均产量339.2 kg/667 m2,籽仁平均产量238.2 kg/667 m2,均居参试品种第2位,分别比对照花育33号增产17.99%和19.99%。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形状普通形,网纹浅,籽仁椭圆形,种皮淡红色,无油斑,无裂纹,种子休眠性强。主茎高54.8 cm,第一对侧枝长61.8 cm,结果枝条数10.8条,果数656个/kg,仁数1 364个/kg,百果重214.4 g,百仁重91.9 g,出米率70.24%。
2.2.4 开农71
在13个参试品种中,该品种荚果平均产量315.0 kg/667 m2,籽仁平均产量225.9 kg/667 m2,均居参试品种第4位,分别比对照花育33号增产9.57%和13.78%。
该品种生育期127 d,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形状茧形,网纹深,籽仁椭圆形,种皮淡红色,无油斑,无裂纹,种子休眠性强。主茎高49 cm,第一对侧枝长56.6 cm,结果枝条数9.2条,果数740个/kg,仁数1 687个/kg,百果重172.8 g,百仁重70.8 g,出米率71.72%。
2.2.5 豫花25号
在13个参试品种中,该品种荚果平均产量315.5 kg/667 m2,籽仁平均产量229.4 kg/667 m2,均居参试品种第3位,分别比对照花育33号增产9.75%和15.52%。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形状普通形,网纹浅,籽仁椭圆形,种皮淡红色,无油斑,无裂纹,种子休眠性中。主茎高46.4 cm,第一对侧枝长51.4 cm,结果枝条数11.3条,果数680个/kg,仁数1 486个/kg,百果重208.4 g,百仁重92.7 g,出米率72.7%。
2.2.6 郑农花15号
在13个参试品种中,该品种荚果平均产量368.8 kg/667 m2,籽仁平均产量254.1 kg/667 m2,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分别比对照花育33号增产28.36%和28.01%。该品种生育期适宜,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橙黄。荚果形状普通形,网纹浅,籽仁椭圆形,种皮淡红色,无油斑,无裂纹,种子休眠性强。主茎高50.4 cm,第一对侧枝长59 cm,结果枝条数13.3条,果数444个/kg,仁数1 092个/kg,百果重274 g,百仁重118.4 g,出米率68.88%。
在以上几个豫西主要种植品种中,郑农花15号和豫花25号两个品种无论是荚果产量还是籽仁产量,以及综合抗性均表现良好;花育71和濮花33号表现次之。根据试验情况看,郑农花15号和豫花25号应加大推广应用面积。
表3 不同海拔高度独活经济性状
表4 不同海拔高度独活种子产量
2.4 产量
由表4可知,海拔1 600 m时独活种子产量最高,单株产量可达0.32 kg,小区产量17.6 kg,折合产量为176 kg/667 m2,其次为1 550 m,单株产量0.29 kg,小区产量15.95 kg,折合产量159.5 kg/667 m2。海拔1 700 m时独活种子产量最低,单株产量0.21 kg,小区产量11.55 kg,折合产量115.5 kg/667 m2;其次为1 500 m,单株产量 0.23 kg,小区产量 12.65 kg,折合产量126.5 kg/667 m2。
在海拔1 500 m时,株高240 cm,生长势强、花期整齐、种子成熟整齐,但千粒重较小,仅为2.2 g,产种量仅126.5 kg/667 m2;在1 700 m时,株高变小,生长势弱、花期不整齐、种子成熟不整齐,千粒重较小,为2.5 g,产种量仅115.5 kg/667 m2。
在华亭县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独活制种的适宜海拔高度为1 550~1 600 m,在气候正常的年份,独活生育期为187~190 d,株高为230~240 cm,生长势强、花期整齐、种子成熟整齐,千粒重为3.2 g,产种量在159.5~176.0 kg/667 m2。
(收稿日期:2016-07-19)
1005-2690(2016)08-0121-02
:S565.203.7252
:B
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