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琼
(秭归县水田坝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 宜昌 443600)
油菜菌核病对产量的损失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
何宏琼
(秭归县水田坝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 宜昌 443600)
油菜菌核病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发生较普遍,严重影响油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给油菜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威胁。通过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油菜千粒重随着菌核病病级的增加而下降,产量损失率随着茎病株率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加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以及适时适量用药等防控措施,以促进油菜生产健康发展。
油菜菌核病;产量损失;调查分析;预防措施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造成茎秆全部枯死和倒伏、秕粒多、千粒重下降,甚至颗粒无收。近几年来,秭归县水田坝乡油菜生产发展较快,以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使双低油菜推广面积从53 hm2扩大到6 075 hm2。随着面积的扩大和历年重茬种植,菌核病发生较严重,一般年份损失10%左右,流行年份达30%,部分地区和田块达50%。而农民却极少主动防治油菜菌核病,等到病害严重、农民认为需要防治时却为时已晚。
为及早预测,指导农民防治好菌核病,减少损失、保障丰收,对病害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今后更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减轻危害损失具有指导意义。
调查品种为华油杂52,选择相同地势、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田块10块,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20株,进行分级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油菜菌核病田间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发病重的田块一般肥水过旺、生长旺盛、田间积水严重、早病早衰,大部分植株茎秆表皮层纵裂、茎秆干枯、荚果表皮粗糙、籽粒干秕,尤其是重茬田菌核病更为严重。
2.1 病株级别对千粒重损失率的测定
在调查田内,将不同级别的油菜取20株(每株分枝数、荚果数量基本相同),分别脱粒后随机取样,称量各自千粒重,并称出相应的单株损失率,见表2。
表2 菌核病不同级别的千粒重及单株损失率
2.2 不同发病类型(重中轻)田块的产量损失估测
从调查的10块田来看,重病田茎秆几乎全部枯死,且倒伏、秕粒多,对产量影响大;发病轻的田块分枝部分发病、秕粒较少,对产量影响相应减轻,见表3。
表3 菌核病病因类型对产量的损失率
据表2病株级别对千粒重损失率的测定,0级千粒重4.2 g;1级3.8 g,损失率10%;2级3.5 g,损失率17%;3级3 g,损失率29%。
如住院患者不遵守住院规定,擅自离院外出,或虽然请假却不能按时返回医院;危重患者需陪护者,医院虽进行告知,家属因各种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不合作;患者角色行为不适应,拒绝服从治疗护理,或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所受教育的限制等因素也将会造成护理安全隐患[3]。
据表3发病程度分析,轻病率38%,病指17%,面积3.93 hm2,平均损失率4.6%;中等发病率7%,病指39%,面积2.67 hm2,平均损失率10.9%;重病病株率83%,病指48%,平均损失率13.5%。
从上述分析看,发病损失率及级别损失测定基本一致,发病程度上升一个档次,产量损失相应增加10%。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油菜开花期雨量超过150 mm,发病严重;雨量在90 mm以下,病害减轻;30 mm以下,则病害极轻。
4.1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品质好、丰产、耐病性强的品种,是控制油菜菌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4.2 秋耕春培
秋季深耕翻土晒坯,春季油菜盛花前进行2~3次中耕培土,既可促进根系发育和防止倒伏,又可破除淹埋子囊盘,减少病源。
绝大多数菌核都在田间发芽后烂去,故应采取水旱轮作。旱地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换茬,可减轻病害。
4.4 清沟排渍
由于春季阴雨连绵,故在油菜开花前要及时清沟,做到雨住田干,保证田间不积水,四周沟深、宽各20 cm。
4.5 合理密植
苗期要稀播匀播,早间苗、早定苗,培育健壮苗。大田期加大拓行稀植技术的推广,采用宽窄行种植,水田采用窄厢深沟种植,栽植密度15万株/hm2左右,有利于沥水防渍、通风透光、合理利用光合作用。
4.6 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花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并注意微量元素硼肥的施用。尽量施用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7 及时清园
及时摘除中下部老病叶,拾捡地面病残叶,并带出田外烧毁,以防再次侵染。
4.8 药剂拌种
播前用50%速克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5%,拌种防效达69%。
4.9 适期适量用药
一是子囊盘萌发盛期在油菜田四周田埂上喷药,杀灭菌核萌发长出的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二是用菜宝100 mL兑水15~20 L,把油菜根在药水中浸蘸一下后定植;三是于初花末期,当叶病株率达10%以上时,用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效达85%;四是轮换交替用药,发病重的田块在第一次用药隔7 d后,第二次药就要更换其他药剂,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以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产生抗性,并严格注意安全期。
4.10 采用新型施药器械
山区可用背式电动喷雾器,用喷孔直径小的喷头,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
1005-2690(2016)08-0123-02
:S435.654
:B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