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食文化折射出的日本民族特点

2016-12-29 14:12:04罗石巧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日本料理矛盾性河豚

◎罗石巧

日本饮食文化折射出的日本民族特点

◎罗石巧

生理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低级别,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最本能的行为,从人们的日常饮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点。近年来,日本料理越来越受到时下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甚至一度被公认为国际美食。本论文从日本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与分析日本饮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进而揭示出大和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与民族个性。

饮食文化是构成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自身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不同国家的饮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而饮食文化离不开该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日本作为岛国,东临太平洋、北临西伯利亚、西隔东海与中国大陆相望,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日本更容易吸收他国的文化。由此可见,日本的饮食文化也体现出较强的借鉴性与包容性。

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包容性

如今,日本人的餐谱种类繁多,除了地地道道的本国料理外,还包括中式菜系和西餐。随着国家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各国家或地区间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受到外来饮食文化的熏陶。然而,外来食物要适应本国人民的口味,融入到该地区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那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通常都需要较长的磨合期。在日本饮食中存在大量的外来食物,尽管这些食物的原产地并非属于日本,但是机智的日本人民在引进外来食物之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调整口味,最后成为日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人引进咖喱饭与炸肉饼,这极大地改善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特别是咖喱饭,已经成为很多日本家庭的主食。咖喱原产自印度,随着日本与印度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日本人在引进印度咖喱之后,根据本国的口味进行适当的调整,因而今天的日本咖喱饭的味道与印度的味道截然不同,改进之后的咖喱饭更适应日本人的口味,也成为具有独具特色的日本料理。

除此之外,在奈良时代中期,日本经常派遣使者,学习唐代的政治、文化、服装、建筑及饮食等文化,这也对日本大和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遣唐使者将唐朝饮食习惯与烹饪方式带回国内,并按照自己本国口味进行适当的调整,融入到他们的日常饮食中去,丰富了日本料理。例如,豆腐最先由中国制造出来的,在奈良时代,出使中国的日本和尚随佛教思想一同带回日本。由于豆腐本身具备清淡且鲜嫩的口感,因而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与追捧,于是逐渐成为日常食物,今天的日本豆腐已是享誉世界的料理。而后,20世纪中叶,中国移民和回到日本的军人将中国的拉面带到了日本。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的制约,日本政府也开始鼓励本国人民食用猪肉。此后,猪肉叉烧拉面开始在日本盛行,并成为当今日本料理中的一张名片。由此可见,日本在引入国外食物时,既根据本国人的口味进行适当的改进,同时又吸收国外的烹饪方式与饮食习惯,这足以表明日本饮食文化中的民族包容性特征,这种理性化的包容不仅使得日本自身保持独特的民族特色,而且也能较快地融入到国际浪潮之中。

日本饮食文化中的精进意识

日本料理的烹调注重五色五味五法。“五色”是指:红黄蓝白黑。“五味”是指:酸甜苦辣咸。“五法”是指:生煮煎炸蒸。除了追求极致的口感,还要求健康的烹饪方式和视觉上的美感。日本人以此为基础,创造除了出了种类繁多、细致精美、量少质高的日本料理。以寿司为例,在古代日本,寿司原是渔民储藏鱼肉的一种方法。把鱼肉用盐腌制,包在做好的米饭里,鱼肉发酵后,米饭会产生乳酸,避免鱼肉变坏。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不再需要用这种方式储藏鱼肉,但却对寿司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必须保证鱼肉的新鲜,以当天捕杀的海鱼为佳。第二,寿司因其选择食材的不同,外观造型各异,色泽多样。日本人更会根据季节的变化,给寿司搭配不同的配菜。使其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第三,在盛装寿司的食器的选择上,日本上也会根据寿司主材的不同而搭配相应的瓷器、木器及漆器。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常年多地震、多火山的岛国,每年的自然灾害频繁且破坏性较大;其国家的领土面积较小,而人口众多,空间资源有限,这也在无形之中对日本人民的生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培养了他们的精进的观念与意识,形成了相对精致的饮食习惯。

日本饮食文化中的矛盾性

“健康”“长寿”已成为当代日本料理的代名词。2015年,日本男女合计平均寿命为83.7岁,蝉联世界第一。这与日本人健康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鱼、海藻、大豆和蔬菜制品。然而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同时,日本人的菜单里也有河豚这样的致命食材。至平安时代起,日本人便开始食用河豚,每年都会出现因食用河豚而致死的事件。但时至今日,日本人依然对河豚喜爱不已。更在下关设立了专门买卖河豚的市场。从这点可以看出,日本人饮食文化也有鲜明的矛盾性。

这一矛盾性,恰恰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性。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深受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佛教文化的影响。而1867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脱离亚洲文化,拥入欧美文化。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融入到日本社会,必然会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所以日本民族具备较强的矛盾性,即自信但又自卑、礼貌但又粗辱、坚强但又脆弱。例如,美国作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一书中,主要讲述了日本文化与日本民族性格,“菊”代表了皇族族徽,象征高雅柔和,而“刀”代表了武士文化,象征残忍争斗。“菊与刀”正是体现出日本民族矛盾的特点。由此可见,日本的民族矛盾性不仅仅体现在饮食文化中,而且也体现在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日本人天生善于借鉴,热衷于学习国外饮食习惯与烹饪方法,但是不仅仅停留在学习的浅层,而是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创新,根据本国人的饮食特点制作出独特的日本料理,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饮食文化。而恰是这样的饮食文化深藏着别具一格的日本民族特征,推动着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工作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本料理矛盾性河豚
有趣的小河豚
调皮的河豚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自尊在网络成瘾与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中的中介作用
河豚生气了
好孩子画报(2018年7期)2018-10-11 11:26:01
雪月花日本料理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2:00:11
河豚杀手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24
日本料理名の翻訳について
英美法系对价原则的矛盾性及其解读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