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雪,李雪梅,相悦丽
(牡丹江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 雪,李雪梅,相悦丽
(牡丹江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状况是:收入差距较大,在部分地区,或某些领域内已经达到了两极分化的程度,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不过整体上还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但对收入差距问题发展的趋势必须给予重视和研究,以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系统介绍收入分配差距的类型及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所属类型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从整体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地区、行业间等不同角度,对个人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利收入差距;现状;影响;对策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又凸显在我们面前,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合理调控收入的分配,使收入的分配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渐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也日益摆在人们面前,并且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宏观角度下,我们可以将收入分配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铁饼型、尖帽型和橄榄型。
1、铁饼型
铁饼型收入分配的特征是中间的最高收入人群和边沿的最低收入人群没有什么差别。在该种收入分配类型中,个人之间的收入平均程度较高,具有平均主义的特征。但是该种类型也使得个人的经济贡献不能得以有效的发挥,难以达到奖勤罚懒的作用,因此无法适应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
2、尖帽型
尖帽型收入分配的特征是在社会上存在少数人占有多数资源的现象,且较为明显。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状态,因此该种分配类型极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绝大多数人基本处于维持在温饱水平,类似于我国早期提出的“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忽视了社会对于平等、公平的基本需求,极容易形成两极分化的收入结构,社会将变得动荡,无法实现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橄榄型
橄榄型收入分配可以说是目前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收入分配类型。其特征是处于橄榄中间的中产阶级占有的比重最大,而处于两边的则占的比重比较小。被认为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分配类型。正确认识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模式,要认识到其分配的特征是最富有的人口较少,社会的大部分成员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构成人数最为众多的中产阶级,而最贫穷的边沿人口也占很少数,便于实施社会救济和保障社会稳定。
4、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类型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处于一个转型期间,其中包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从农村经济向城镇化转型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从封闭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到逐步实现平衡的各种问题等社会现实,以及从二元结构经济向新型现代化经济的转型。这些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因素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得收入分配状况显失公平。没有达到橄榄型收入分配状况,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公民的幸福指数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各种社会问题仍然催生着收入分配方式的更加理性化和公平公正。
1、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主要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沿海开放城市和东部地区国家给予了许多优惠的政策,也是中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方。目前各地间收入呈现出明显差距,仅以同工种的公务员工资为例,深圳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基本达到黑龙江地区地级城市工资水平的3-5倍。因此,从全国来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有所扩大。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采取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思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居民收入水平拉升幅度增大,因此差距也在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已逐渐认识并采取诸多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平衡。例如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
2、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有所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虽然我国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加强调整,但遗留问题还需要在政策上和速度上不断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与二元制经济结构具有直接相关性。中国的农业发展还没有实现全部机械化,有些农业仍然是以农业生产者为基本单位,有些农村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实,其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近年来提升较快,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3、行业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行业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表现。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过高问题,目前我国已逐渐重视并逐步改善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过高问题,其形成原因具有多面性,例如这些垄断行业大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或者是关系国民生计的行业,具有很强的行政垄断性,其利润率水平偏离了竞争条件下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形成高额垄断利润率,为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漏洞,如对于电信行业和中石油、中石化等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员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其他成员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显失社会平等与公平。
1、完善市场经济保障市场调节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
适当调节不同产业及不同行业居民收入水平的均衡性,对于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要加强监管,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调整国有企业单位领导干部工资收入水平,尽量克服相关单位员工工资增长过快的现实,对于发现相关问题要严格处理。切实贯彻《反垄断法》对于垄断行为的法制监控,通过税收作为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均衡性。
2、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更加平等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不必区分地域和城乡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择业空间,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布局,为农闲时出来打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平等的就业环境,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而产生的收入差别,尽量缩小其差距水平。
完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有效规则完善市场竞争规范,不断强化市场管理,并积极为农村来城市销售初级农产品的农民提供广泛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文明的市场氛围,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不良行为,严禁扰乱市场秩序,切实提高和有效保持农民直接收入不减。
3、完善城乡收入分配的公平
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在保证城市职工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界定好城乡收入差距的界限。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解除地域与制度化障碍,切实推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强农村福利补贴建设,切实贯彻中央有关农民和农业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农民粮食产品的销售价格,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4、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切实贯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原则
无论在初次分配还是在再分配过程中都要重视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保证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与公平,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强调了社会公平的重要性,要克服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的政绩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尽可能做到“同工同酬”,避免收入差距的扩大。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追求GDP增速的同时更加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最大限度实现社会稳定和分配公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切实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把相关社会保障范围的从城市扩大到全国,涵盖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关怀和关爱,加大对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合理设置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平抑过高的住房价格和房地产高利润。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条件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公平,理顺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维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防止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寻找新的着眼点和方法,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注:参与本文研究作者,黄淑波 郝俊峰 师东菊;通讯作者:师东菊)
[1] 刘澈元,窦开龙.2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讨论概述[J].国民经济管理,2003(3).
[2] 孙浩进.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兼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8,(10).
[3] 王小鲁.中国收入分配向何处? [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
[4] 王培刚、周长城.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J].管理世界,2005(11) .
[5] 韩云昊,张卫东. 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原因的深层分析[J].经济论坛,2006(08) .
[6] 江小涓、李辉. 我国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5(09) .
[7] 李忠伟.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会自发缩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37-39
[8] 李炳炎、江皓.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06)
(责任编辑:梁蒙蒙)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公共卫生焦虑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编号为12542298;牡丹江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医学高校管理类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编号为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