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霞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方霞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快速,为经济社会培养了大量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国家全面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高等教育要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转型升级;技能型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起源于清代的实业教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1978年以前由于各种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发展速度较慢。自1978年以后,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职业教育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形成初、中、高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近2亿中高职技能型人才,逐渐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培养服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人才的主力军,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呈现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较好、社会贡献度较高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特点。特别是在就业创业方面,根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5质量报告),2014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加上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比例达到了92%,就业满意度为59%,2011届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比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了94%,职位晋升达六成。近4年,自主创业率在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3.8%,比2011届增长72.7%,其中85%为机会型创业,而非生存型创业。
虽然发展形势向好,但还存在经费投入明显低于本科教育、多元办学机制尚未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以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与建设、培养模式、教材、教师知识技能与经验以及实训条件等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不对接、不协调等现象。再从2010—2013年各产业所聘用职教毕业生占比(该产业中职教毕业生与所有毕业生的比重)与三次产业构成比重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除了第三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一次产业专业人才培养速度均慢于产业发展速度,即职业教育与第一、二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其中第一次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度高于第二次产业,第一次产业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速度严重低于产业增长速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
一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人力资本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中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型强国的跨越,要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制造业的发展”的两化融合,分三步走,重点突破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关键在于尽快完善从研发、转化、应用到管理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说,中国要转变原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扭转原先靠牺牲环境和廉价劳动力发展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局面,促进集约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的含金量。
二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当前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愈演愈烈。特别是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很高,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相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却出现就业难,进一步凸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实现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技能成为影响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还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打造成一支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产业结构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服务“互联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互联网+”的特质是跨界融合,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带来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需要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同时懂得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和商贸流通等的高端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也需要文化和服务同步走出去。职业教育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和经验,以后要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创新突破,促进中国文化和服务“走出去”。
(一)提升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在专业建设方面,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通过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或行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研发机构,并提升专业服务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培养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不同层次人才,优先保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等的人才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主要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将师德、教学水平、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评聘和考核的主要内容。
(二)建立多元化办学机制
一是推动集团化办学。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围绕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通过人员互聘、平台共享,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二是混合所有制办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学校改革。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建立股份合作制工作室。
三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学习德国先进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支持地方和行业引导、扶持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试点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业主要负责选派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校企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
(三)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一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围绕强化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制造业相关产业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适合人才。二是支持文化和服务“走出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
[1]韩永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方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07).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员,麦可思研究员.2014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员,麦可思研究员.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方霞,女,福建人,福建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G710
A
1008-4428(2016)11-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