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卿
CIMA方向班核心课程教学多元考核体系探究
徐凡卿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全国高校深入进行。课程考核方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改革步伐也应不断加强和推进。文章通过对三江学院商学院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研究,分析该方向班在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改革考核形式和考试题型、建立多主体考核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
国际会计;CIMA方向班;多元化课程考核
为适应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且通晓国际惯例的新型会计人才,我国高校正加速开展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CIMA(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方向班,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等。三江学院商学院于2015年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Charter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将CIMA方向班引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阶段。为了满足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的培养要求,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引进英国原版教材,而且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如何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合理的考核,以充分体现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探究更适合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的双语课程考核方式,以引导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融入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体系,提高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培养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Accountants,以下简称CIMA)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性管理会计师组织,与其他主要面向财务会计或审计的国际财务资格不同,其职业资格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技能,为企业培养具有财务知识和战略思维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CIMA方向班是三江学院商学院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Charter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开展的合作项目。该方向班整个课程体系由三江学院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共同制定,其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原理I &II(PrinciplesofAccounting I&II)、管理会计基础(Fundamentals ofManagementAccounting)、财务会计I&II(FinancialAccounting I& II)、成本管理(CostManagement)、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组织管理(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商务沟通(BusinessCommunication)、企业运营综合案例(IntegratedCaseStudyforBusinessOperations)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有机地融入了CIMA各个职业阶段认证考试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部分课程由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教师协同商学院教师共同讲授,授课方式为中英文双语,由新加坡教师完成考前课程辅导。
通过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成本管理能力、预算规划能力、投资理财能力、管理控制能力等财会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还在于培养善于沟通协作、熟悉企业运营机制、能够有效参与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制定与评价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还要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技能、通晓国际通行的财经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且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国际型人才。
对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大纲的考核要求和正在实施的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发现CIMA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有:
(一)重视结果考核,轻视过程考核
CIMA核心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其比重分别为40%和60%。平时成绩由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堂测试(20%)组成,期末成绩以闭卷笔答的卷面分数体现(60%)。这种考核方式过度重视结果考核,轻视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即平时成绩考核,其所占比重较低,且其构成内容不够科学。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课堂测试,考核的内容依然局限在课本知识,和期末考试考核内容基本一致,甚至重叠。部分课堂测试是在课程结束或期末进行,与期末考试时间较为接近,无形地增加了结果考核的比重,且这时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已基本结束,不利于将考核实际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也无法根据学习评价来调整教学活动。而学生在考核结束后只在意结果即成绩,忽视对该课程知识点的实际掌握程度以及自己业务能力提升程度的总结和反思。所以,核心课程以期末成绩占比较大的考核方式进行,过度在意考核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通过考核反馈的情况客观评价其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二)理论考核为主,弱化能力考核
核心课程的考试题型主要由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解答或分录题、计算综合题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客观题,分值占比较大,且试卷内容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计算能力等。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学习行为,忽视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甚至导致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另外,也助长了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考后丢失的学习风气,这些学生以临时抱佛脚的姿态应对考试,即便通过了考核,也没有对相关课程知识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没有对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种以理论考核为主、弱化能力考核的形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更不利于学生养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考核形式单一,考试题型固定
核心课程的考核形式基本是采用闭卷、笔答、全英文,鲜少有讨论、演讲和论文等形式,笔试考核行式相对比较单一。试卷题型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解答或分录题、计算综合题等固定模式,即便采用全英文,但该模式造成理论内容考核为多,操作实践内容考核较少,且试题基本配有标准答案,不定答案的发挥分析题型较少。试卷内容仅就书本知识点出题,以考核学生识记能力为主,没有对学生的拓展能力进行全面地考核。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只能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促使学生依靠死记硬背等机械的学习方式通关,缺乏融会贯通的学习整合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还带有一部分的突击行为,不能很好地验证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会造成学生懒散不积极应试的考试心态,不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四)考核由授课教师独自评判
核心课程考核仅仅由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完成,未能将学生自身考核、互相考核结合进行。该考核方式无法保证考核成绩的客观公正,无法吸收学生自己及其群体的考核意见。在实际的教学考核过程中,尤其是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完全由授课教师自行评判,过于独断,有些教师甚至可能会加入对学生的个人情感色彩,这也会导致对学生的考核情况有失公允。另外,教师把考核成绩不仅用以判断其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还作为衡量学生优良的标尺,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良性发展。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考核,会使其对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下降,打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由教师独自完成课程考核这种形式,不仅会导致考核成绩的可信度和全面性下降,而且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针对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考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符合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点,提出了如下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一)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
核心课程考核应该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比考试本身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应该加强过程考核,使考核贯穿于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与CIMA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相适应。过程考核的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考核课前预习,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和练习题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然后,考核课堂表现,通过回答问题、课堂讨论、随堂测试、演讲等形式考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最后,考查课后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践操作、延伸学习效果等考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演讲(presentation)主要以英语形式呈现,考核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由于CIMA课程双语教学的特殊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目的、学习信心会因为语言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设置英语演讲以及英语环境的互动教学情景,能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与会计专业逻辑思维的融合,考核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对于案例分析(case study),可以在研讨课(seminar)进行。让学生课后通过网上查阅国外上市公司的信息和财务报表,小组成员进行报表和数据分析,然后通过英文的形式总结案例,课堂陈述并书面提交,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应该合理设置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占总课程成绩的分值比重,且应该合理细分过程考核中各项目的分值情况。加强过程考核,不仅可以使授课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调整和改进其教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考核结果及时了解自身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
(二)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
CIMA核心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性质,所以课程考核内容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更要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能够有效参与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制定与评价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内容方面,应该实行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理论考核可以采取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专业知识考试等形式,能力考核可以采用演讲、案例分析、实训操作、参加竞赛、期末卷面考试等方式。在实践操作考核时,当学生完成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应由学校和培训单位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共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对于竞赛考核,可以通过参加CIMA公会每年在全球举办的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每年主办的案例研究大赛以及ACCA协会主办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目前,国内不少高校积极参加竞赛并取得佳绩。学校应鼓励学生关注并报名参与各类专业竞赛,通过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考核学生会计实践创新和应用能力。学生在演讲、案例分析、实训操作和参加竞赛过程中,考核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考试应通过分析题、论述题、综合题等主观题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能力水平的手段,这样才能遏制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临时抱佛脚的学习姿态。通过这两方面的考核,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记忆性理论知识,更能加强灵活应用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
(三)改革考核形式和考试题型
根据具体核心课程的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考核方式可以有课堂表现、口头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演讲、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卷面考试、知识竞赛、情景模拟实操、综合成果展示(PPT)等方法进行组合,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以验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题型除了原有的固定模式外,应减少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客观题分值比重,加大考核实操能力的综合题分值比重,综合题可以有计算分析、实务操作等标准答案的题型,也可以有案例、论述、辨析等不定答案的发挥分析题型。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检测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核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针对参加CIMA全球统考的成绩评定,对顺利通过统考的学生,可以不必参加期末卷面考试,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纳入该课程综合考评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参加职业证书考试,也避免重复考试给学生增加的负担。
(四)建立多主体考核体系
核心课程考核应该由授课教师(或实训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身考评与小组成员互评为辅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使考评结果更客观公正,还可以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在课程考核主体中,授课教师的考核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自身的考核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作为学习评价中的另一个主体,首先,应该建立学生自评体系,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学习任务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小结,如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在自身评价中认清自己、总结不足、及时修正。然后,应该建立小组成员互评体系,要求小组成员对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中的配合程度、能力大小、贡献多少等信息进行评价,客观反映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其他综合能力。这样,学生的最终成绩由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和小组成员互评组成。通过这种多主体考核,不仅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新、与人协作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总之,在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校在引入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时,应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适应对双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本文提出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改革考核形式和考试题型、建立多主体考核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不仅与CIMA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相适应,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从而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1]卜丽雅.高校会计教育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教学实践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陈琪华.“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瓯江学院经管分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
[3]胡其昌.中外合作办学双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究——以《管理会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
[4]吕佳.试析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考试改革———基于德国大学考试方式的借鉴[J].高教研究,2014,(03).
[5]孙喜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7).
[6]阳春晖.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3,(09).
[7]张建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ACCA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3,(23).
[8]章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2015, (02).
[9]朱东星.多元化考核方式下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实践[J].商业会计,2016,(09).
[10]朱雅琴.《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考[J].会计审计, 2015,(6).
[11]周黎明.多元化考核改革实践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改革为例[J].大学教育,2015,(05).
[12]周敏,沈道娟.开设面向会计学专业——CIMA方向全英语教授课程的学术英语课程的必要性[J].科技展望,2016,(15).
徐凡卿,女,江苏徐州人,会计学硕士,三江学院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应用。
G642
A
1008-4428(2016)11-1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