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2016-12-28 11:34王凯
市场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毕业生校企

王凯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

王凯

就业能力和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互相促进的作用,高职院校也注意到了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还存在着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沟通、高职院校以自身的生存为目标盲目招生、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不感兴趣、教师对区域产业所需人才素质缺乏了解、高职学生没做好就业准备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调配专业及规模、组织学生实习实践、鼓励教师下企锻炼、让学生主动提高就业能力等。

高职;就业能力;产业结构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每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成递增趋势,到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再加上中职和初高中毕业不深造的毕业生,总共大约有1500万左右。我国每年都有很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比如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6年人社部提出了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六大政策。在这些文件中都提到了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可见就业能力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高职学生的生源地主要是在本省或本地区,他们的就业区域也主要是在本省或者本地区。区域产业结构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影响着本区域产业的发展,所以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契合。

一、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的内涵

(一)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即就业力(Employ ability),该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再次明确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国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模型,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USEM模型,该模型由英国学者M·Yorke和P·T· Knight(2004)提出的。该模型由学科理解力(U)、技能(S)、自我效能(E)和元认知(M)四个要素构成。

我国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较晚,研究热潮始于2002年的郑晓明,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他认为就业能力在内容上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在构建元素上,可分为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即智商(IQ)与情商(EQ),或称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而后其他学者也对就业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提出了不同的就业能力模型。

从高等教育角度而言,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以及在获得工作后保持工作与晋升职务的能力。

(二)产业结构

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形态的对比,是既指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又指某个产业内部的行业关系结构。一般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据麦可思数据,2013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离职率超过40%,不仅阻碍了学生职业发展,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稳定。这说明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要求。就业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产业结构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就业能力。

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以淮安市为例

(一)高职院校已注意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毕业生的高离职率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让高职毕业生能够留在企业,在企业得到长期的发展。高离职率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学生的就业。所以高职院校把只关注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转换为既关注初次就业率又关注离职率上来。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课程的设置上,关注了就业能力,提高了实践课时比例;在育人模式上也提出了新的见解,比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1349”育人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创业、诚信、爱心、适应等能力。

(二)淮安市产业结构

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淮安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逐年上升的态势。2015年淮安市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5.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的11.7∶44.2∶44.1调整到11.2∶42.9∶45.9,实现产业结构“二三一”到“三二一”历史性转变。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2015年淮安经济统计数据,我们发现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第二产业有所下降,但是在第二产业中“4+2”优势特色产业的比重占到了58%,淮安的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中旅游、金融、科技教育稳步增长。这些都要求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有新的转变。首先具有上述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增大,其次是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第三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企业更加关注。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沟通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面向本地区,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区域产业需求是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的首先考虑的因素,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大部分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选用教材、实训过程中都没有和区域内的企业进行沟通,只是闭门造车,而且大部分时候学校所教的只是已经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知识。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不符合产业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以自身的生存为目标,盲目招生

最近几年,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使得高职院校的招生成为重点,学校想尽办法就是为了能够招到学生。国家和各省份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入学率,制定了各种招生政策,比如提前单招、统招、注册招生、中职单招等,提前单招招到的学生是不敢参加高考的学生,注册招生招到的学生是统招上不了学校的(也就是分数特别低的学生),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随便转专业,这就造成:一是学生的素质较低,二是一些专业人数过多。这样的现象使得学校疲于应付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对于人数过多的专业,学生找工作都成问题,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

(三)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不感兴趣

“校企合作”本来是企业和高职院校双赢的模式,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而企业的参与性较差。企业不能把企业的需要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联系起来,没有将产业所需的人才品质传达到学校。所以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四)教师对区域产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缺乏了解

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有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他们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教师除了教书,管理学生,就是做课题、写论文,很少关心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了解区域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造成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符合区域产业需要。

(五)高职学生没做好就业准备

通过多年的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高,思想能力不强,到了学校不知道做什么,没有奋斗目标,沉迷网络、游戏的人很多;对老师的教导也是充耳不闻,学习不积极,实训兴趣低;学生们不知道工作需要哪些知识、能力,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造成一些学生们在校期间不但没学到知识,还养成了一身坏习惯,没能做好就业准备,就参加了工作。

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路径

(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校企双方的短视行为,造成校企合作没能认真地执行。所以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校企双方参与到共同办学中来,对于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学校可以确定标准,确定每个专业紧密型合作企业的数量,严把考核关,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主要领导一定的处罚,或减少对学校的补贴,按质按量完成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是产业的有机体,企业的需求基本上代表了产业的需求。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引入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就学生毕业时所要达到的就业能力进行探讨,写入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指导学生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产业,使之在毕业前具有良好的就业能力。

(三)合理调配专业及规模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招生规模,扩大一些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严重破坏了专业之间的平衡,所以国家或省级政府教育部门应该严格限定专业的招生规模,专业规模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教师才有精力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的专业配置要与区域的产业相匹配,根据产业的需求调整,不能盲目地开设和取消一个专业。

(四)组织学生实习实践,实施“双证书”制度

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五)鼓励教师下企锻炼,落实“双师”政策

“双师”不应该只是有教师证和职业资格证,而应该让教师下到企业去实践,了解企业的运行,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的知识、技能、素养等。学校要出台鼓励教师下企锻炼的政策,主要包括绩效、课时、职称评定等几方面做出规定。

为了防止教师弄虚作假,还应该建立监督机制。

(六)改变学生认识,主动提高就业能力

以上措施都是从客体讨论的,而就业能力的主体—学生才是问题的关键,只有改善学生的消极状态,才能让所有的政策、措施顺利进行。为此,学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进行宣传,教师在课上要经常提醒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比如可以进行负面案例分析。总之,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主动提高就业能力。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5).

[2]肖贻杰.就业能力相关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3]淮安统计局.淮安统计手册—2015EB/OL].http://tjj.huaian.gov. [cn/tjnj/content/5e38cfb9550ba35f01550f54708101f4.htm l.

G710

A

1008-4428(2016)11-115-03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区域发展视阈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SJB734。

王凯,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毕业生校企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