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
摘要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下,云计算和大数据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互联网思维应用贯穿到每个领域,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条件下,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包括专业建设的指导原则、目标、主要内容以及课程体系、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 互联网视角 软件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35
当今,在云计算方式发展下,大数据在各领域得到应用,移动计算方式渗透各个领域,在生产、学习等方面发生了改变。移动互联网思维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职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是围绕现代IT技术而进行的。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成为关键。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出现企业找不到所需人才而院校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是目前各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决定的,总结如下:一是教学模式不明确、教学目标不清晰。院校的领导者、教学的管理者、教师等人员在教学理念上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了解甚少,更没有深入思考,而软件技术的教学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改变思维与创新教学模式。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上深度不过、合作内容上吻合度不强、企业支持力度上不足。缺乏院校与企业、行业一体化的机制。多年来,强调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学风向标。但由于思想认识、教师教学能力、现实因素问题等,使得企业与院校合作广而不深。三是在教学改革、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实训实习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而高等职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只能依靠自身实力,导致教学经费不足以支撑教学改革与创新。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指导原则
一是企业岗位技能对接教学内容、企业生产培训对接教学形式。软件企业和软件行业的深度融合,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软件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实时动态的映射系统。与此同时,企业、行业、院校共同搭建实践教学体系平台,整合企业应用资源,使学生在实训中获得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营销等创新实践能力。二是软件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上以培训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为主线,兼顾软件营销、软件维护。使得学生一专多能,有必要将移动互联网思维贯穿到实践教学体系中。
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互联网思维下软件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核心。教学情境中由学生参与到主导转变。学生由参与者转变为创造者。互联网思维下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用户群,由学生、企业组成,理清用户的需求、抓住用户的要求、体现用户的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期基础工作。
3构建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企业和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要构成要件,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内容统一,以实践教学主为教学目标。首先明确软件企业的岗位情况,用互联网思维的视角理清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提炼总结岗位职责和要求。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者是由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教学单位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最后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视角出发,从而构建多维度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3.2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以互联网思维视角下,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是实践教学内容、职业标准是教学标准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素质和教学条件,构建实践教学内容。首先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其次对实践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思维视角下进行层次性建构。最后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内容中。按能力模块划分如下:
(1)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模块。该模块体现反映企业基本能力要求、职业标准、人文素质要求。参照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构建层次性的项目。而软件技术专业在此模块应体现基础编程能力、算法分析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本模块的教学实践中以岗位情境模拟、学生主导、教师引导进行。
(2)专业实践模块。本模块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关键,划为对个课程群,将多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构建企业中已开发的项目。按照软件开发模式B/S划分,有软件服务器前端课程群和服务器后端课程群。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同时使学生在团队中协作能力提升、在在开发中技术文档阅读与编写得到训练、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3)综合学习应用实践模块。以互联网为平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学生应做到:一是快速迭代是互联网的核心,学生应善于发现互联网中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注重用户的需求把握。二是锻炼学生的互联网应用能力,通过以自媒体为平台,对软件产品进行推广与营销。三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运用流行先进的软件设计工具进行软件产品设计的学习,锻炼前言的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四是熟悉互联网思维与习惯,分析市场、了解客户心理,并形成知识的能力。五是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线上与线下资源进行同步实践操作。
(4)实习应用模块。主要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专业上提升学生软件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精通编程技术和算法、熟悉软件的测试流程,学习软件产品营销和后期维护等相关知识。
3.3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软件工程角度思想指导下,软件产品开发过程贯穿到实践教学体系中。从流行软件开发技术出发,把前端、后器端的相关课程组成主类课程群模块,从产品和市场角度出发,互联网技术下的产品设计和市场相关课程组成次类课程群模块。构建融合多方向综合应用项目。以校中厂、厂中校为依托,将生产项目引入实训中;在互联网视角下进行统一规划与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如表1。本实践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创新课程:
“APP软件产品设计开发项目”课程,依据共享企业项目资源、技术资源为原则,以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师在技术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融合学习为手段。以达到企业软件产品开发与学校教学实践同步为效果。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
“软件产品O2O实训”课程,本课程以互联网思维为线索,从需求、软件设计、编码、运行维护、市场等环节的实践项目。在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下,以软件企业为主、教学单位为辅进行教学实践。
“软件产品一体化开发项目”课程,学生参与软件企业生产,从用户的需求提出,问题解决、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的实施、项目的管理、项目的营销与推广、后期维护与升级、以真实市场化的项目进行训练学习。
3.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第一步以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共建为平台,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合理编制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课程标准、细化教学考核、把控实践教学质量。第二步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制度,使实践教学各环节顺利开展得以保证。第三步明确实践教学个部门管理职责,院实训中心为主管机构。职责为宏观统一管理调度、细化与落实制度,教学单位和企业职责为组织、实施和运行实践教学。
3.5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是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元素有:实践教学师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经费等。以“企业技术骨干是教师、教师是企业技术骨干”为原则,进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厂中校、校中厂”为原则,进行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以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4动态调整实践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视角下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动态可调整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内部审视,依据实践教学实施效果、反馈教学中的不足,给出相应调整的方案。二是外部环境变迁,随着地方和区域性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策与措施实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有所调整,适当改变培养方案,动态调整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