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一边是近些年来,申遗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在另一边,很多成功申遗的项目却濒临灭绝,其中缺乏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是当前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尴尬,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现在针对非遗保护的相关培训,内容有同质化的倾向,甚至引发了一些专家的质疑。这种说法立即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避免“人亡技绝”迫在眉睫
据悉,截至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此相对应的是,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2294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我国已成为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但同时,接班的年轻传承人数量还远远不够,使得寻找并培养非遗的继承者、最大限度避免非遗“人亡技绝”,成为了当前非遗传承中最迫在眉睫的课题。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公布的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95人去世。
事实上,为了改变“重申报、轻保护”的现状,近年来,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措施,加大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抢救性工作。比如今年3月,文化部就宣布再次提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标准,提高后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万元人民币;而一些省级主管部门也出台了当地的非遗保护条例,当中鼓励技艺传承是一个非常抢眼的内容。
《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了解到,在上述这些官方举动中,最受业界关注的,莫过于文化部与教育部联手,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据介绍,该计划所针对的人群为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非遗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中青年传承人及传统工艺项目学徒或从业者,委托一批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并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3个层次。目的是“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力,提高中国传统工艺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发稿,该计划已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20余所院校中陆续展开。有消息称,今年承担培训的院校还将增至57所。按照相关规划,该计划将力争用5年时间培训非遗传承人群10万人次。
培训只是“一锅炖”?
“参与的高校首先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资源优势,制定相关的培训项目,然后逐层上报至文化部非遗司审批。通过后,高校通过官网等方式公布项目,接受报名者的自由选择。所有的报名者同样也需要经过逐级审批,确定后才能参加这一研修研习计划。通常一期的培训是四至五周左右的时间,学费与学习期间的吃住费用都是全免的。”一位曾被借调至文化部非遗司负责参与此项计划相关准备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
据了解,今年参与这项计划的人数约有万余名,涉及到非遗项目的诸多方面。不过记者同时也注意到,开展至今,业内对于研修培训的方式、效果,存在不同声音。
最大的争议集中在培训方式同质化、“一锅炖”上。由于是自由报名,自然无可避免会造成一个班的学员来自不同非遗项目传承领域的情况。有报道称,如此大规模的统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容易破坏非遗技艺的独特性。例如把湘绣、蜀绣等艺人召集一起,让他们相互学习,很容易造成蜀绣不像蜀绣、湘绣不像湘绣。
另一方面,在艺术类高校推出的培训内容中,往往会涉及到西方绘画、雕塑、设计等,甚至还有西方名曲欣赏,并且要求学员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名画名作的场景人物。这也引起了某些人的抱怨,认为让他们学习素描、浮世绘等,跟自己的技艺根本不搭边,而且“不仅非遗看不到,连中国元素也都快没影了。”
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有部分专家认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从不以素描为基础,也不需要对西方美术有更多了解,高校在培训班课程设置上舍弃民间美术传统而改学西方美术传统,无疑是“下错了药”。
先打开眼界更重要
《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获悉,此前非遗对接高校,过去往往是高校教师下基层,直接向一线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学艺取经,而此次两部委联手,让传承人走进校园,学习系统的理论,甚至接触“跨界”文化,无疑是一种思路的创新。那么,对于这种方式的有效与否,究竟又该如何理解?
“说实话,我个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有收获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员表示,他主要从事的是银器制作方面的工作。“以往我们设计的样稿图案中,都是以一些典型的传统中国文化风格为主。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一些西方艺术的特点后,我倒是萌生出一个想法,是否可以在今后的图案设计中引入一些西方绘画的元素,这样也许对于时尚的年轻群体来说,是一种吸引。”
“参加这样的培训通常会有几个结果:要么有启发,要么觉得自己更牛了,要么就是觉得白来了一趟。但如果是前两者的话,能够认识自己,至少也是一种收获。”这位学员笑言,“再说学习的效果,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而且不见得会一时就显现。高校有着较强的科研体系,也有自己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但高校的教师往往会面临实操中的难题。比如我参加的此次培训过程中,就会有双方的交流环节安排,这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实际上,记者发现,这位学员的感受一定程度地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群体的呼声。而在不少研究人士看来,中国的非遗技艺项目绝大部分还沿袭着当年“手工作坊”的思维,“跟着师傅学门手艺”的想法非常普遍,加之不少传承人本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因此,走进校园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也需要一种适应和转变。
“当前非遗传承人普遍有一个弊病,”有业内人士分析道,“这就像做面食,他的印象是做猪肉馅饺子,但如果你说不好吃,他可能会换成别的馅,却不会在饺子皮上下工夫,更不会想到要换成包子、馒头。所以要从内部真正打开创作思路,这一重要性不次于技能的锻炼。”
她还举例认为,比如学习画素描的内容,有的传承人认为这跟自己的“中国风”完全不搭边,“然而只有真正上一次手,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素描,效果要强于单纯欣赏一百幅作品。这种学习方式相当于给了传承人一把打开西方美学构建的钥匙。现在业界都在提创新,至于怎么创新、怎么去结合中西,只有给你了解到对方的机会,进而你才能去决定要不要吸取。所以在这个研修研习的过程中,高校发挥的是平台的作用,让学员自由选择,我个人认为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甚至还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当前在国内的设计界,设计师的强势往往只是把工艺当做一种“作料”。不过,他们大多缺乏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掌握,无法用教学方法去理论化的“经验”更是他们的弱项。“因此反过来说,如果中国的非遗技艺传承人能够在有了深厚传统工艺素养的前提上,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拓展眼界,突破固有的局限,那么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将会有更加实质性的飞跃。”
据悉,对于两部委联手的这一培训计划,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强调,“研培计划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师徒传承,一个多月的综合培训也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科目的系统教学。我们的目的是让传承者提高理解和领悟能力,让传授者探索更好的传授方式。”
或许,如何科学有效地培训传承人群体,方式仍可在各方探讨中不断完善。但现在更为迫切的,还是在于传统人本身应放平心态,打开眼界看世界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