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重庆401311)
大学校园文脉传承的规划研究
——以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为例
王伟健,阚宸玺,李丰恺
(后勤工程学院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重庆401311)
文脉是一所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价值存在和个性特点,其在校园规划中的传承主要体现在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化小品和符号标识等方面。该文通过对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规划中的文化要素及其对应的空间组织的分析,探究川美校园规划中的新老传承和文化脉络,探寻大学文脉传承在规划层面的一般性策略,以指导新校区规划设计中的文化建设。
校园规划;文脉传承;校园建筑;建筑文化
高校扩招,老校区占地不足、教学设施老旧等问题逐渐暴露,老校区扩建和新校区建设的需求呈迅猛增加态势。在新建校区的匆忙规划建设中,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千篇一律的校园规划与建设,磨灭了不同高校的个性与特点,也切断了高校新老校区之间的历史延续与文化传承。校园作为院校发展的物质承载,其规划与建设体现出学院的治学精神和整体形象,文脉传承又是院校在新建校区时不可回避的内涵需求。如何使高校留住并发扬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整合文化空间场所,适应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功能定位,是规划层面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本文主要对新建校区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在规划层面探索新建校区中校园文脉传承的规划诉求和空间营造。
校园文脉传承可以增强校园的个性气质,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强化师生的归属感,展现学校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文化依据。文化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是高校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体现,校园规划设计必须进行合理的文化氛围营造。
地处山水都市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下称川美),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前身为创立于1940年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院分为黄桷坪校区(老校区)和虎溪校区(新校区),新旧校区在建筑规划、景观营造等方面之间有意联系、注重继承[2]。积极的校园精神可以引导并且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道德责任感,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和驱动力,彰显出艺术院校校园文化的脉络传承和个性特点。
川美新老校区中的文脉传承主要体现在校园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化小品和符号标识等方面。
2.1 整体空间格局续说老校故事
川美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其老校区的空间格局体现出自由式的韵律,以符合院校的个性特征。建筑布局相对自由,与地形地势相结合,没有刻意追求整齐划一,建筑、景观等实体围合出的虚部空间可以为师生活动提供多功能场所。在新校区的规划中将自由格局这一特点进一步强化。新校区的自由空间与原地形相契合,生活其中的师生在山水、天空和建筑的不断交替中感受方向转变、场景切换的乐趣,这种带有艺术气息的自由随性是根植在川美师生心中的文化纽带。
除了整体空间格局外,建筑细节、重要节点、景观符号等也体现出新老校区间的文脉延续。
2.2 建筑风貌规划衔接新老校区
2.2.1 整体风格特点(图1)
在建筑风格上,黄桷坪校区主要建筑的外立面以砖红色和青灰色为主色调,如雕塑楼,坦克库艺术基地和行政楼等建筑使用红砖为建筑材料,建筑造型上多采用矩形、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形进行组合[3];虎溪校区的建筑风格传承了黄桷坪校区建筑砖红青灰的基本色调,形体上沿用简洁明朗的几何形组合,虎溪公社等部分建筑采用红砖为材料,与老校区在建筑色彩、形体造型和材料质感上形成呼应。
2.2.2 装饰手法的符号性与延续性(图2)
图1 新老校区建筑风格
图2 新老校区建筑装饰
在建筑的装饰手法上注重符号性与延续性,可以增强校园的可识别性和师生的归属感。黄桷坪校区的建筑装饰手法中融入了雕塑与涂鸦的元素,行走在建筑上的雕塑、建筑外立面上的彩绘涂鸦,给人新颖之感的同时也彰显出艺术院校的个性与特点;虎溪校区的建筑装饰中,也借用雕塑与涂鸦,使各种元素浑然一体,具有强烈的整体感、现代感,又不失传统的厚重感,实现了新老之间的延续[4]。
2.3 文化小品营造传承艺术文化个性(图3)
图3 新老校区雕塑
2.3.1 雕塑
雕塑专业是川美的重点学科,雕塑系也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雕塑已然成为展示川美院校形象的重要元素。新校老区中均有营造不同主题、风格的雕塑,雕塑已成为川美校园规划的特色和标识。纵然新校区中雕塑数量众多,形态各异,但是并不缺乏与老校区雕塑的联系与传承,同时也非固步自封,是传承发展的创造。
《收租院》主题雕塑是学院的独有特色,新校区中央景观环廊中塑造了许多该主题的雕塑,其色彩、材质均与老校区保持一致,同时又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讲述出收租院里更多的故事,传递出更多的情感表达[5];老校区图书馆门前的“前进”雕塑在新校区操场前也得以重现,在人物动作继续保持前进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两组,同时对其衣着和提包进行了再创造,隐喻着继承发展的“再前进”;此外,金属光泽的雕塑,“裸色”主题雕塑,都在新老校区间架起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桥梁,是对学院文脉结构的再一次梳理,是对学院个性特色的一次宣言。新校区通过众多雕塑的营造和布置,反映了院校自身文化,诉说着学校的历史,展现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校园传承。
2.3.2 休憩空间
新校区主入口处层层跌落的休憩空间,总能引得不少师生和市民的驻足,是公共性和开放性结合的精妙设计,它一方面结合了场地的地形地势,同时这种形式在老校区中也有其根源[6]。不同之处在于,在形态上,更贴近自然,在材质和装饰上,更具艺术气息,让使用者驻足停留在文化小品所营造的空间之中的时候,可以欣赏并且感受校园的艺术文化。
3.3.3 涂鸦
除了建筑外立面上整体的涂鸦,新老校区中还不乏学生信手而来的涂鸦。这些更加随意的创作和表达,彰显着艺术院校学生所需要和所应具备的自由与个性,让校园艺术创作的所有权不再仅仅停留在规划师和建筑者的层面,而是让使用者参与其中,当创造者和使用者合一时,其创造的结果便有了活力和灵魂[7]。
新校区中的涂鸦在涂料彩绘的基础上,还发展出彩色瓷片拼贴的涂鸦,而且所依附的位置不再仅限于建筑表面,在地面上也有使用。人与建筑墙面的距离要远大于人与行走的地面的距离,这创造性地拉进了人与涂鸦的感知距离,让人与艺术作品更加亲近,而非遥相辉映。
2.3.4 凉亭
凉亭作为校园中常见的一种景观要素,在美化校园景观的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放松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老校区的石筑凉亭中常有师生相聚,或谈心或问学,凉亭已经融进川美人的生活方式。新校区的建设中继承并且进一步优化了凉亭的空间特质,材质改为更亲切的木质,以登临的方式加强其场所感,既符合新校区整体环境风格,也更适于师生休息和交流。通过凉亭要素的继承与重构,延续了川美师生的生活文化氛围,增强了校园空间环境的文化感受。
2.4 符号标识运用延续城市历史脉络
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大量使用了毛石、磨盘、马槽、陶罐、拱门、漏窗等符号标识,这些标识不仅形成了一道联系新老校区景观风格的纽带,传承了校园个性和艺术文化,更是对城市历史脉络的一种延续(图4)。
图4 新老校区文化小品
图5 新老校区符号标识
2.4.1 符号标识的运用
新老校区的景观营造中所大量运用的陶罐、磨盘等要素,属于极富地域性特色的生活用具,经过艺术化的再创造,调和各元素,使乡土元素与现代材料有机结合,呈现出鲜活的本土生活印象和生产文化,彰显了乡土文化的艺术美。校园内大量反复出现的由瓦片叠置而成的漏窗和嵌入墙体中的马槽,在唤起师生对川美老校区记忆的同时,也是对巴渝传统历史文化的一种再现和尊重。周边农村拆迁时收集来的石板桥和老旧条石,用作构筑拱门、水渠以及石桥等极具古香韵味的校园景观,并分布于虎溪新校区中的各处。这些原生元素的合理崁入,进一步增强了校园的巴渝乡土文化特色,使其整体校园景观更具地域历史传承的意蕴。
2.4.2 城市历史脉络的延续
在新校区的整体规划和景观营造中,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符号标识反复重现,其背后隐伏着的是川美乃至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设计者有意在规划层面上借助文化符号完成新老校区在文脉上的衔接与过渡,实现虎溪校区对院校乃至整个城市的独特价值。
川美所在的重庆在历史上是一个工业重镇,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质,城市和农村在矛盾与冲突中相互依存和发展变迁。而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使传统农村逐渐消失,同时生态与文化的危机也日益凸显。
川美校址所在及其文脉的传承,均与重庆的城市特质密不可分。黄桷坪老校区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节点上,老工业基地的环境与城乡结合部的生活体验,使川美人对乡土生活、草根文化以及底层人文的特殊关注代代传承,影响着数代人的艺术创作理念和价值取向,并凝结积淀为一种独特的情怀和信仰。而今的新校区,也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城乡的连接点上[8],不同的是,老校区的连接侧重在共时性,而新校区则更多是一种历时上的连接与见证。这样一种深沉的地域性和深厚的历史感,必然要体现在虎溪校区规划的整体思路之中(图5)。
3.1 空间格局续说校园故事
空间格局是校区整体文化形象的构成框架,其他要素在此框架下丰富文化内涵。空间格局在日常生活中对师生的行为习惯、心理趋向产生影响和塑造,老校区中所形成的文化肌理应在新校区规划时重现在空间格局中,使人们体验空间时能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空间应具有温度以感动使用者。新校区空间格局的塑造可以引导激发师生在老校区旧有的情感,形成时空上的共通性文化传承。其中,重点要做好人群经常聚集、经过的区域的空间营造,例如文化广场、休憩空间和宿舍至教学区的文化廊道。校园核心区域的广场连通着校园内主要空间,这些文化广场可以传达校园文化特色,体现人文历史;校园交流空间作为校园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场所,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和秩序。这种空间秩序和结构的营造与学校自然环境形态、地方文化特征、历史文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营造校园交流空间,可以充分彰显特色校园文脉。
3.2 建筑风貌衔接新老校园
作为校园文脉传承物化的重要途径,建筑风貌在体现校园形象特质上具有重要作用。校园中建筑的整体形象既体现出大学文化,又是该校艺术风格的表征。符合院校文化形象特点的建筑风貌可以提升校园的可识别性,强化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将风貌引导理念贯穿于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并在风貌设计中注重新陈代谢中的新老衔接,文化形象的一致性,是校园规划中文脉传承的重要策略。
3.2.1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增强校园可识别性的重要方面,受院校发展历程、所处地理及人文环境、学科设置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影响,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而同一所院校,其不同校区之间亦会存在一定区别,即便同一个校园在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建筑风格也会发展变化[9]。所以,在校园规划中,怎样使建筑风格遵循时空上的整体统一却不失个性特色和时代进步,如何在建筑风格上做到求同存异、传承中发展,是关键问题。[11]在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中,为保持建筑风格的统一,需坚持设计理念的惯性统一,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区位的标志性建筑进行风格引导,寻求统一中的多样,脱胎于原有老校区的同时,保证校园建筑独具个性。
3.2.2 建筑材料
选取恰当的建筑材料对校园内建筑风貌的规划控制有重要作用,应根据使用需求、功能分区、新旧传承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某一种或多种材料及其混用比例,以协调校区内建筑整体风貌,延续校园原有风格。此外,院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建筑材料的选择宜考虑地域性特色,选取带有院校所在地区本土特色的材料可以提升人们对校园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是对其文脉传承更广范围内的升华,而不仅是局限于传承原来校区的文化。
3.2.3 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规划是校园风貌控制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色彩因其表达方式直观通俗的特点成为校园风貌整体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校园规划中应对建筑色彩加以引导[10],划定中心区、过渡区和外延色区:中心区主要包括行政楼、主教学楼、图书馆等一系列重要公共建筑,对此区域内建筑的色彩形象重点着力塑造,在继承院校原有色彩基调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创造性设计,张扬校园的个性,在继承中有所发展;过渡区中的建筑在色彩选择上要与中心区达成协调,形成缓和核心区色彩强烈冲击的缓冲地带;外延色区通常包括学生公寓以及附属建筑,其色彩基调宜简洁明快,为整体的色彩序列作收束,不应与中心区产生冲突。
3.3 小品景观凸显特色个性
文化小品景观不仅是校园中的装点环境的景观构件,同时兼有艺术品的特性,是校园特有的艺术标识和文化场所。在校园规划时,为形成承载文脉的景观体系,应对文化景观小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首先,文化小品的营造应依据院校办特色,对整体形象统一引导。校园文化小品的种类较多,包括雕塑、台榭等小型功能性建筑以及艺术类院校较多选用的涂鸦彩绘等,在选取和设置时,应综合考虑院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特色、发展情况以及所处环境,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形象个性。
其次,注重文化小品的空间精神塑造,增强文化小品与师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互动。文化小品不仅停留在供人们观赏的层次,而应是让使用者乐于置身其中,新校区中文化空间的营造应给人以亲切感,使师生找到在老校区中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潜移默化的增强归属感,提升对校园文化和个性的认同。
3.4 符号标识传承历史文脉
塑造一个校园的文化形象时,除了应重视建筑、环境的外在形态,还要注重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改善物理环境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环境质量。符号标识是物化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校园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细节要素。
3.4.1 符号标识的选取
不同院校因其发展历程、办学特点、文化历史的不同,会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符号标识。符号标识的范畴不应局限于图案图形,而是扩展到任何载有文化或象征校园形象的事物,如建筑上广泛使用的某种材质或色彩组合、环境中的某种构成要素、甚至有代表性的某种花木。选取的符号标识,应被广大师生所认可,能够激发师生认同感并带有院校特色。除对老校区中符号的复现之外,还可追溯至城市地域的传统符号,将师生的认知不再仅停留在院校层面,而是扩展至更广的地域范畴,更好的传承院校和地域的文化脉络。
3.4.2 加强符号标识感染力
在校园规划中的符号标识设计,应系统化组织引导,使之贯穿于校园的环境序列中并进行有意义的文化表达,以进一步增强符号标识的感染力,和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符号标识自然地成为校园特有的文化形象[11]。在复现符号标识的时候,不能是僵化的移植或粗劣的模仿,而应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即在继承中发展,以不变求新意,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而非故步自封的一再重复之嫌。符号标识中的基本元素可能变化不大,但其基本元素的重新组织、表达方式等都可以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符号标识也应有新陈代谢的生长性特质。否则,单纯的复制、照搬原有的符号只会降低师生对文化的感知敏感性,甚至是心生厌恶,在文脉传承的效果上适得其反。
校园文脉是一所大学场所精神的栖居,记录了院校的发展过程,承载着富有其个性特点的治学精神和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人文艺术底蕴。校园文脉的传承要以创造性、继承性的文化建设为核心,提高院校的环境形象、文化品格、大学精神,注重文化载体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文脉的凝聚作用。校园文脉通过建筑风貌、文化景观小品以及符号标识等方面加以营造和渲染,同时还应在校园的整体空间中得以系统化的体现和传承,整合形成有机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中营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氛围。
[1]郝大鹏.“地域营造”——川美虎溪校区之“公共性”解析[J].装饰,2013(9):35-39.
[2]郭子成.校园规划视角下的文脉传承规划策略——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S4):20-24.
[3]王钦.大学校园地域性特色设计思考——以川美新校区为例[J].四川建筑,2011(4):43-47.
[4]高麟腋.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大学城校园景观营造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5]郭选昌.校园景观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02-16904,16932.
[6]郭苏明.场所精神的延续——由高校传统校区更新谈起[J].华中建筑.2008(2):142-144.
[7]宋康.穿林遇楼,过屋游园——川美虎溪校区的建筑与规划[J].公共艺术,2011(3):98-100.
[8]杨璨.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川美的调查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3.
[9]冯江.一处浅丘基地的记忆——川美虎溪校园地志解读[J].新建筑,2009(4):38-43.
[10]雍倩玥.川美新校区校园景观艺术化设计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78-83.
[11]谢佼伶.川美新校区校园景观评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2]张慧洁,裘鸿菲.浅谈校园环境中的文脉传承——以武汉高校校园环境为例[J].华中建筑,2010,28(5):141-144.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Study on Culture Inheritance in Campus Planning
Culture is the value existence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 university,differing one from others.Its inheritance in campus planning is mainly reflected in space layout,architectural style,culture landscape and symbols and signs etc.By analyzing the cultural elements and corresponding space layout of Huxi Campus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its old and new inheritance and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strateg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campus planning.It hopes to guid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campus.
campus planning;culture inheritance;campus buildings;building culture
TU981
A
1671-9107(2016)12-0022-05
10.3969/j.issn.1671-9107.2016.12.022
2016-10-10
王伟健(1991-),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学(营区规划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