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锦锋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网球学院公体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72)
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高职院校为例
童锦锋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网球学院公体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72)
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目标而对各级各类运动竞赛进行计划、组织与协调的活动过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湖北省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进行了现状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湖北省高职院校在行政管理、法制落实、项目分组及内容创新、完善赛事机构以及体育场地资源等体育竞赛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进而提供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创新思路。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对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健康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管理
在2015年7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1]。学校体育是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2]。而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是管理者或机构为了有效实现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目标而对各级各类运动竞赛进行计划、组织与协调的活动过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但从目前研究来看,对其研究的主体对象都是以本科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忽视了高职院校与本科学校在学校体育管理和组织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在进行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方面有别于本科院校。它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体育竞赛管理与组织。
针对于此,本课题对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进行研究,对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管理方面提供相应建议。对湖北省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实施的成功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总结个体案例背后体育管理创新实施的经验与方法,为其他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1.1 研究对象以湖北省高等职业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超星电子图书馆、中国书网以“学校体育”、“体育竞赛管理”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著作类文献;从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收集相关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资料共计120篇;了解本研究的相关动态和前沿,开阔与拓展了本研究视野与思路,为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指导。
1.2.2 访谈法对湖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分管学生体育竞赛负责人、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办公室负责人、湖北省各高职院校体育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等60多人进行访谈,对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内容体系等进行求证请教,为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提供指导。
2.1 我国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模式校园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发展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体育竞赛形式主要是以校内、校外2种形式主导,校外竞赛形式主要是全国性的相关赛事以及校际大学生运动赛事等,校内体育竞赛主要是在高职院校内进行的相关赛事,以院系、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一系列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开展必然要涉及到相关的管理举措,管理制度是体育竞赛在高职院校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性保障,但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管理模式来讲,基于高职院校特有的校企合作发展、工学结合等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停滞不前,得不到有效把控。
2.1.1 体育竞赛目标体育竞赛目标是相关体育赛事的一系列发展导向,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引性。当今学校的体育竞赛目标:1)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锻炼的普及与发展,通过体育赛事活动来加强院校内教师、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力度;2)检查和促进体育教学和训练质量的提高。体育竞赛的本质出发点在于运动员个体或团体之间的竞技较量,而体育课堂的教学与运动训练则是项目技能、体能等得到发挥的有效载体,也是运动员在运动项目学习和训练方面的侧面反映;3)体育竞赛的目标在于加强院校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公平、公正”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内涵,赛事的运行过程当中承载着参与者坚强不屈、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等良好作风,这对学生道德、思想等层面具有实践性意义,同时也规范了校园文明之风[4]。综合来讲,体育竞赛的发展目标在于多层次、综合性发展,而且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表现出综合化、交叉化的趋势。当前,高职院校的竞赛目标主要定位在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和参与体育的热情,具有局限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1.2 体育竞赛项目及内容体育竞赛在项目上具体包含2类:1)综合性运动会,涉及项目多而广,主要应对教学、训练情况进行相关的全面性检查;2)单项赛事,针对某一项目进行组织开展。从项目数量来讲,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项目多采取1年1次的综合性质的运动会,而在体育的单项赛事方面,除去校际的一些赛事之外,校内针对单项赛事很少得到开展。
竞赛项目内容指竞赛性比赛项目和群众性娱乐比赛项目。通过采集湖北省相关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资料与通过赛事组织者访谈发现,竞赛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球类、田径等竞技运动项目当中。
表1 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主要内容
由表1可知,目前高职院校的竞赛项目中,球类运动是开展最广泛的运动,以篮球、足球、羽毛球和网球为主。这反映了大球类和小球类项目的开展状况整体呈现良好发展趋势。田径项目开展主要是高职院校内和校际间的综合性田径运动会。趣味赛事在高职院校体育竞赛中排到第3位,赛事主要集中于一年一度的院校运动会中,项目分类上主要包含跳绳、拔河、接力等借助于一定道具进行的系列活动。健美操、舞蹈等也是高职院校内进行的赛事活动,项目的开展与教学开展有一定关联。综上所讲,高职院校内项目开展整体良好,但是项目在长时间的开展过程中同样也缺少创新性不足的情况。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缺乏创新会影响学生运动参与不足,导致其动机降低,缺乏体育竞赛的兴趣。
2.1.3 体育竞赛组织体育竞赛的组织具体是对赛事从开展到结束等一系列流程的举措。从高职院校目前的赛事组织方面来讲,学校层面的体育竞赛通常由体育教学部门、团委、学生处各自主办或一方主办,其他一方协办,院系、班级层面由相应层次的团委部门举办[5]。而在经费资源方面,其来源主要是由校方团委和赞助商来承担。
2.2 湖北省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问题分析
2.2.1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责不清管理职责是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的完善体系。体育竞赛管理是学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和,并相应的进行组织、实施和开展。职业院校在业务上由教育厅职业教育处管理,而本科院校的体育竞赛由教育厅体卫艺处管理,二者部门之间的性质业务上并不相同。从目前湖北省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教育厅的管理模式下,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在体育竞赛方面目标主要定位在提高学生的竞技性和对体育的兴趣,忽视了学生体质及专业技能辅助素质的提升[6]。这一点与普通高校来讲是存在差异性的,一般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其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而作为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教育厅体卫艺司的职责是指导大中小学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拟定相关政策和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协调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和文艺汇演以及国内外体育竞赛;指导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教材建设与科研工作(图1)。因此综上所讲,学生作为同等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应享有同等接受体育竞赛的权利,而基于当前职责管理条件下,行政主体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体育竞赛组织管理方面的弊端。
图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体育竞赛管理机制
2.2.2 赛事资格审查制度不完善,缺乏立法监督和强有力的处罚随着社会不断重视和高职院校扩招,体育竞赛方面也随着经费投入的提高而得到重视和发展。学校体育赛事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技体育中来,学校体育竞赛水平得到提高。但是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中,随着相关校园赛事的不断增加,基于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下,竞赛管理方面缺乏立法监督和强有力的处罚,目前高职院校受制于学生技能学习、实训等方面的限制,校园竞赛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部门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赛事成绩、赛事规模以及物质利益等。这些因素一是造成了赛事资格审查等管理制度的欠缺,比赛过程中“请人代替比赛”等弄虚作假现象在比赛期间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体育比赛中出现一系列不正常因素,严重影响了体育竞赛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竞赛方面存在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因素,从而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管理,这与教书育人的出发点严重背驰,将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声誉和教育理念的价值理念。
2.2.3 校际体育竞赛组织分类不够科学,影响参赛学校积极性和比赛规模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大致分为2种模式:1)校际体育竞赛,也称校外体育竞赛;2)校内体育比赛。校内体育比赛通常是指由学校院系、班级或是社团自行组织的相关赛事。而校际体育竞赛指全国性竞赛、省市区域性大学生运动会以及校级大学生运动赛事。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各个院校间更加注重增强其影响力。校级体育竞赛作为良好的宣传展示平台,不仅可以培养校园运动文化,扩大学生参与机会,而且也可以建立良好的校园外部交流机制,扩展学校自身的形象。因此高职院校在体育竞赛方面投入的经费也不断增加,赛事的竞技层面也不断得到提升。同时,校际体育竞赛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校际体育竞赛组织分类不够科学。校际体育竞赛主要包括全国高校足球联赛、CUBA联赛、省市大学生运动会、一系列的校际体育赛事等。但在赛事组织方面,却常常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赛事管理方面总是在赛程制作、赛事准备等问题上产生一定纰漏,各项赛事因准备不足而不够科学,这也往往降低了学生参与热情。在校内体育赛事方面,其参与形式主要是校运动会及院系、班级赛事等,从运动会赛事分析来讲,竞技性主要体现在各院系之间的竞争,比赛的过程中分组不够科学,从而造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2.4 校内体育竞赛项目单一,体育锻炼的参与率不高
体育竞赛作为展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日益发展的校园文化当中呈现着众多的精神内涵。体育竞赛特有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作风也一直是校园建设中追求的文化方向。
随着校内体育竞赛的不断发展,师生的参与面也逐渐扩大,目前高职院校内更多的体育竞赛形式依然是以竞技性为主,更多重视的是竞赛项目中的运动成绩,而在一些特色项目或是趣味项目当中,学校却是开展的少之又少。这种项目单一而又根深蒂固的竞赛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兴趣降低,造成体育参与率明显降低。另外,校内体育竞赛形式多为竞技性较强的篮球、足球以及田径运动,这对很多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来说很难参加,也就无法更好地锻炼身体和运动能力[7]。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层面的扩大,更多的学生需要参与到运动中。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大省,在岁月的积淀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体育文化,校园体育的发展也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湖北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项目的单一性和集中性,制约了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
2.2.5 学校体育管理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学校体育竞赛的管理体系包含规章制度、竞赛目标、组织机构等,保障体育竞赛的正常运行。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都有学校体育部门进行管理和实施,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注重办理而忽视管理,造成了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当中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多以授课和训练专业技能为主,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当中,课时相对较多从而承担的课时压力较大,在工作之余的投入与精力方面,很难有效地进行完善体育竞赛组织工作。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作为基础,而部分体育教师却也缺乏这一工作方面的实践。另外,作为学校体育基层管理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对体育竞赛管理方面的不重视也是制约学校体育竞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2.6 学校体育场地和经费不足,制约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水平发挥校园体育竞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和投入,物质资源保障是校园体育竞赛实施的重要保障,包含经费资源及场馆等资源保障。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妥善有效解决。湖北高职院校在体育场地和经费发展情况更不乐观。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缺少社会的关注度,在校企合作方面,体育项目并未很好的起到宣传作用,同样影响经费资源的物质保障。场地资源是体育竞赛及其一系列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但场地不足同样也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制约了体育竞赛管理水平的发展。
2.2.7 体育竞赛宣传管理手段单一,不利于赛事的推广
在2014年出台的《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创新管理模式,对各类体育赛事统筹考虑、通盘研究,根据赛事规模、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5]。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体育赛事根据其规模可包含综合性运动会、邀请赛、相关校际联赛等。在各类赛事推广方面,大多数宣传管理形式依旧是采用传统模式,即在校内进行传统赛事宣传,单一的采取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但学生个体并不能掌握赛事的价值意义,赛事缺乏以盈利和推广为目的的宣传形式,不能有效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从而在赛事的推广方面缺少有效宣传。
2.3 湖北省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创新的对策
2.3.1 落实规章制度,实现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新格局近些年出台的关于体育竞赛的规章制度中都提及到,体育管理部门鼓励社会办赛,改革体育赛事的审批制度,简政放权。行政部门需要在体育竞赛管理过程当中起到主导、监督作用。对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实施来讲,行政主体要加强宏观层面的指导与保障,把握体育竞赛大局,赛事组织、实施工作放给社团部门和学生群体,提高体育赛事的效率以及学生的积极性。行政部门的体育竞赛责任管理要均衡发展,针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的情况,行政部门要依据学校自身建设的目的不同实现全面发展,要考虑到高职院校实训时间长、在校时间短等情况进行赛事的准备。
2.3.2 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完善体育竞赛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体育竞赛的有效开展与保障,必须在制度运行上规范化、完善化。形成院校自身在体育竞赛方面的完整体系,这必须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积极改善。
1)对现有的竞赛管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完善一系列相应规章制度。现有的高职院校体育竞赛体系中,缺乏相应的校园奖励与惩治机制,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重视程度低。真正做到制度规范化则必然要将体育竞赛的一些列规章制度与其高职院系、教务制度相结合。例如学生取得一定的运动成绩,院校教务方面则应根据成绩的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现金补助、学分奖励或者优先推荐企业工作等。
2)要针对校园体育竞赛的不良之风加强规章监督。体育竞赛的过程当中出现违反赛事规定的事件,这与体育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公开”严重相悖。保障竞赛公平要树立有效的法制体系,制定与体育竞赛相关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进行有效宣传普及,并对相应的违纪行为加强问责,切实加强体育赛事文明。完善的体育赛事制度是打造高职院校优势品牌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的重要手段。
2.3.3 建立体育赛事项目分组合理化制度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体育竞赛积极性因素,除了赛事项目单一、趣味不高、竞技化太强之外,一个主要因素便是体育赛事在项目分组方面不合理。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分组基本是属于院系间的竞技,并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因此学生参与群体也会因为特长生运动水平高等原因而畏惧比赛,从而影响自身积极性。而校际比赛同样如此,项目分组制度并未按照相关的院校进行合理化区分。应对此类问题,体育赛事项目的组织者应根据高职院校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条件分组竞赛。在校际竞赛当中,赛事组织者可依据本科、专科院校实现竞技分组,将同等条件下的院校进行赛事竞技;在校内竞赛当中,要依据学生自身专业的情况来适当权衡竞赛的分组,以此来增强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主观性。
2.3.4 创新体育赛事项目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规模相应扩大,校园人口数量相应增多。传统的体育赛事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校园人口参与运动赛事的积极性。因此这必然要创新和增加体育赛事项目以满足学生参与赛事项目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体育赛事项目,要依据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程度进行赛事项目推广,具体可表现为:1)增加参与体育竞赛的人数,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到运动项目中来;2)设置与多数学生技术能力与身体素质相适应的运动项目,创新和增加体育赛事项目,项目的创新除增加竞赛项目外,还应增加激发学生热情、兴趣的趣味赛事;3)增设相应的民族传统赛事项目,对于湖北省高职院校来讲,也要基于本省文化,拓展多元体育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文化;4)创新体育赛事项目也需要依据高职院校的特征,实现校企合作的特点,发展体育赛事项目。
2.3.5 完善体育竞赛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者责任岗位责任分工不明确是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1)在于管理者重视程度低,缺乏有效的管理保障措施,2)与竞赛组织机构的发展不完善有关系。因此完善体育竞赛组织机构对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决定性作用。确定明确的竞赛管理目标是实施体育竞赛的重要出发点,要建立多层次的体育竞赛目标来形成指引方向。建立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要建立责任目标管理来实行责任岗位制,将其责任落实到个人,杜绝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现象[8]。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措施,由上而下,制订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检可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书,细致分工,层层负责。
在体育竞赛组织机构的完善方面,要完善赛事的组织、监管、奖励以及监督。在体系建设方面,要由体育部门来进行牵头,成立体育竞赛组织委员会。具体成员组成可包含校团委、体育协会、院系体育负责人、学生会组织等成员,形成全新的多方联动机制。竞赛组织机构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要践行创新式的发展理念,积极提倡学生自我管理与组织。体育主导部门采取积极指导和监督。竞赛组织委员会在制度落实上要制订健全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制订体育竞赛管理工作计划及监督评价机制,对各方面的体育竞赛工作提供依据和实施保障。
2.3.6 加强体育硬件设施资源投入,完善设备设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校园体育硬件设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场馆资源是体育竞赛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切实保障体育课程、活动以及体育竞赛得以顺利开展。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要加强经费的投入:1)需要学校自身加强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重视,利用相关政策,投入资金来解决场地不足的情况;2)重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通过体育的广告宣传及魅力,加强社会对此的关注程度,通过外界的物质资源投入来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3)体育场地资源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学校年度的量化考核当中,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评估体系,以此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场地资源的建设。
体育竞赛是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体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出发,从行政管理、法制落实、项目分组、内容创新、完善赛事机构以及体育场地资源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考虑到高职院校特有的实训、实习、工学特色,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运动人才培养,形成特有的体育竞赛发展模式,也是今后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chsi.com.cn/ jyzx/201508/20150821/1503312292.html,2015-07-29.
[2] 闫峰.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结合的可行性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5,21(3):59-60,71.
[3] 黎文普.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5,29(2):135-138.
[4] 赵俊浩,郭广辉.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运动,2011(5):126-129.
[5] 赵承磊.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9):82-87.
[6] 袁淼淼.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体育竞赛创新管理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2(2):68-70.
[7] 黎文普.我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与管理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5,29(2):135-138.
[8] 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sport.gov.cn/n16/ n1077/n1227/6052579.html,2014-12-24.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lutions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Taking Vocational Colleges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NG Jin-feng
(Department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School of Tennis,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management is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organizing and coordinating all kinds of athletic competitions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goal of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spor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ports competi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bei provinc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competi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legal system implementation, project grouping and content innovation, improve the event venues and sports venues and other issues, and provide a series of related policies and innovative ideas. Therefore, the innovation of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management.
Hubei province;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competition management
G80-053
A
1004 - 7662(2016 )08- 0053- 05
2016-07-05
童锦锋,讲师,研究方向:学生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