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震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江阴 214405)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以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谭震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江阴 214405)
采用个案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课的实践入手,探讨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一体化构建的实施办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推进高职体育保健课一体化发展的思考意见。结论:实施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一体化教学要在保持规范的课堂班级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外活动中实现差异化教学,采用恰当的强制性手段促使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建设并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学校出台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协会工作的政策。
高职体育;保健课;一体化教学
体育保健课是高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少高职院校却被忽视,资料显示保健课的开课率为20~60%[1-2],这样必然影响到少数体弱病残的学生,与学校体育的政策相违背。为了使体育保健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采用个案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职院)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剖析,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致力于高职体育改革的同行交流,以共同推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的不断完善。
1.1 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意义高校全面扩招后,近年的生源数又不断下降,导致江苏省高职院校录取已无分数档限制,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1)缺乏学习主体意识和求知欲,学习意识薄弱;2)相当数量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自卑感较强,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与积极进取的精神;3)自我管理、自控能力不强,养成教育缺失,经常沉溺于网络游戏,上课眼不离手机;4)不动脑筋,怕吃苦和困难[3]。虽然不情愿做事,但只要严肃布置,还是可以完成的。
鉴于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而这需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则能为此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不少学校的体育课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但对体育保健课进行一体化改革的却很少。目前在不少学校,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考核方法比较单一,还有些学校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甚至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将体育保健课教学提升到“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效果很不理想[4]。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引领性。
1.2 江职院体育保健课的一体化改革江职院是2004由职工大学转型而来,体育基础差、底子薄,2009年才开始开设体育保健课。伴随着该院体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体育保健课经历了3个阶段:1)每周只上1次课,尽管任课教师认真负责地对待这次课,但最后很少有学生能把一套简化的太极拳完整地打起来;2)结合学院的早锻炼制度,要求保健课学生也必须出操,正常学生是跑步,保健课学生则打太极拳,其组织让骨干学生3~5人带领,多了练习的时间,教学效果就有了一定的提高;3)在以上基础上成立太极拳暨气功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如比赛、游戏、集体练习等),不仅弥补了学生活动不足的问题,还能培养骨干学生的组织能力、集体观念,给了这些不爱活动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多数在原来班集体里处于不起眼位置的学生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教育意义。如此把早操、课外活动与体育课结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三位一体的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模式。
2.1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体育保健课的设置是为了给体质弱势学生群体一个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平台,通过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使他们重新得以康复并充分享有保健体育教育的权利。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的教学显然不行。就像普通体育课程一样,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必然需要课内外相结合,因此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很多学校所实践。保健课区别与普通体育课,需要更加注重课外活动的指导,保健医疗必须经常坚持,努力做到持之以恒。因此课外辅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保健课实施的重要环节[5]。现在大多数学校对于普通学生有课外活动的硬性规定和指导,而对于体质弱势学生的课外活动均没有指导和规定[6]。显然这对保健课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完成保健课应有的使命,促进体质弱势学生的身体康复及心理积极体验,高职院校实施这一模式十分必要。以下为江职院体育保健课一体化的实践。
2.1.1 体育课前3个学期为标准的课时,32学时×3=96课时,后2个学期为6课时×2=12课时,总计108课时(表1)。后2个学期对于普通学生是身体素质练习课,每学期只有3次课,最后1个学期学生外出实习,不安排体育内容。考虑到督促学生的锻炼、不遗忘前3个学期所学到的内容,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后2个学期,由骨干学生带领,展开10学时的保健课练习,内容除了习练已学过的太极拳、健身气功之外,还有娱乐性强的乒乓球、羽毛球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给予督查、指导。表1是江职院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表1 课堂教学一览
2.1.2 早操早操锻炼是江职院的传统,原来除了第6学期外都要出早操,现在只有大1和大2这2个年级出早操。因为该院早操是跑步,最初没有让保健课的学生参加,2年后针对平时不练习的现状改成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出早操,只是以练习课堂学习内容来替代跑步,时间控制在20~30min。
2.1.3 课外体育活动在要求学生出早操的同时,先成立学习小组,目的是让那些动作好的学生帮助动作差的学生。2年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太极健身协会,参与保健课学习的学生是当然的会员。这样做有如下优点:1)教师可以很好地通过协会掌握学生平常的锻炼情况;2)让比较松散的保健课学生通过组织比赛等活动产生归属感;3)增加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1.4 网络学习平台从学生的动作掌握情况以及弥补不能正常上课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江职院大力推进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时机,建设适合于该院实际的保健课网络教学平台,并在建议过程中不断完善,既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又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
2.2 一体化教学实施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保健课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无论是从教学还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应该给予推行。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问题,问题处理的不好则不利于体育保健课一体化的实现。
2.2.1 学习内容的安排无论是对何种类型的保健课,学生必须得到有效的训练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自然就可以根据学生所需、根据不同类型学生所求来安排,其内容可以有很多。然而,由于教学内容过多,考虑到学生人数和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实践中仅由一位教师授课的情况下,其教学组织的不便和安全隐患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适当减少教学项目个数将不失为一种好的抉择[7]。因此找到适合多数学生甚至全部学生的运动项目很关键,从该院的实践看,太极拳与健身气功是最好的选择,其不足是不太符合多数年轻人的个性,因而会存在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按下列要求去做,可以较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1)加强健身气功的宣传教育,90%以上的学生对太极拳、健身气功不太了解,向他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非常需要;2)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相关的内容,如太极推手、调心、调息的功法等,使得课堂丰富有趣;3)在保证主要内容掌握的同时,通过协会的活动来舒缓因不感兴趣而造成的不足。
2.2.2 教学时间的安排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后基本上是“2+1”模式,这意味着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变得很紧凑,课外活动的时间也很有限。除了周6、日之外课余时间不多,加之保健课的学生来自于全院,很难保证几十个学生能在周1~周5的某个时间段有同一空闲时间,这就意味着正常的教学时间不再有。资料显示[1—8]:有学校利用休息时间(周6、日或晚上)来给学生上课。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工资应该加倍。笔者曾调查过12所高职院校,85%的学校体育课教学工作量不同程度地打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保健课利用周6、日上课会加倍计工作量似乎不可能,如果休息时间工作量计算不仅不加倍还打折的话,教师的积极性不可能长期坚持。这一问题在现阶段恐难以解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利用学生协会的有效活动对于保健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2.2.3 课程标准的设置保健课学生分残疾型、病症型、损伤型、体弱型4种类型。病症型、损伤型的学生,在恢复期需要进入保健课学习,身体恢复好就离开;而残疾型、体弱型的学生各有不同。不同状况的学生使得体育保健课程设置统一的标准非常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整个课程就不规范。既然是一门课程,规范设置是根本,只是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的情况。江职院的安排是前3个学期分别设置3项可以独立存在(见表1)又相互间能有机联系的项目,其它为辅助项,可安排游戏、小运动量项目。除此之外每学期还对课外活动和早操锻炼进行考评。太极拳、健身气功虽然不太适合年轻人,但这是他们都能进行的运动项目,可受益终身,所以要求他们1个学期必须通过1个主项,这样既有一定的标准又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
2.2.4 一体化教学的评分既然是一体化教学,就应该把课外体育活动、早锻炼纳入体育成绩进行综合评分考核。这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强制性,但又是必须的。面对不爱运动、自觉性差、惰性大的学生,只有采取强制性的做法才能使其学到东西,否则他们不会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不给于全面的考核,课外活动就形同虚设,也就不会有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高职体育保健课一体化建设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各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去发展,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根据实际建设的经验,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值得同行思考。
1)按照高职院校现有的条件,保健课只能采取班级组织形式。这样的形式会注重统一性而忽略学生生理条件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课效果。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实施差别化教学符合保健课的特点,对贯彻区别对待原则非常重要。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尤其是转制而来的学校,体育的基础薄弱,现在又面临生源不足、上保健课的学生人数减少的问题,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小众人群来实施个性化教学,显然不现实。所以,在体育课堂中保持规范的班级组织,在课外活动中实现差异化教学,以此保证保健课的教学效果。
2)学校体育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的练习,逐步掌握锻炼及身体康复的理论及方法,并且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自行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显然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付出努力,在课堂中按自己的爱好玩一玩,肯定达不到保健课的目的。尤其面对这些综合素质不高、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学生,实施恰当的强制性手段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对于这些学生,要求他们学好教师安排的内容、参加相应的社团活动和课外锻炼非常必要。
通过恰当的强制性措施,规定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体会体育锻炼的效果,直至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强制性的学习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建立师生之间的亲近关系。只要对学生是友爱的、真诚的,纵然他们对教学要求有点不满意,也会因为与教师之间的友好关系而化解。
3)如果说在课堂中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那么在课外活动中则应采取兴趣化的手段以提升教学的效果。通过在课外活动中安排一些娱乐性强的项目(如游戏性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上讲,更加需要保健课的学生进入俱乐部或者协会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多要在此间进行,这样才可能保证协会的活动不流于形式。然而这又是困难的,因为这要靠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支持力度大,包括保健课在内的课外体育活动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4)一体化的教学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学生、伴随学生学习应该是教师工作的常态。可是现在大部分教师由于城市和学校的发展已经远离校区住宿,与学生相伴难以实现,督促学生学习也难见成效,由此必然导致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下降。这在过去确实不好解决,然而现在有了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体化教学功能,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有效检查学生学习的平台,这就需要保健课教师加强学习,建设与利用好这样的平台,如此才能更好地完善体育保健课程的一体化模式,促进高职体育保健课程各项任务有效完成的真正实现。
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实施一体化教学应该在保持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课外活动中的差异化教学;在课外活动中采取恰当的强制性手段促使学生参与;在整个一体化教学中必须建设及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以督促学生的学习;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的可持续进行,学校应出台相应的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协会的工作。
[1] 郑涛,颜兵.常州市普通高职院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5(6):137-139.
[2] 勾凤云.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2):99-102.
[3] 王丽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意义[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57-59.
[4] 马瑞.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保健课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5] 李明浩.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实践与探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0-161.
[6] 李萍萍.南京大学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验探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7] 黄兴裕.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6):108-112.
[8] 单继伟.高职体育保健课“课内外一体化”策略研究—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132-134.
The Practic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P.E. Health Care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A Case Study of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 Zhen-w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Jiangyin 214405, Jiangsu Chin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ith the examples of the practice of health care courses in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integrated P.E. health care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further improvements.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teaching of health care i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ased of standardized classroom teaching;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Appropriate coercive means can be used to promo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uild and make full use of Good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he school introduced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guiding the work of student association policy.
P.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ealth care course; integrated teaching
G807.0
A
1004 - 7662(2016 )08- 0040- 04
2016-07-20
谭震皖,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