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2016-12-26 20:22徐晓琴
未来英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学

徐晓琴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追求数学高效课堂,方式是多样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课改不断深化地今天,有效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也是一个长远发展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来说,合作学习能够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学生吸收程度不一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将自己对于同一教学问题的不同理解和疑问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找出更多样化的学习办法,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知识的吸收水平有着积极作用。

其次,合作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合作。这对于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和人生道路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最后,合作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其主动权由教师转换到学生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展开学习、思考、讨论以及多种学习行为,这些过程中,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要求,当然,这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提高,例如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为学生的自我成长提供了平台。

二、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提高竞争公平性。首先,小组的划分要科学有效。所谓的科学划分,就是要明确小组划分的原则。所谓的科学小组,要考虑小组成员人数的合理分配,同时要兼顾小组成员的优势搭配,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可执行性,也要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地域性特征,也就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小组成员的讨论,所以同桌和前后桌的讨论更有实践的价值。其次,小组成员要做好职责的划分。在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类似于班级管理中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然是小组,就要有合作,既然是小组就要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是小组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2、正确地组织、引导,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的。同时,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可能落实高效这一目标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设计上。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教师对合作的每个环节进行精心的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指导,避免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因为一个问题的争执而影响整个教学环节的进行。

3、创设情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然而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数学化,使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数学味,展现数学课的灵魂。这样,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以一定的具有挑战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现来引发新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折纸、剪纸等活动,充分感知图形的对称性。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如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轴对称图形。

4、合理设置问题,提高学生讨论热情。学生讨论的热情,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所要讨论的问题,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讨论问题,将学生的热情通过有价值的题设激发出来。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在实际讨论学生时的变化,更多的给予及时帮助。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对于复杂的数学习题进行解决时缺乏有效的技巧,而合作讨论恰好帮助学生找到了解题技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引入合作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合作教学理念的深入,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可是由于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教学时更多的进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更多的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因而教师必须要提高合作教学的教育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进行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技巧。适当的建立培训班,帮助教师提高合作机制教育技能,教师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提高。

6、促进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参与均衡度。从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度特别是参与的均衡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小组中,好学生往往是主导角色,他们往往是帮助组内的差生,这虽然有利于学习,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进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参与度,他们被动地接受帮助,反而失去了参与小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久下去,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保证各水平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差生进行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

7、完善小组合作机制,做好讨论成果展示。小组合作机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改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以后,遇到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因而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就需要完善小组合作机制。例如,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数学概念时,学生将讨论中的问题总结出来,同时将讨论的成果通过小教学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发现问题,将好的学习方法和理念推广出去,从而更好地将合作学习的成果延续下去,合作学习机制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不是一跃而成的,要通过一步步的量变而达到质变。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努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去提高。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有实效。

参考文献

[1] 陈文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

[2] 吕会进.指导学生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3(12).

[3] 尹慧英.“五步”组建有效合作学习小组[J].辅导员.2014(12).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