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拍电影,靠谱吗?

2016-12-26 17:00孤烟
电影中国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艺片云中

孤烟

电影《呼吸正常》讲述的是四个青年,一座城市,爱与理想,轻松的茫然,四季轮换,他们从生活走进了电影,又从电影回到生活,在电影中扮演自己,又因电影而改变,中国电影从未有过的即兴创作,从未呈现的城市生活。电影是由著名影评人、编剧,李云波(云中)2016年完成首部剧情长片。

这部影片是反传统故事性的,导演李云波只希望拍摄出一座城市里面人们生活的常态,拍出一些生活的细节和感悟。他说每个人的人生是这样的流水线,他只是截了中间一点。这意味着电影注重自我表达,不像商业片一样讨好观众,这样一部几乎找不到任何卖点的电影对于导演和观众都是一个考验,而李云波自己是怎样认为的?

电影中国:这部电影用了半年的时间排练,然后再经历了一年的拍摄,成本大概是多少呢?

云中:所有成本加起来差不多有100万。因为拍摄周期比较长,大家一起吃饭花了不少钱,另外做后期花了一些钱,不过总体来看算是成本很低的作品。

电影中国:在调色上是怎样处理的?从画面上看调整并不算大。

云中:其实它的底调是偏蓝色的,因为影片的名字是《something in blue》。包括电影里的音乐也用了好多蓝调、爵士,所以它是有点偏“蓝”的。但是影片的层次又有挺多的,所以美术一直在跟着调色。

电影中国:从电影开拍前的排练到最终电影的上映,你觉得最难的环节是哪一部分?

云中:好像没有什么特别难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做的都挺开心的。给演员做一些表演课的训练,给一些情境让他们去演,帮他们做身体动作上的调整,我觉得挺过瘾的。大多数剧组拍摄会觉得很痛苦,是因为他们把拍摄都压缩在短时间,完全没有休息时间,一天接一天拍。我们这部电影每周拍摄一次到两次,每次拍摄像朋友聚会一样,就这样拍了一年,大家都挺有感情的。

电影中国:演员相当于没有在表演,而是在演他们自己?

云中:他们其实也是在表演,演自己也是需要表演的。可能有点场景他们的生活没有 那样的情绪,他们要表演出这种情绪。他们是基于自己的表演,达到还原自己的状态,等于是把自己的魅力放大了。可能他们还没有能力演第二个人,还没有达到像职业演员可以演不同的角色。但他们基本也达到了这个标准,把自己演好了。

每个人的人生是这样一条的流水线,我只是截了中间一点。

电影中国:你怎么看待电影的故事性?这部电影其实是反故事性的。

云中:电影其实分很多种,很多电影其实是反故事的,没有叙事的。这部电影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故事,但可能不像商业片那样有很明显的剧情发展、高潮和结尾,因果关系扣的很紧,一个情节马上引出下一个情节,头尾呼应,没有去追随商业片的一些法则。这些我都懂,我自己也写过很多这样类型的影片。但我们要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当我想还原生活状态的时候,我就是想拍出一些生活的细节和感悟。每个人的人生是这样的流水线,我只是截了中间一点,把它拿出来。很多电影故事是把人生压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而我是截取的,大家的艺术观点不一样。我不反对讲故事,尤其是商业电影它肯定是要讲好多故事,但艺术电影需要扩展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尝试一些反传统的东西。很多观众或许接受不了这样的类型,会说拍的什么东西,编剧很烂。我觉得这只是思维方式的不一样。

电影中国:这部作品的观众群体应该是哪一部分?比如说是对广州很熟悉有感情的观众吗?

云中:其实不是。我拍这个片子不是做一个产品,如果说你做一个产品你会先设定你的受众群体,但这部影片是我个人的艺术表达,喜欢看的或不喜欢我都无所谓。肯定会有喜欢看的,这毫无疑问,那这部分观众在哪里,接下来的发行就是要找到喜欢这种类型的观众来看,不喜欢看的那就不看。而不像有的影片,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的,发行商为了让他们掏腰包去看,就忽悠大家去看,一顿痛骂后却赚到钱了,我觉得这样有点无聊。我的定位是,让大家知道这部拍的是什么片,愿意看的就看,不喜欢的我们也不会去吹嘘。

电影中国:当初是怎样说服投资方投资这部电影的?

云中:这部电影的定位就是一部很小众的电影,所以它的成本必须非常低,在拍摄过程中老板都不觉得自己花了什么钱。因为我们一周拍一次,要拍哪场戏大家集合坐地铁就去拍了。所以,拍摄过程基本没花什么钱,可能后期制作投入了20、30万。但后面的十几万对投资者可能就没什么了。

电影中国:拍完这部电影还会继续写影评吗?会不会对你之后写影评有影响?

云中:其实是会有影响的,尤其是对新电影,现在新片我都不评论了或评论的比较少。以前我还和朋友做《影向标》,给院线电影打分,现在都不打了。因为这样会有点怪,我的电影也在上映,你给别人的电影打低分就不好了。但有些电影我还是会写简短客观的评论,比如《三人行》。我的这部电影上映后,也会认识到很多圈内的人,那我再写影评的话,有时候可能面子的关系有所影响,但专业性上没有影响。

电影中国:你接下来的创作有没有什么计划,因为拍很多文艺片的找投资方很难?

云中:可能这部影片之后,就会先去拍一些商业片吧。这部有点太任性了,完全不计较回报的程度,下一部电影可能会偏市场运作多一点,等之后有机会再拍文艺片。接下来会先从网络大电影入手。现在的网络大电影基本上都很难看,看1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那我希望自己可以认真拍,至少达到普通美剧的水平。

电影中国:那你怎么看待文艺片在市场上的困境,成功的很少,大部分的票房都不高?

云中:是的。我觉得他们在拍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一点。我开始就想好了,我这部片子不可能赚钱,那就不要让老板亏太多钱。这个市场还是需要百花齐放的,各种各样的搞笑逗逼片、反常规的片子越多越好,其实这两年国内新导演新片子特别多,各种类型的片子都出现了,也都还有人看。像《路边野餐》就算得上是大规模放映的高端文艺片了,它已经很成功了。像我们这种只能是中下层的,像《我的诗篇》是靠众筹做的,但我们要安于这种现实,能被大家看到就已经很幸运了。既然自己拍了文艺片,就不要过高的期望自己的作品有过亿票房,不然就不要拍文艺片了。

电影中国:文艺片没有市场培育的话,还是得不到好的发展?

云中:其实现在文艺片的市场和票房比以前好了很多。像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有上千万票房,还有王小帅、娄烨的《推拿》票房也过千万了,所以文艺片票房还是有在涨的。我对这个并不悲观,像《我的诗篇》是部纪录片,很小众,如果在以前根本没人会去看,那现在全国票房也过百万了。

电影中国:你认为网络平台未来会不会成为银幕之外的第二大渠道?

云中:这个肯定会的,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包括院线电影上网络也非常快,很多院线电影还没完全下线就已经在网络上出现了,网络目前基本上已经是第二大平台了。很多片子以前都会卖电影频道,现在电影频道也上传到它的1905电影网站,在网站上播放为主。其实大家都在把平台转到网络。包括一些小众文艺片之后说不定就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收回成本了。对于文艺片,院线可能给不了太多支持,但网络可能是一条路。

但有一点,很多导演其实还是希望自己的电影可以在大银幕上播放。就像我的这部电影在北京电影节上超大银幕放映,我之前并没有看过银幕放映的效果,还担心影片画质会模糊,结果首映放映后觉得效果很好,真的有电影的感觉,影院的音响效果和氛围,会让你觉得影片还是得在电影院看。这种电影院独特的气场可能是网络和电视无法取代的。

电影中国:创作网络大电影和大银幕电影会有明显什么区别吗?

云中:这个当然是有区别的。首先一个是影片长度,网络大电影一般是50、60分钟,因为它太长了的话成本就很难收回来。网大电影制作成本是100、200万之间,时间越短精细的才能越高。还有一个是网大的盈利模式,比院线操作的片子的票房分成回收快的多。院线的影片一般要1、2年的操作,再后期分成,投资回报率是很不稳定的,而网大两三个月就可以开始收钱了。但目前网络大电影的影片质量很低,大多数都是噱头。

猜你喜欢
文艺片云中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攀爬在生与死之间——论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
“一个人”的村庄:阿来《云中记》解读
云中歌
云中笛音
汤唯产后复出加盟毕赣新片,华策影业大制作加持,文艺片市场是否迎来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