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的生成

2016-12-26 15:45宫曼
未来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师德老师课堂

宫曼

多年前,我们曾信奉这样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教学主体地位和师生角色的变化,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只有一杯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毕竟是有限的一小潭“死水”,而非源头活水,所以我们的口号变为“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要有长流水”。这确乎是比先前的底蕴上的要求更厚重了许多。但长久以来我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难道我们的孩子只能像雏鸟一样被动地等待“老师妈妈”的给予吗?我们要做的应是尽早地让这些孩子像雄鹰一样具备自己觅食的本领。基于此种思考,我抖胆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不要聚焦在给予学生水的数量和份量上,我们要努力教给学生自己掘井取水的方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高效的目的,我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是否具备以下的四种能力:

一、师德感染力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拥戴,那么教师就要有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师的师德感染力。在这里我有一个粗浅的比喻,我觉得我们老师就像一位店铺的老板,而学生就是顾客,当然顾客是上帝,要想办法让顾客买你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坐卧行走、言行举止、甚至于你遇到问题时的反应、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无时不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学生。而且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仪态端庄,衣冠整洁,举止文明,语言得体,以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如果他们敬佩你,就愿意亲近你,他们喜欢你,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你的学科、你的课堂,这也就应了那句话——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想这也就有了在课堂上能够产生高效率的前提。

二、课堂驾驭力

光具备学生肯听不够,老师自身学识渊博却讲不出学生需要的东西也不行。这就涉及到教师的备课问题和课堂的教学技巧,也就是课堂驾驭力。备课是一个大概念,不仅要备教材、备课标、备教参,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等。备课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是不是在教学前已经把教材吃透,是否已把其中的系统知识梳理得清晰。以语文教学为例,上课前教师是不是已做到成竹在胸,能否把书中的重难点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面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是否下了很多功夫都很重要。要想上好一节课不难,难的是节节课都能上好,这个“好”不单单是基础知识学会了,课文读熟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弄明白了,或者是会背诵重要段落了,还有不能忽略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方法你到底渗透给学生多少,我们都知道“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受用终生”的道理,我们也听过“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的说法。要想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这个引导的能力和教师的备课能力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做一位“懒”老师,如每学一篇新课文,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可以向字典、同学、家长或老师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疑难问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凡是学生自己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得到解决的教师不代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要调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不是归某个同学的,而是每个都要回答,如果大家回答时不动嘴的要单独表态。现在我校正在搞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我给全班同学编了十个小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号,组内成员“人人有事做”,都能感觉到“我很重要”,自己回答问题及日常表现都与本组的得分挂勾,每组的得分都与荣誉和奖品挂勾,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人人都争着回答问题,真正做到了争着动嘴、动手、精力集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成为高效课堂中的先行引导者和组织者。

三、理念支撑力

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有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要主动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实际,培养出有价值、有能力的、高情商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具体做法,一方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相长”,老师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告别单向传授的课堂模式,要适度放手、相信你的学生。再渊博的教师如果不经过课堂的洗礼、不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也不能算一个优秀的教师。老师只有做到了收放有度,学生才能在孜孜以求中获取知识的琼浆,教师也能在谆谆教诲中获得价值体现的快乐。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体会获取知识乐趣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高效地课堂。另一面,教师还要提倡、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并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理竞争与团结协作。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是相近的,所以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探讨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去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不能轻易地全盘否定,更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要承认和接受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差异的事实,要细心地“浇灌”,耐心地等待每朵“小花”的绽开。

四、教后反思力

教后反思力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思考、反省、探索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了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道出了教后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一个教师若能持之以恒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遇必将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将成为现实。作为一位老师要勤于思考,而且不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对本班的班风、学风进行思考,听课后要对其他授课老师的教育智慧思考,对学校领导和教研员提出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思考。对于教师而言,思考、学习、尝试应用和改进是教师自身快速成长的捷径。

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高效课堂的建立和形成是我们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梦想,勇于实践,目标实现的那一天离我们不会太遥远!

猜你喜欢
师德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六·一放假么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