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宇
当前我们的国学教育,有着“国学”的形,却还依然停留在“说教”的质。需要广大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努力去改善,首先自己对国学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辨别,才能让孩子从情感上和传统“通感”起来。
“六一”节前后,笔者看到不少学校、地方举办诵读《弟子规》的活动,好不热闹。这些年,《弟子规》炒得火热,新闻中常有一群孩子穿上汉服跪坐而读的场景,甚至有人说有了它连《论语》都不必读。同时也有人激烈反对,主要是认为它糟粕太多,还有从考据角度指出它出现很晚,在教育史上没什么影响,是近年来被人为抬高的。
我们先要弄清楚《弟子规》是怎样一部书。《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它的影响力在近几十年才开始显现出来。在笔者看来,《弟子规》里的规训式教条太多,且有不尽合理之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如果理解成不要费精力在说长道短上,当然有道理,但如果片面地去理解,岂不就成了没有社会正义感和主人公意识。更关键的是,书中注入“勿”“莫”等语气,直观上就给人教条之感。只叫活泼可爱的孩子被动遵守种种规矩,又不明白原因和道理,非但与启蒙的目的南辕北辙,而且会戕害儿童的天性。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不妨将《弟子规》放一放、冷一冷,传统教育应让孩子在深层愉悦中自然获得熏陶,产生情感共鸣。产生情感共鸣的办法,“何莫学夫诗”?其实诗歌倒是不错的启蒙门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蒙学的基本目标正是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文化常识、生活习惯、人性心理等,与诗的作用可谓一致。特别是诗歌表现了一种不断从自由的情感出发,对生命和世界的应然状态进行追问,从而获得精神归宿的价值建立方式,而不是某种固定的价值观,又以审美、自然、感性、形象的形式和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使人性源源不断地自动生成,人格境界也随之提升。这种方式适合于每个人,更适合于纯真活泼的童心。
今天很多人把古典诗词当作一种“文物”敬而远之,但“诗性”应当存在于每个人的精神深处。今年春节期间,有人以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在网上求征续诗,引发了一股续写热潮,“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的帖子也引发网友从各个角度做了倾情阐释,使人由衷感动于“国人诗性未死”。叶嘉莹女士曾说:“其实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的关系。”诗,可以提升人对命运的感悟能力,增强思维的活性与人生的韧性,不仅是蒙学,也值得当作人生、社会的大学问来普及。
当然,启蒙的门径很多,寻找情感共鸣的体裁也多种多样,除了诗还有很多。但是寻求情感共鸣的传统文化教育,远比拿着《弟子规》进行教条规训要难得多。这也说明,当前我们的国学教育,层次仍不够高,开掘还不够深,有着“国学”的形,却还依然停留在“说教”的质。这还需要广大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努力去改善,首先自己对国学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辨别,才能让孩子从情感上和传统“通感”起来,才能身心愉悦地与传统文化产生亲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