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南
【摘要】现阶段,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受到资源开发薄弱的限制,如果在高校舞蹈教育中融入民间舞蹈艺术,这将十分有利于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不仅在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还有利于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民间舞蹈艺术提供了一个全新发展与创作的舞台。它们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无论是对高校舞蹈教育还是对民间舞蹈艺术都是有益无害。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
一、浅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舞蹈课程内容的设置没有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相结合,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逐渐形成了重技艺轻研究的教育态势,这种形式使得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暴露出较低的文化程度、单一的艺术综合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简单等弱点。第二,舞蹈教育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脱节,比如对学生艺术欣赏、洞察力和评价能力等的培养。第三,高校优秀舞蹈教育人才欠缺。
二、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现状
第一,民间舞蹈存在环境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时代特征无法分割的民间艺术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亡。第二,民间舞蹈艺术保护机制的缺失,一方面体现在对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力度上,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投入。第三,民间舞蹈传承人逐渐丧失,老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载体,老艺人的失去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
三、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有效措施
1、树立民族文化观念
民间舞蹈艺术即便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也独具特色并且异彩纷呈,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便意味着作为从事舞蹈行业的人,我们应该肩负着传承民间舞蹈艺术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将我国民间舞蹈艺术发扬光大,使其蕴含的精神与中国韵味得到传播。随着如今社会逐渐走向全球化与多元化,我们仍然发现,那些在国际舞台发光发亮的作品大多带有深深的民族烙印,所谓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因此,高校舞蹈教育以及民间舞蹈艺传承的关键,就是需要每一个从事舞蹈的教育者和学生都应该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每个人心中都应该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怀有自豪感。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我国教育界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学大纲模式,这种模式在保护了课程的正确前行轨道的同时也使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人性化,使其变得僵化。在教材方面,我们应该在现有民间舞蹈素材的基础上学习技能,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舞蹈表现力,拓展视野,还要对它们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兴衰有一定了解,探讨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同时,理论课程的建设也十分重要,为了避免学生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不如人意的现象的发生,应该加大学生舞蹈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与地方实际结合的选修课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习需要。
3、创建多元化教学方法
组合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中是被首先强调的,该方法主要针对实践中的整体性和灵活性。对于舞蹈教学整体性的良好认识,是想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前提,与已获得的舞蹈技巧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舞蹈精髓的感悟,形成自身独特的感悟。对于灵活性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民间舞蹈艺术特征的灵活转变可以对学生找到舞蹈真谛起到一道作用。
感性教学法是老师根据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自我理解进行指导说明,使学生对民间舞蹈艺术具有更好的表达和抒发。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只注重舞蹈技巧的培养,情感的表达一样不可忽视。这样,对于难度较高的舞蹈动作,在正确的感情基础上才不会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失去兴趣,造成对民间舞蹈艺术的理解产生偏差。我国的民族文化底蕴单靠舞蹈技巧是无法诠释的,必须依靠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民间舞蹈艺术的一大特色便是即兴创作,民间舞蹈艺术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便是民间舞蹈艺术传承过程中的即兴创作,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得民间舞蹈艺术得到丰富和发展。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便是教师,它是课堂的核心人物,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对学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除了需要教师掌握大量的民间舞蹈艺术相关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其对民间舞蹈艺术的情感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灵活教学,积极探讨双方对民间舞蹈艺术的理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 沛.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创新研究——试析以普高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D]. 安徽文学, 2011(06).
[2] 王小林. 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D].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