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作为
摘 要:数学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然而在应试教学思想控制下,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并没有展现出它的魅力,相反小学数学留给学生更多的是枯燥和抽象。其实数学的一大魅力便是数学的生活化,生活化教学可以让数学走上更为长远的发展道路。本文尝试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见解,旨在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生活画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40-01
新课标指出现如今的小学数学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将生活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去。新课标思想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们需要从生活画面、问题情境和生活常识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化氛围中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
1 生活画面引入数学课堂
生活与数学是一种神奇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数学的身影,在数学中更可以看到生活的缩影,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这对于好动好玩的小学生来说实属煎熬,事实上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更多的生活画面。
“商不变的性质”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都理解不了“商不变的性质”的真正含义,由此导致了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约分不彻底的情况,在教学此部分知识时,笔者先给学生引入了以下的生活画面:有一天邻居家的张奶奶、王奶奶和刘奶奶在楼下碰见了,她们看到了彼此买到的葡萄便讨论谁买的最便宜。张奶奶说:“我买的葡萄最便宜了,10块钱4斤呢!”王奶奶听后笑着说:“我买的比你便宜,我买了6斤才15块钱。”刘奶奶一听不乐意了,急忙说道:“我买的葡萄比你们都便宜,5块钱2斤。”张奶奶、王奶奶和刘奶奶都认为自己买的葡萄最便宜,于是笔者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谁买的葡萄最便宜呢?”在真实的生活画面引导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王奶奶买的葡萄最便宜。”有的认为:“三个奶奶买的葡萄价钱是一样的。”笔者又接着问学生:
“你为什么觉得三个奶奶买葡萄的价钱一样呢?”这样很容易就引出了“商不变的性质”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的透彻。
可以引入数学课堂的生活画面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画面,让学生对生活画面感兴趣,从而对生活画面中存在的数学知识感兴趣。
2 生活问题引入数学课堂
不可否认问题模式可以唤醒学生的思考和创新,可以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走进数学世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教师都会直接将数学结论和原理告诉学生,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和原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结论和原理。在错误的学习方法下,学生可以正确的完成一道数学题,也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高分,却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而问题模式以及问题串的形式则是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时不时的设计几个问题,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
混合运算顺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知识点,却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混合运算顺序容易在很多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先做乘除法,再做加减法。”学生无需过脑就能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顺序难在学生对其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学生眼中混合运算顺序只不过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这样运算起来也容易出错。如果能够在问题中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含义,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加的有趣。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去汉堡店买食物的情境:小明去汉堡店买了一个10元的汉堡和2包6元的薯条,应该付多少钱呢?如果再加上2杯6元的可乐呢?这样连续两个付款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都能够列出“10+6×2”和“10+6×2+6×2”两个正确的算式,接着再让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学生一致认为应该先算“6×2”,“为什么先算‘6×2而不是‘10+6呢?”又追问学生,在实际情境下,学生依然可以顺利地做出正确的解释:“因为小明买了两包薯条,如果先算‘10+6就说明小明只买了一包薯条。”可见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眼中不再是枯燥的数字,也不再是生搬硬套的记忆,而是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一步步的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真正的理解。
3 生活常识引入数学课堂
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思维不仅需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学生理解一定的数学常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数学常识的积累都远远不够,那么在数学常识的积累上可以让学生做些什么呢?
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多的数学单位,如“克”、“千克”、“厘米”、“分米”、“米”等,这些数学单位经常出现在数学教材和数学习题中,很多时候由于学生数学常识的匮乏会闹出众多的乌龙。比如“小明身高120(米)”、“一袋大米重30(吨)”、“买一个作业本要200(元)”等,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错误正是学生生活常识匮乏的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来熟知数学常识。比如,在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亲自交学费,具体到一本数学课本多少钱?一本语文课本多少钱?一共交了多少学费?再如在学习重量单位“克”、“千克”、“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器材,然后让学生逐个走上讲台称一称粉笔、课本、文具盒、矿泉水、书包等常见生活用品的重量,并让学生将这些重量记录下来进行对比,看看谁更重,谁更轻。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断的实验、不断的积累,进而可以对数学常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如此的教学也才得以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学科魅力的诠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以生活化为基础,通过生活画面、问题情境和生活常识让学生接触真实有用的数学,让学生更好的接触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学生爱上数学,爱上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林朝琼.生活化角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24期.
[3] 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