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向实践

2016-12-23 10:43齐剑锋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出水管进水管向量

齐剑锋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认识,以确保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例如,在教材的第二章“算法的初步”中,顺应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加入了计算机的相关内容,部分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应该由专业计算机教师进行讲解。而实际上,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算法的实现包括了多个环节和步骤,而前后两个步骤之间必须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学生必须充分理解,虽然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部分简单的步骤省略,但是如果要将算法程序放到计算机上运行,则必须保证步骤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出发,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而不能一味对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进行讲解。

这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譬如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以通过这样一则故事恰当引入课题:古印度国王非常喜欢国际象棋,他要奖赏发明者,可以满足发明者的任何要求。发明者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用水稻来填棋盘:第一个格放1颗水稻,第二个格放2颗水稻,第三格放4颗水稻,以后每个格放的水稻都是上一格的两倍。国王不假思索满口答应,经过大臣的计算原来发明者的胃口大得很,他要了国王全国几十年水稻产量的全部。水稻颗粒个数为S,这个S结果有多大呢?怎样求?这必须要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去研究,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必然会尽力去听讲。

(二)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的联系,强化应用意识的培养。譬如,现在有路人甲从A走到B住了一晚,第二天从B走到C。最后问路人甲的位移是多少(位移是只管起点和终点的)我们都知道是AC。对这就是向量的加法AB向量+BC向量=AC向量。这样向量的加法以及向量的意义学生一下就听懂了。在这种情境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现实,用于实践,促使他们积极地搜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会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加强整合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放水需20小时把空水池放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24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有观点认为,像这样的数学内容,无法联系实际教学。因为这一问题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采用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来把水池放满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打开的情境呢?当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时,学生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同时打开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现象几乎十分普遍,如:A、排队候场。不断来排队的人和不断进场的人,来排队的人多于进场的人,就会有等候的人。B、草场。不断生长的草和不断被吃掉的草。C、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的补充和不断的消耗。D、社会人口的增减。不断出生的人和不断死亡的人,出生的人多于死亡的人时,人口就增加;反之则减少。??从学生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在学生的理解里,进、出水管同时打开是表示有进有出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对动态平衡意识的感悟,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数学体验!数学必须与实际相联系,现实的例子并不等于现实的数学,现实中的数学原形要经过概括,提炼才能上升为数学模型。现实生活要走进数学,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必须加强整合,使学生明白现实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现实,数学源与现实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四)通过回顾历史背景及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人文及科学环境中。在大学,教授曾跟我们说过,不了解数学史的人,就枉为“数学人”。她的这句话一直督促着我。直到今天,我发现,有时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一些数学史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会让一节课“堂毕生辉”。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揭示了古代灿烂的数学成就,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再现了数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与力量。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中数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其中情境教学是最为常用,同时也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所熟知的概念和问题,从而方便其进行理解和体会,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六)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做课堂的主人,这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理论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出水管进水管向量
虾子河排洪泵站出水压力管道设计
向量的分解
Eensy-weensy Spider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通海管路出水管末端管径对水动力噪声的影响研究
热泵干衣机的清洗系统和具有其的热泵干衣机
一种塑料制品除异味装置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
淮阴闸水文自记台进水管防淤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