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亮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性教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更是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因此“有效性教学”这一课题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家和一线教师研究的新贵。而本文重在论述加强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及加强的基本理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多年来一直注重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同行们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谈谈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彰显数学的“生活亲缘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其独特个人成长经历为基础的认知过程,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多体现为他们对生活中数学事实与现象的再次“解读”,知识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生活情境色彩。换句话说,数学无不具有“生活亲缘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彰显数学的“生活亲缘性”,即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丰富的相关数量、形体方向的生活经验,如物体的多少、大小、高矮等来诠释数学的解题技巧、方法甚至思想,让他们便于理解那些晦涩抽象的概念、定理等,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有效性教学。此外,数学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善于设计具有互动式特点的多媒体课件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二是善于通过活动、游戏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多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和不断挖掘他们解决问题的内在潜能;三是注意课前精心预设和课堂有效生成的“空间度”,给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余地,让其独立思考和自我消化,不断形成自己的解题技能和素养。
二、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四、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性和小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教育规律”和“人本基础”
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可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九年的学习可划分为三个学段:1至3年级为第一学段、4至6年级为第二学段、7至9年级为第三学段。每个学段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想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偏、难、怪”的题型来超越小学阶段难度,对小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提升是违背数学教学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有不少老师看到了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别人、个性性格特征不断增强的特点,故十分注重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探究、对话,然而却陷入了“为课改而课改”,新课程改革被形式化、片面化,学生在课堂上是更加活泼了,但却没学到多少真正的知识。所以必须既要深刻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性即其中的客观规律,又要懂得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夯实这个“人本基础”,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课程承担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素质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教师要通过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满童趣、富有活力,乐学、爱学,让有效教学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