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声
摘 要:高中课程都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基础课,它注重于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只有从传统教学到“高效课堂”理论转变,以新理论为指导,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学生实际,勇于实践创新,通过多模式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审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的教法还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学生累,教师也累;整个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像一泓激不起涟漪的死水。接下来,本文将谈一谈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启发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情境创设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动脑、动手、动口,勇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假设、严密的论证等良好智力品质。启发式并非“问答式”,启发式的方法众多,如问题启发、目的启发、比较启发、形象启发等,最终实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借助典型实例,实现举一反三的功效。此外,教学策略的选定与设计是教学的中心部分,是由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制订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二、创新理论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是参与者与组织者。学生在这个课堂的舞台上不断大胆展示自己,勇于表现自己,教师只起提供、服务、引导作用,起过渡、衔接作用,起点拨作用,起画龙点睛作用。
有句话说:“课堂是生命的狂欢,知识的超市”。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得有丰富的背景知识,有多方面的预见能力和解疑的能力,这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大难题,自身得做好相当充分的准备,你的学习目标,你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你的重难点,你的学情调查、问题总汇,都要有备而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动身”到“动脑”再到“动心”的发展,才能出现“忘我”的境界。
作为教师就得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走小步,不停步”的原则,让学生看到,只要他每天上课认真参与课堂学习了,认真做好课后作业了,就会有进步,取得好成绩,原来学习并不是太困难的事,这样逐渐培养出学习的好习惯,建立了自信心;特别是让学生使用学案,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即使有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写完学案也会有一份成就感,而且在次日的彼此交流中,会使学生感到认真参与课堂教学所获得的收获,这样既获得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新能力,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了老师和同伴的认同。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立即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再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课堂上,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讲台被教师独霸,学生是被动的听者,是知识的“被告知人”,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造成学生虽身在教室,却心在四方,课堂上昏昏欲睡、哈欠连连等。试想,学生没有参与,其思维没有激活,何谈收获呢?因此,当下看一节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生是否参与了自主探究,是否参与了展示交流,是否参与了质疑解惑。新教学要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让讲台真正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让教师和学生都真正感受到思维的激发、智慧的交锋,让学生时而沉思静想,时而激情满怀,让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真正熏陶和感染师生,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让敢问、敢悟、敢说成为课堂日常景象,以学生的精彩成就课堂的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有资格说是高效的。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立足教学实际,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一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周永东.浅谈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J].教育革新.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