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标
摘 要:古文阅读是学生高考的一大弱项,本文结合对高考古文阅读的研究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古文阅读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古文教学和复习提供应对策略。
关键词:古文阅读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45-01
古文阅读是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不可或缺的一大组成部分,从学生高考的平均分值来看有一半没达到两位数,已经是学生考试的一大弱项。下面,笔者结合对高考古文阅读的研究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谈几点观点:
1 古文阅读的发展趋势分析
古文阅读的选文近年发生一些变化。以前古文的选文一直是人物传记类,分为传记和墓志铭、表。传记如09年汪琬的《书沈通明事 》、11年苏轼的《陈公弼传》、13年裴松之的《李丰传》,墓志铭、表如10年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12年苏辙的《伯父墓表》,15年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但14年的选文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16年是张岱的《家传》。虽然内容上仍与人物相关但是已经发生变化,选文仍以唐宋散文八大家为主,因此我们在训练时要以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散文为主,宋、明、清三朝精选。重点传记类,兼顾与人物相关的其他文章。
古文阅读的题型从14年开始变化,这两年已经成型,不会再有大的改变:两道选择、一道翻译、一道主观题,分值为3分、3分、8分、4分共18分。但变化的是:第二道选择题由原来考察人物的品质、政绩变为考察虚词、文章内容比对,难度加大;翻译题的难度有所减小;主观题的难度较大,它既考察学生的翻译文章的能力又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学生一般很难答全,这也是题型变化最大的地方,可是相同点就是围绕人物的品质、事件、原因、目的等提问。
2 古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2.1 多阅读古文原著,培养文白转化意识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阅读的有关古代的知识,基本上都是经过翻译的白话文,对于古文原著接触很少,而且这种情况会继续延续。这也是造成学生古文阅读理解差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在文化的意识中已经缺失了古文意识和文白转化的能力,到高中想通过短时间改变现状和提高这种能力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困扰高中学生古文阅读的难题。所以,对于学生古代内容的阅读设置上,至少应该在初中就多接触古文原著,少阅读白话。如初中的名著必读《西游记》《水浒传》就一定要求学生读古文版的,高中的名著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就更不必说了。此外学生还应在课外时间阅读:《诗经选注》;四书;三国、唐、宋、明、清的史书;《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史著作;名人传记等。对于这些著作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自行选择书目和时段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对古文的敏感意识。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培养自我的文白转化能力,因为文白转化能力是衡量学生古文理解水平的标尺。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学生先看白话再看原著、古文和译文的对照到原著逐步循序渐进的训练,只有有意识地培养才能逐步提高。有时可以就一本书多遍阅读来训练文白能力和加深对一些文言词语的多义和准确理解。笔者看《三国演义》有四遍,每一遍都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理解,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也更全面、准确。
2.2 以本为范,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提升古文阅读和概括能力
课本上的古文作品是文言阅读的范本,它提供了阅读理解其他古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也提供了分析古文的方法。因此,首先要抓住必修一至五文本上的古文作品,这也是高三复习时为什么要再次复习的原因。对于作品的文言基础知识要牢记,也要能够把与之相关联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记忆,做到对于词的意义记得全面、用法能够分清、句式特点明了、每一句能够准确翻译才行。学习时可以先分课记忆,然后拓展到学过的相关内容,过一学段再加以回顾总结,只有反复记忆才能做到基础知识牢固而又全面。例如,学习《指南录后序》,首先记住词语的意义用法、句式特点,这就解决了09年江苏高考《书沈通明事》翻译中“购仰妻子急”中“购”是悬赏追捕的意思。然后要对词、句加以拓展串联学过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如“除”既有本课授予官职意义,也有台阶、除去、修整的意义; “于”既有文中“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的介宾短语后置的作用,也有被动、比较等用法和意义。
对于文本中的古文学生还要学会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每篇文章要能够知道写了哪些事件、那些人物、人物的形象特点、文章的结构特点等等 ,这一方面便于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就是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能力。例如《师说》,先提出观点指出老师的重要性,然后从三种人从师的情况对比指出现以耻从师的不良风气,接着列举圣人从师证明观点,最后指出写作目的是勉励李蟠。从这些分析中可以学习提炼提纲、对比、举例写法的运用、议论性文体的结构范式。再如《渔父》一文中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和动作,可以分析出屈原的不与世推移、洁身自好、不妥协同流合污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形象。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概括其实也是高考内容概括题型的范本。
2.3 专项训练,以读懂内容作为突破口
高三阶段对于古文主要进行专项训练,以练代讲,探寻针对性的答题技巧,规范答题等等,这些我们就不再赘述。我们强调的是以读懂内容作为文言阅读的突破口,因为读懂内容是做题的前提,无论题型咋变化但都是围绕文章内容为本。这个读懂只是训练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每段的大致意思,写了文中人物的那些事情、政绩、性格等,只是初略了解提炼简纲。它可以为下面选择题的词义、推断翻译提供文句和段落的语义背景,为内容纠正题提供正确的比较内容,为分析概括题提供选项和依据。
如2015年江苏高考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第一节介绍欧阳发的家世及少年学习情况,第二节介绍他长大后治学和处事情况,第三节介绍他对服制建议和刊修天文书,第四节写他治官修书,第五节写他的家庭概况和写铭缘由。了解这些内容再做题目就能够知道到那个地方去找答案,第七题和第五节内容比较就能够知道D项请求写墓志铭的是欧阳宪而非苏轼,第九题他的治学特点可以从第一二两节中分析出四点内容,第六题实词推断和第八题翻译可以结合上下文去梳理意思。
我们要仔细研究高考古文的选文和题型的发展趋势,找出规律,思考对策,针对训练,才能在高考文言复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夺取高考的最终胜利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