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生态圈 开创均衡发展新局面

2016-12-23 09:01谭先玉
中小学校长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圈教研农村

谭先玉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3-0015-03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地区,农村面积占到了83.5%,农村学校26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50%。近五年来,雨湖区通过创建合格学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等,使全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硬件基本达到城区学校同等水平。然而,农村师资队伍的提升却是一个大问题,为此,我们建立了教育生态圈。

一、上下联动。推陈出新,构建教育生态新型结构

2012年11月,雨湖区全面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工作,先后出台《雨湖区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工作方案》《雨湖区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工作五年规划》,提出“1+1+1”(强校+弱校+农村学校)生态圈发展模式,建立完善了岗位设置管理、校长任期制、校际交流、跨校任教、定时支教、培养培训、评价激励等机制,支持城区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有效流动。

(一)区领导直联学校,缩短问题解决周期

2013年10月,雨湖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下文《关于建立区级领导、区直部门联系学校制度的通知》,要求1名领导带领1至2个区直机关联点响塘乡、姜畲镇的1所学校,共有26名区领导、34个部门参与。两年来,区级领导及区直部门频繁深入学校,为学校排忧解难,解决学校电脑不足、师生饮水难等问题,改善学校路况,捐助财物近百万元,

(二)教育局干部直联教师。使教育教学管理常态化

教育局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工作干部联系教师一览表》,每位机关干部联系1至2位教师,形成了“局机关干部”一“换岗教师”一“生态圈学校”的管理“责任链”,直接把生态圈各校的人员串联起来,带动生态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机关干部积极联系生态圈学校和换岗教师,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三)教研员定期教学视导,使课堂教学指导专业化

区教研培训中心出台《教研员联点生态圈学校制度》,组织各教研员定期对农村学校进行教学视导,通过对生态圈内学校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教学视导,及时规范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如谭念君名师工作室对华银金陵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指导。针对毕业生数学复习问题组织专题沙龙,农村教师倾吐了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得到名师工作室老师的有益帮助。

(四)校长任期制,使办学成本最小化

我们采用校长任期制,让校长们在生态圈学校内流动,让好的办学经验得到迅速复制。校长每届任期为三年,任届期满,经教育局考核称职的,由教育局重新任命职务,可以连任(在同一学校同一职位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也可以调任、转任其他相应职务。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而且使得一批有教育情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校长有了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

(五)教师定期交流,使优秀人才辐射作用最大化

一是严格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要求,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控制,引导教师自主从名校、大校向农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合理流动。二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划分9个跨校任教片区,鼓励专任教师在完成本校工作任务后跨校任教。三是实行流动定时支教。特级教师和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服务,人均须完成40课时以上的兼职支教任务。四是推行城乡换岗模式。以教师总人数10%的比例,让位于城区的学校与响塘乡、姜畲镇学校的教师进行岗位互换,时间为一年,这种伙伴关系促使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建章立制,动态管理,为生态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建立保障机制

雨湖区先后实行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履职考评津贴制度;给予跨校任教课时补贴每节30元;城乡换岗教师交通补助费3000元/期;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农村教师远郊津贴,对于在农村边远学校任教的教师按照20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2013年至今发放城乡换岗、跨校任教、流动支教、边远学校津贴共计100余万元。

(二)健全激励机制

对参与教师均衡配置工作的教师在评优评先、岗位定级、职称评定、提拔任职等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参加高一层级岗位设置聘用、参评特级教师或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评选的教师,要有异校交流的经历;参加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终身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在培训、进修、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晋升职称时予以倾斜等等。同时,对于在教师均衡配置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和教师年度考核计分内容。

(三)调研总结,及时调控改进

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系统规划和系统推进,我们每年对生态圈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总结、提炼并推广生态圈发展模式和经验,鼓励各合作学校之间输出人才和优质教育理念,科学推进均衡配置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及时调整优化。2015年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将换岗教师的津贴由1500元调整到2500元,使得津贴的设置更为合理,更以人为本。

三、帮扶先行,发展融合,生态圈工作卓有实效

我们为各合作学校提供教师均衡配置自主权,生态圈内以大学校为龙头,组织圈内学校制定校际研训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教师专业水平差距,使教师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一)取长补短,教师配置科学合理

每学期初,各生态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和部署教师均衡配置工作,制订方案,确保生态圈学校都能开齐、开好专业课程。针对农村学校专任教师缺乏的情况,生态圈内选派教师参与城乡换岗。如响塘中心校多年来没有信息技术课教师,金庭学校陈明就来到响塘仁兴、长龙、烧汤河任教信息技术课。跨校任教、城乡换岗的实施充实了乡村学校及城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的师资得到有效的调剂和补充。

(二)骨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迅速

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均衡配置工作的“排头兵”。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输送到农村及城区薄弱学校,为乡镇学校的管理、教研、教学诊断、把脉;为学校发展、教研定位:提供范例、方法指导,打造探讨平台,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换岗到姜畲中心校的石桂花,是湘潭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主要负责全镇的教研教改,她用心策划组织了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从学校行政班子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意识入手,带动全镇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校校联动,教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教研教改工作,雨湖区编织了一张生态圈区域的教研大网。如开展“理论学习、问题探讨、实践尝试、深入反思、行动跟进”主题研究式的教研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随着生态圈工作的推进,姜畲、响塘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活动的获奖人数不断增多,仅2015年语文赛课获奖达40多人次。仙女中学石艳红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中学化学实验创新大赛获二等奖,仙女中学吴健清参加湘潭市中学语文赛课获一等奖,姜畲中学周湘江参加市中学数学赛课获一等奖,打破了两镇无市级奖励的历史纪录。

(四)凸显特色,生态圈工作各有千秋

各生态圈在做好常规动作的同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亮点,明确主攻方向,认真编制自选动作,特色凸显。如姜畲中心校选取“农村小学数字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研究”为课题,带领全镇学校进行研究与实践,该课题于2014年6月申报立项为湘潭市重点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独立立项课题。韶西生态圈制定了《韶西逸夫小学生态圈章程》,以“送教送管理送文化”为目标,将韶西的教学新理念、读书文化以及心理健康特色带到姜畲:该校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模式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究农村学校如何利用教育生态圈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四、内涵发展,总结提升,生态圈工作影响深远

雨湖区举全区之力,积极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新途径。全区各类学校以11个教育生态圈为平台,300多名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师均衡配置工作中。到目前为止,全区进行交流的专任教师达到19.6%,范围囊括了中小学数学、语文等15个学科。对此,《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湘潭日报》、红网、湘潭电视台多次进行宣传报道。

经过多年努力,雨湖区城乡学校更新了设施设备,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教学内涵愈发深厚。为此,雨湖区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全国与湖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素质教育实验县、湖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优秀单位以及省教育强区先进单位等称号。

教师的岗位置换带来学校的巨大变化,而教学的进步又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湖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完美实现。

[责任编辑:刘斌]

猜你喜欢
生态圈教研农村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