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霞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盼望着,秋天就这么来了。科技周课程“稻”源于一位老师从田野里摘来的一株“薏米穗儿”,这株金黄色的稻穗里藏着什么区域里,孩子们自发的探寻和讨论充满了愉悦的气息。
快乐采风
第一站——稻田寻秋
既然大家有兴趣,那我们就到田野里去找一找吧。小虎和佳佳在田埂边,取下金黄色的稻粒,放在嘴里咬一咬:“哇,老师,里面真的有米呢,白色的米。”摸摸、看看、闻闻、咬咬,多通道感知稻米的秘密,孩子们的感受源于他们的亲身体验。
老师把课堂搬到这一方田野,感觉真是不一般——“小朋友,稻穗为什么都是弯下来的?你数过稻穗儿上的米粒吗?”……
沙宝宝在田埂捡到一把镰刀,他蹲下来,居然像模像样地使唤起来,看来像是一位有经验的小小农工。老师笑着说:“现在的稻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我们约定,等到那时候,大家再一起来看收割,好吗?”
当然,既然走进田野,我们可不仅仅是看稻米,跳田埂儿、吹蒲公英、摘扁豆、挖红薯、找小虫、探寻野菜的秘密、感受泥土的气息,这些稻米的好朋友我们同样有兴趣。
第二站——超市调研
小雪说:“老师,我看到稻子里米粒是白色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家里、还有幼儿园里煮的饭会有红色的、黑色的,很多颜色呢?”另一个小朋友说:“你不知道吗?那是黑米、红米。”还有的小朋友说:“我和妈妈去超市买过五彩米。”好吧,既然说到超市,我们这就去看看。
超市里,孩子们观察、比较、讨论,他们在丰富的资源面前,积极互动,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知、探究米粒世界。家长当然没闲着,跟孩子进行二次、三次超市探索。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这一拨重要的力量。
第三站——体验收获
家长们的合力在接下来有更好的体现。管益然妈妈联系了老家的亲戚,帮助课程实施。
大家来到田野看到机器收割、脱粒、晾晒,粒粒稻米在阳光下闪动着金色的喜悦。孩子们看不够,摸不够,万分惊喜。
有孩子发现,也有收割机忙活不到的地方,田地的边边角角还剩下一些摇头摆尾站立的稻穗。勤劳的爷爷拿镰刀开始收割,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人工收割和机器收割的分别。
拾稻穗的时候,无垠的田地里,孩子们低头细细寻找、捡拾,有的还会尝一尝、聊一聊,每一个身影都是快乐的,每一串脚印都是鲜活的。
这样的课堂是本真课堂,我们的“稻米寻源”课程就是这样,植根大自然,源自孩子们身边。
多样体验
孩子们陆续从家里,从超市搬来各种各样的米,他们兴致勃勃,问不停、说不够。“老师,这是爆米花的米吗?”“为什么这个黄米的上面都有小黑点儿。”面对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趁热打铁,开展了一系列集体活动。“米粒大集合”“五色饭”,科学活动和生活活动联合奉上。孩子们观察、比较、探究,米粒的共同与不同。孩子们发现淘洗、下锅、蒸煮等看似简单的事情原来并不容易。冯冯拿一碗米到水龙头下淘洗,水流的冲力一下子把米冲散了,他自己也是满脸水花,冯冯和大家一起笑得前仰后合。陈玙畅品尝五色饭的吃相被老师定格上传到班级QQ群里,妈妈留言:“乖瓜,找不到媳妇的节奏。”
音乐活动《鼓上的米粒》,孩子们化身为快乐的米粒音符,跟随音乐弹跳、舞蹈,他们时而舒展,时而停顿,尽情地玩音乐,体验韵律。唯美的绘本故事《稻草人》以情感入手,把孩子带进不一样的世界,守护庄稼的稻草人,到远方旅行的梦想能实现吗?也许我们小朋友能够帮帮它。亲子活动《米粒粘贴画》,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精巧构思、细细描画、小心粘贴,颗颗米粒串接的是浓浓的亲子情。
自主游戏
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课程游戏化的春风推动着老师抛旧迎新,推动着孩子放开手脚。有了孩子们带来的各种米粒投放于游戏材料区,有了老师和家长在班级QQ群的热络回忆,才有了用的磨米机,舂米石,大小筛子等等。材料的多样给了孩子更多的创造与发展空间,孩子们选择、操作、游戏、探究、思考,自发生成的游戏玩法,其价值远远高于教师的预设。
磨米,石磨转呀转,米粒就这么被转成了细碎的米粉,玩的是“魔法师”的游戏。舂米,稻子放在里面,当石头碰上石头,稻壳儿就这么悄悄地和米粒分开了,真是神奇。今天几个男孩子玩得很有看头,邱王睿把大家做了分工:“你挑大一点的薏米、西米,我挑最小的小黄米。”米粒分类盒是苗苗带来的月饼盒内包装。盒子里的小镊子,每一把镊子都不一样,这是邱王睿和妈妈逛超市时的收获,小朋友用起来可以各取所需,也很称手。大家一起做了稻草人,并把它打扮得美美的,让她快快乐乐去旅行。娃娃家里,孩子们烹、煮、炖,不亦乐乎。,游戏结束整理材料时,孩子们把每一粒米都捡起来,放回材料区。洋洋拿西米放到贝壳里,讲述她的小故事《沙子和珍珠》。尹尹拿着放大镜细细揣摩,说:“咦,奇怪,每个米上好像都有小点点,还有的米上有一条线……”烨烨到户外散步时,悄悄带了一小把米,洒在花坛旁边,她说:“想喂小蚂蚁,看看蚂蚁大力士怎么搬家。”此刻,老师唯有走到孩子中间,耐心聆听,静静观察,才会发现这些欣喜和惊奇。
当然,作为老师,不能仅仅是观察,更不能止于观察,主题课程的实施需要老师不断地去思考,去分析,解释看到的和听到的,建构或者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做出下一步的支持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