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运用”试题命题透视及解题方略

2016-12-23 16:42韩延明
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望文生义语素形容

韩延明

一、考查形势

从近三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2014年共18套高考试题, 有14套考查了成语,所占比例约为78%;2015年共15套高考试题,有12套考查了成语,占80%;2016年共有9套试题,只有上海卷没有考查成语,其余各套试题都以不同形式考查了成语这一考点,所占比例约为89%。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成语的考查比例越来越高,成语运用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人的重视。

二、命题趋势

从历年来高考对成语的考查情况来看,其命题趋势是大稳定、小调整。具体来讲,高考“成语运用”试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短时间内,同类试卷考查过的成语基本不会重复。由于可以考查的成语太多,所以同一成语在短期内不可能连续考查,循环周期较长。

第二,考查内容上,或单考成语,或与熟语、实词放在一起考查。

第三,考查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各种媒体上经常出现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第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如2016年有7套试题采用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同时,也有少量创新题出现,如北京卷结合文言文阅读,要求考生用成语概括人物特点。

第五,成语考查出现新亮点。或将成语与阅读相结合(2016年北京卷),或要求对近义成语进行辨析(2016年天津卷),或将成语与修辞运用相结合(2016年江苏卷)。一道题中考查的成语数量从原来的4个增加到6个(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Ⅱ、Ⅲ卷)。

三、分类解析

下面谨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以成语运用错误频率较高的几种类型为例,进行分类解析。

1.对象误用,张冠李戴

成语往往都有其适用的范围、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用于人,有的用于物,有的用于事,还有主客、男女、长幼、谦敬之分。若分辨不清,把握不准,就很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相敬如宾”用于夫妻,“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汗牛充栋”只用于形容藏书多等。

例1.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3题①句)

解析:“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适用对象是“人”;而句子的陈述对象是“文物”,属于对象误用。

例2.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13题③句)

解析:“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重,起决定作用;在句中用来修饰“自信精神”,属于对象误用。

例3.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2016年浙江卷,第3题A项)

解析:“甘之如饴”是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而句子写的是“他”喜欢交响乐,“交响乐”不等于“工作”,属于对象误用。

例4.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2016年山东卷,第4题B项)

解析:“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打动人心;而句子的主语是“灾情”,属于对象误用。

2.有悖句意,不合语境

语句应讲求语意的连贯顺畅,情调氛围的和谐统一。成语的运用要服务于整个语境,必须与其所在句子的意思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不合语境。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一句,“相濡以沫”形容困境中相互救助,用于此处,不符合句子语境。

例1.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3题③句)

解析:“改换门庭”本指改变出身门第,提高社会地位;后引申为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发展(含贬义)。而句子只是说“他”走上了与众不同的道路,既没有改变出身门第,也没有投靠新的势力。“改换门庭”显然不合句意。

例2.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3题④句)

解析:“并行不悖”意为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而句子的意思是《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对后世的影响力不相上下,跟“并行不悖”毫无关联。应将“并行不悖”换成“相提并论”。

例3.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3题②句)

解析:“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而句子的意思是事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成语与语境不符。

例4.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13题②句)

解析:“刮目相看”指别人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他;小香玉是著名演员,原本演技就很高,“刮目相看”用在此处显然不合语境。

3. 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类型。有的成语具有明显的褒贬色彩。在使用成语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如“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是褒义词;不少人把它理解为水平低劣不能发表的言论。“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是褒义词;人们很容易把它与“目中无人”联系起来,造成褒词贬用。

例1.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2015年安徽卷,第16题B项)

解析:“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用其表述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全部出动,属于贬词褒用。

例2.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3题A项)

解析:“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停,是贬义词;用其形容这位老师教学语言流畅,属于贬词褒用。

4.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都来源于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想当然地推断或认定,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造成望文生义的原因有:不理解成语中的某个字、词,如敬谢不敏、不赞一词等;不了解成语的来源,如草木皆兵、闻鸡起舞等;字形相近造成混淆,如“目不见睫”与“目不交睫”等。

例1.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3题①句)

解析:句意是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看不过来。“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用于句中显然与句意不符。造成误用的原因是与形近成语“目不暇接”混淆,望文生义。

例2.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13题⑥句)

解析:句意是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误用原因显然是望文生义。

例3.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2015年山东卷,第4题B项)

解析:句意是各方立场相差太远。“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由“南”“北”二字便想到距离之远,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例4.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2014年浙江卷,第3题D项)

解析:最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是把问题放大了再去解决,使用“大而化之”,是根据“大”和“化”推测而来的,岂不知这个成语表达的意思是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5. 前后矛盾,有悖逻辑

在有些句子中,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致使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这就是前后矛盾。常见的容易造成前后矛盾的标志性并列词语有:“基本”与“都”,“都”与“只有”,“数家”与“无独有偶”,“一个”与“莘莘学子”,等等。

例1.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3题⑤句)

解析:“安步当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与句中的“情况危急”“跑去”前后矛盾。

例2.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2016年山东卷,第4题C项)

解析:“一见如故”指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而从语境来看,二人是“多年未见的战友”,成语的意思与语境矛盾。

例3.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3题D项)

解析:“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而句中说的是“几家”。

例4.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2013年山东卷,第3题D项)

解析:“鼎足而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相持;而句中相持的只有两家公司。

四、解题技巧

虽然“成语运用”的错误类型比较多,看似难以把控,但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了解一些相关常识,再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解答成语类试题就不再是难事。

1.溯本求源,谨防望文生义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成语的含义不是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探寻它的本源,注意把握其字面意思背后的深层意义,准确理解成语中的那些关键语素,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如把“登高自卑”误解为“登上高山很自卑”。其实“自”是介词“从”的意思,“卑”是“低处”的意思,成语的意思是“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同类的,还有 “七月流火”“风声鹤唳”等。

2.看清对象,谨防张冠李戴

成语大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有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形容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造成对象误用,如“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我们不能用它来修饰书法作品。其他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如破镜重圆、呼之欲出、洛阳纸贵等。

3.明晰感情,谨防褒贬误用

有的成语意义较为复杂,其感情色彩具有两面性。使用成语时,要把握好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如“想入非非”,指胡思乱想,含贬义;又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属中性。“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属中性;又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属贬义。使用这类“两面”成语时,一定要把握好语境,严防褒贬误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故意褒贬颠倒,不属误用。

4.通览语境,谨防重复矛盾

成语的运用大都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要和句子的氛围相协调,有的要和人称相对应。要考虑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重复或矛盾。如“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句,“防患未然”是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相矛盾。

5.尊卑有序,谨防敬谦错位

运用成语不仅要看含义、语法等,还要考虑尊卑长幼、男女主宾等,做到自谦敬人,合度得体,否则就会敬谦错位,贻笑大方。如“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一句,“姑妄言之”是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是谦辞。此类错误属于敬谦错位。

6.厘清差别,谨防似是而非

有些成语字形相近,考生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对这类成语的理解要舍同求异,紧紧抓住不同的语素,先辨别“形异”,再辨析“神异”,进而区别不同成语的意思,如“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等等。

7.按序排除,谨防难易不辨

在选择题中,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一般采用排除法。常规做法是:通览所有选项,权衡各成语的难易程度,先从自己最有把握的成语开始排除。切忌不顾难易,按原顺序逐一排查。

成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固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特点,在句子中是与上下文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所以,理解成语的含义固然重要,但综合考虑其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范围大小、搭配习惯,并根据语境进行判断更为重要。

五、备考策略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考生对成语类试题心里没底,复习备考不知从何下手,做起题来单凭主观想象,甚至靠碰运气,准确率相对较低。其实,解答成语类试题与别的试题一样,只有掌握了备考策略,才能稳操胜券。

第一,勤于动手动脑,识记一定数量的成语。备考中,见到陌生或似是而非的成语,要先动手把它记下来,然后翻阅词典了解含义,并记在脑子里。在数量上,力争每天积累3~5个成语,不要间断,如曾几何时、首当其冲等,要真正理解其含义;要强化理解“两面”成语,特别是其非常规义项,如“短小精悍”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龙飞凤舞”指山势蜿蜒雄壮,等等。

第二,正确理解成语中重点语素的含义,重视一词多义,切忌望文生义。很多成语的意思就落在某个重点语素上,而这个语素可能有多种含义。如果不假思索,用常规含义去理解,就会出错,如“不名一文”的“名”意为“占有”,成语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屡试不爽”的“爽” 意为“差错”,成语意思是“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第三,从成语的来源探究其含义。成语多是经过千百年积累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们的来源广、杂,有历史故事、寓言神话、古代诗文等。如果不知成语来源,仅从字面上凭主观想象去理解,就会造成误解。如“火中取栗”,出自寓言《猴子与猫》,说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常比喻被人利用,冒险为别人出力付出了代价,自己却一无所得。

第四,弄清成语与句子语境的相关性。解答成语类试题,要注意成语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条件,注意成语的语素含义、感情色彩与适应范围;注意成语语意的轻重和适用对象的不同。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这些成语与上下文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做到词不离句。务必明白,只死记硬背几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够的。高考试题注重能力的考查,我们必须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对成语的运用加以分析判断。

猜你喜欢
望文生义语素形容
别无长物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一干二净
紫阳
废寝忘食
Walk on Eggs
助词“得”与语素“得”辨析
再谈语素
翻译切莫望文生义
“语素”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