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黑”作为颜色词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黑”表示颜色时,意义单一,专指黑色。“青”的色彩意义丰富,不仅可以指绿、蓝二色,还可以指黑色,且“青”的黑色义比绿、蓝义出现得更晚。同样可以表示黑色,颜色词“青”的出现,一方面源于颜色本身的模糊性,另一方面离不开人们对“黑”的体验感知。除此之外,“青”对“黑”还具有调和和美化的作用。
关键词:颜色词;青;黑
作者简介:黄卫(1990-),女,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上古时期,“青”、“黑”已经作为颜色词使用。如《周礼·考工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1]”其中“青”、“白”、“赤”、“黑”、“黄”即最早的“五色”。此时“青”与“黑”代表完全不同的颜色,占据着同等的地位。“青”、“黑”分别表示不同颜色的例子还很多,《尔雅·释宫》:“青谓之葱,黑谓之黝。”这一时期的“青”表示“绿色”或“蓝色”,“黑”则指“黑色”,二者大相径庭。随后的《晋书·阮籍传》出现了“青白眼”之说。据说阮籍不爱说话,却善于用眼睛表达爱憎之情。他对待自己尊敬的人“青眼”而视,对待自己厌恶的人则“白眼”视之。其中“青眼”指黑眼珠,“青”则指黑色。
“青”本指“绿”、“蓝”二色,何以兼指“黑色”,颜色词“青”与“黑”同样表示“黑色”,二者又有何不同,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一、“青”与“黑”的释义
《说文解字》:“青,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 《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说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釋名》:“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2]
从以上解释中可以发现,“青”的意思与生长息息相关,色彩鲜亮。而“黑”则指黑色,色彩单一暗淡,这与此后“青”、“黑”意义的引申不无关系。
二、词义的发展与感情色彩
颜色词形成的初期只是用以表色彩,没有优劣、褒贬之别。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给颜色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或褒或贬,也导致人们对某种色彩的推崇和忌讳。
(一)“青”的词义发展与感情色彩
徐朝华(1988)指出“青”本指矿物名,即共生的孔雀石和蓝铜矿,后取二者的颜色之义,即“青”指蓝绿色,且在中古以后,“青”出现黑色义,主要用以形容眼睛和头发的颜色。朱晓敏(2012)与刘益民、李青(2015)都认为“青”上“生”下“丹”,“生”音“丹”义,为形声字。本义指草木的颜色。
以上说法都符合造字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理念。无论取自何物,可以确定的是“青”的主要用法是作颜色词表示色彩,具有“绿”、“蓝”、“黑”三色之义。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色:青、赤、白、黑、黄之说。其中,“青”对应五行之木、东方色、五季之春,根据五行学说,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性质;“黑”对应五行之水、北方色、五季之冬,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属性。
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青”在表示色彩义(绿色)的基础上引申出茂盛、生机勃勃之义。如:《诗经》就有:“苕之华,其叶青青”,也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之说。阴阳五行中“青”代表春天,春天是草木发芽,播种的季节,于是又引申出稚嫩、幼小、不成熟之义。如:“青梅竹马”,“青梅”本指没有成熟的梅子的颜色,青梅竹马合在一起用以形容男女幼小时,两小无猜、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此外,还有“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青”表示蓝色义;“炉火纯青”中的 “青”也指蓝色,整个词语形容技艺纯熟、高超。这样的用法还有很多,此处不做赘述。总之,“青”在词义发展及引申过程中,多以褒义为主。
(二)“黑”的词义发展与感情色彩
“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本身颜色凝重、深沉,再加上先民长期在黑夜中体会到的阴冷和恐惧感,使得先民们对“黑”难以产生喜爱之情。“黑”便被赋予了黑暗、浑浊;阴冷、沉重、痛苦等引申义,屈原《楚辞》中提到“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黑”用以说明当时社会的浑浊,统治的黑暗。但“黑”并非只有贬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推崇“水德”,开始尚“黑”,主要体现在服饰的颜色上。[3]秦始皇在位期间不仅自己穿黑色服饰,还要求所有官员的朝服都必须为黑色。可见,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黑”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但这种崇尚并不是先民按照自身的意愿、喜好而接受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或者说,当时“黑”在不同的阶层具有褒贬不一的色彩。又或者说秦始皇对“黑”的推崇并没有涉及当时的各个方面,仅仅在服饰上推崇备至。秦朝沿袭了周朝的墨刑,并改之为黥刑。所谓“黥刑”指在面部刺文,并染上墨,为耻辱的标记。可见“黑”在当时的某些方面仍然没有抹去其贬义色彩。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今天又产生了一系列带“黑”的新词,如:黑幕、黑名单、黑客等等,而这些带“黑”的词语,大部分都带有贬义的色彩。可见,无论古今,受自身色彩的限制以及人们的感知体验的影响,“黑”虽然有褒有贬,但总体以贬义为主。
三、“青”的黑色义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颜色本身具有模糊性。颜色是一种范畴,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其界限往往难以把握。比如当说红色时,反映在我们脑海中的有深红色、粉红色、洋红色、玫瑰红等,这些都可以叫做红色。同样,我们说黑色也并非唯一,也会有以“黑”为原型的各种黑。在具体表述时,为了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就需要有不同的词汇来表示相似的颜色。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表示红色有:红、赤、丹、朱、绛等;表示绿色有:绿、碧、翠、葱、青等;同样表示黑色有:黑、玄、墨、幽、皂、青、绿等等,这些颜色词都可以表示黑色,或者说以“黑”为原型,但又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或者是色泽上的,或者是深浅上的。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青”表示黑色,最主要的原因是“黑”的贬义色彩。可以说,正是颜色词“黑”的贬义色彩,使得光鲜亮丽的“青”得以表示黑色义。我们发现所有“青”表示的黑色,都具有褒义。如:“青白眼”,青虽然指黑色,但青眼表示尊敬和喜爱。以此引申出的:青睐、垂青等都具有喜爱的意思。再如:“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里的“青丝”不仅指“黑色的头发”,还体现了发丝的健康、顺滑之美,从而呈现出尚且青春美好的年华,与白发的沧桑衰老相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意蕴。试想将此处的“青丝”换为“黑丝”,则美感顿无,且会给人一种不适感。由此可见,“黑”本身具有凝重、深沉之感,往往会让人们感到阴冷、恐惧和痛苦。在需要描述黑色时,尤其是在表达一种喜爱之情时,往往借用色彩亮丽的“青”来表示黑色,冲淡了黑色本身的凝重,起到淡化和调和的作用,以此表达褒义的色彩[4]。
不仅如此,人们除了用“青”表示黑色外,偶尔还用绿色表示黑色,如:“绿云”、“绿鬟”等,不仅描述了头发的黑色,还展现了发质的亮丽色泽,体现了女性的活力和美丽。
注释:
[1]引自CCL语料库,网址: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2]引自网络汉典之《康熙字典》:http://www.zdic.net/z/27/kx/9752.htm.
[3]秦始皇受五德终始学说的影响。《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日:‘黄帝得上德,黄龙地螭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占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4]李倩(2016)提出:“青红皂白”中的“青”指黑色,与“白”对举,同“黑”与“白”,用来比喻事情的是非。此说法中“青”似乎带有贬义彩色,但笔者认为“青红皂白”中的“青”并非与“白”对举;“青”在此也不指黑色,“皂”指黑色.
参考文献:
[1]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词义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徐朝华.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J].南开学报,1988,(6).
[4]赵晓池.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青”类词[J].古汉语研究,2012,(3).
[5]朱晓敏.论汉语颜色词“青”[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