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制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2016-12-23 13:37杨淑华
商情 2016年42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杨淑华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事业单位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通过内部控制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础性工作,该项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未来发展。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且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文章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坚持合理原则,对合理制定内控制度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希望为我国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控制制度

前言: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管理与公益事业运行的主体,与国计民生联系非常密切。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原有内部控制缺陷日渐暴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制定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缺少统一的标准

我国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间较短,虽然制定了相关规范和制度,但事实上,并未根据事业单位活动特点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仅围绕着财经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单位员工工作无据可依,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且领导单纯依靠个人经验开展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加之各个事业单位规模、性质不同,对于内部控制工作重视度存在差异性,使得职责划分不清晰,给滥用职权等不良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1.2内控意识较为薄弱

良好的内部控制观念是控制制度完善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但与单位员工交流发现,很多员工内控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对其重要性及如何执行的认识,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且重发展、轻控制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就单位领导层面来看,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误认为是通过规章制度构建管理单位。最为重要的是在单位内部尚未构建动态化监督机制,了解到的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更多的是通过照抄照搬的方式,没有密切联系单位内部具体情况,导致内控制度并未发挥规范作用。

1.3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是多数事业单位的普遍性问题,导致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及监督没有整合到一起。如我单位现行审批制度过于繁琐,尤其是报销程序,使得内控过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执行效率。另外,单位领导人拥有较大的决策权,使得领导人常常凭借自身经验开展工作,违背了客观事实,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综上来看,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既存在不到位情况,也存在内控过度问题,因此加强对内控制度的优化和调整势在必行。

2、合理制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策略

2.1构建统一标准

构建统一标准和范围是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制度的前提和保障。新时期下,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重新调整相关标准,形成完善的内控制度。如通过对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并积极引入先进的评估模型,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及时识别出单位即将要面临的风险,并对风险程序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及执行程序,为相关人员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多参考和支持。同时,针对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内控策略,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和准确性,使得财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单位实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度执行是其效力发挥的关键环节,在执行时,应确保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及监督互相分离,最终达到事业单位内控目标。

2.2增强员工内控意识

基于事业单位特殊性,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应坚持动态化原则,充分考虑时间、政策等诸多因素,从而加快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规范性。同时在单位内部要加大对内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得各个部门及人员能够充分认识该项工作,并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人员职责的明确划分,使得员工能够各司其职,将内控工作落实到实践当中。此外,还可以借助内部审计的方式,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内控的完善、有效性,使得内部监督能够得以有序开展。如某事业单位抓住会计控制规范颁布这一有利时机,对单位领导进行了培训和教育,引导单位领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并组织员工积极响应内控制度的执行,增强员工在内控中的责任意识。

2.3建立执行保障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实现内控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制度执行工作应积极建立执行保障机制。详细来说,应结合业务特点,适当优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程序,避免过于繁琐的审批流程降低工作有效性。同时,针对员工层面来说,应积极引导并调动员工参与热情,使得全员都能够参与到内控工作当中。在此基础上要对个人在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责任,充分整合财会、审计等部门的力量,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细节上,及时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外,还应积极构建严格的问责制,增加内部经济活动责任主体违规成本[4]。通过这种方式,将内控制度作为核心,结合问责制、责任制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完善的一体化制度体系,从而真正意义上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充分落实。随着时代在进步,还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共享,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出现,加快该项工作规范化进程。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内控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与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针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统一内部控制标准等问题,事业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立足于组织具体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原则,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该项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同时还应强化事业单位员工内控意识,建立内控保障机制,形成系统化制度体系,深化单位内控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卫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架构完善思考[J].财会通

讯,2013,(29):75-76.

[2]梁结红.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J].当代经济,2014,(24):68-69.

[3]赵月.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J].科技创

新与应用,2013,(33):232.

[4]严玲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J].会计师,2014,(11):52-5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