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佐扬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学术研究综述】
乡愁文化理论内涵与价值梳理研究
彭佐扬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本文主要从四方面探讨乡愁文化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功能:首先,以乡愁概念的理论梳理为出发点,得出乡愁文化的理论概念界定;其次,分析乡愁文化的诱发因素,包括故乡的原风景感念、现代性多元理性反思、人性对质朴纯净情感的需求、时空的流逝与错位等;再次,探讨乡愁文化的载体构成与特征;最后论述乡愁文化的现代价值功能。
乡愁;乡愁文化;诱发因素;载体构成;价值功能
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乡愁”决策,“乡愁文化”至此进入大众视野和学术范畴。马克思说:“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在现代性多元文化冲突加剧的背景下,淡忘遥远朦胧的事物变得越加珍贵,历史时空传达出文化变迁的含义,让迷失在现代性的人们找到了失落的情感共鸣。[1]深入挖掘乡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契合涌现出的丰富意蕴和魅力价值,为研究乡愁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乡愁文化概念源于“乡愁”流变
在国外,“怀旧”与“乡愁”意思相似,古希腊词汇“nostos”和“algia”,都有“回归故乡”“回到家乡”和“思念家乡”的意思。17世纪80年代,瑞士霍弗尔医生认为,思乡病根源于“轻快精神经由中脑纤维的持续远动,而脑中仍然保存着关于祖国思想的印痕”。18世纪70年代,这一词语出现在英语词汇中。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分工逐渐精细化,人口大规模、大范围迁徙,迁徙人群怀念过往的稳定生活,使得“nostalgia”一词变成集体心理的情绪,“乡愁”概念迅速从病理学及心理学内涵扩展到文化和社会学内涵,拥有强烈的文化学意蕴。
在我国,“乡愁”一词出自于古代文学范畴。已有的对乡愁概念的论述大都出自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异乡表达自己思乡的情感。先秦诗歌有“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汉乐府民歌·悲愤》中载“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唐朝高适之“故乡今夜思千里”,王建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崔颢笔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怀念故乡美景或追忆故乡旧事的故土情怀,驱使作者在作品中频频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在汉语中,“乡愁”指“流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故土的思念情怀”,这与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传统农耕文明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乡愁”与传统“乡愁”的表现方式有区别。因交通、通讯等物质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传统乡愁更多依赖家书、诗词歌赋等途径对家乡故土、亲友族戚直接宣泄情感,这从我国“乡愁”文学史中可见一斑,而现代性乡愁侧重丰富现实社会与过去回忆思辩的感知与体验。王一川认为,现代乡愁是身处都市的价值主体对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回忆。邹广文认为,现代性乡愁话语,是每个人的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赵静蓉博士也认为,乡愁是现代人对“回不去故乡”的主观体验。
诗意“乡愁”也首次出现在国家战略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新型城镇化道路要“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将“乡愁”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协调物质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城镇化建设融入现代“乡愁”,是对当下人们“审美疲劳”和城市生活的纠偏,突显重视主体“情感”价值诉求和重构精神家园与心灵故乡的过程。
梳理“乡愁”历史流变发现,现代性乡愁强调对传统生活依恋和对当下城市生活失重感相互交织的一种体验,所以,现代“乡愁”是主体反思、感知和体验的情感记忆文化现象。要了解“乡愁”的价值,必须将“乡愁”作为文化加以研究。对“乡愁”概念历史流变与内涵梳理能有效把握“乡愁”文化的概念内涵,为研究“乡愁”文化及价值提供理论基础。[2]
(二)乡愁文化的概念内涵界定
在界定乡愁文化概念之前,有必要简单梳理下乡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与乡愁文化存在关联互动关系。首先,乡愁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仁义礼智信,忠孝勤俭廉”是乡愁文化的根源。其次,乡愁文化拓展了传统文化的时间和空间。乡愁文化不仅存在于古代,还有近代,现代和当代。空间上突破明清或传统儒家的传统文化,找寻与今天社会更为密切的关联。再次,传统文化大都记录在圣经贤传里,而乡愁文化则蕴含于传统村落的民族生活中,处于雅俗两个层面。最后,乡愁文化探寻传统文化中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乡到底留下了哪些精神信仰与道德观文化,把浓浓乡愁文化记忆升华为对优秀文化延续传承的共同情感。[3]
乡愁文化根源于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乡愁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乡愁文化强烈的情感共鸣蕴涵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著名社会学家马斯诺认为人有情感需求,而且属于较高层次需求,如友谊、群体归属与情感认同等需求。而乡愁文化是对“故乡”的情感文化,“故乡”总能记忆并保留于心灵深处,在不断反省中超越现实地域,也超越后天所获的文化因子与价值观,蕴涵着现代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第二,故乡有形与无形素材的载体构成是乡愁文化价值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乡愁文化的价值功能需要载体传承,“故乡”的素材是引起情感共鸣和具备价值功能的基础,农耕文明的经济形态必然产生相适应的文化上层建筑,孕育着几千年乡土中国的历史与未来,是乡愁文化的根脉与素材载体,为乡愁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时空实践场景的物态空间和精神源泉。第三,乡愁文化具备现代价值功能。乡愁文化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具备价值功能,能建构中国人精神上的心灵故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发挥积极作用。[4]
“乡愁”概念梳理、中国古诗词学的外显表达、“乡愁”时代话语体系以及乡愁文化内涵把握,为乡愁文化概念界定提供了基础。乡愁文化与地理、历史、生活、情感都有关联,笔者总结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乡愁文化意指人们从历史与现实时空中获取的,源于“故乡”素材,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记忆的,具有功能价值的物态、制度、行为和精神载体层面的总和。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乡愁文化作为一种怀旧情感和文化现象,已深深融入传统文化中,详细探讨乡愁文化诱发因素对明确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联性十分必要。全球化使人类世界性而非地域性地存在,本土化消失加速与传统根脉文明渐行渐远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性主体对故乡的原风景感念、多元理性反思、质朴情感需求以及时空错位等因素是乡愁文化重要的诱发因素。[5]
(一)故乡的原风景感念
乡愁文化产生有多方面的诱因,故乡原风景无疑是乡愁文化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农耕文明时代,因生产生活条件限制,“故乡”情结是天然形成的。故乡的家族、父母、宗祠、朋友、风土人情与民间习俗等,每一处都能牵扯游子记忆的敏感神经,故乡的物态文明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起人生命的灵魂。无论人们走到哪里,每个人内心都承载了浓浓的乡愁,形成民族群体心理趋同的精神“故乡”,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道德传统。
(二)现代性多元理性反思
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不管走多远都心系故乡,念家和乡土情结深入血脉。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现代都市人们,住处常常更换,没有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漂泊感带来无根感,今道友信认为,哲学应该制约科学技术借开发之名从自然中消灭象征性存在者的趋向。帕斯默认为,“自然是生命象征的家园,审美经验才是人类特有的经验”,乡愁文化正是因为现代性急剧转型带给人们不可忽视的后果,从文化角度带给人们的哲学叩问,是对现代性实践多变性、流动性、加速抵制和对个性、多元化生活的憧憬,现代性乡愁文化历史生成正是理性诉求与多元反思的结果。[6]
(三)人性对质朴纯净情感的需求
乡愁文化根源于人性对情感的需求。乡愁源于人的本性,源于情感的需要,也是人之为人的体现。乡土社区里的“差序格局关系、淳朴乡村秩序与原始精神信仰”,使人们的疲惫心灵能在乡愁文化中得到慰藉。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理论的价值在于可以从语言层面认识自身,当下人们受“功利主义、习俗变化、环境变迁、生态伦理以及传统美德淡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遗忘和扭曲的漂泊发展进程中,找不到情感的寄托与希望,需要用“精神故乡”来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四)时空的流逝与错位
乡愁决定了“故乡”不仅归属于地域概念,而且是渗透在主体血液里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源于时间流逝和空间物理距离改变。乡愁文化就是产生在对已发生现象和过程的记忆、感知和体验状态里。乡愁文化诱发于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错位,没有这一因素,乡愁文化无法生成或产生。乡愁文化则表现在时空流逝错位中对过去颂扬而对现实批判,从而实现对现存时空的价值重构。
(一)乡愁文化的载体构成
文化的内涵层次丰富,有最初的精神和物质两分说;也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层面构成说;还有四分说和六大系统说。种海峰根据“乡愁”文化的情感表象,将乡愁文化的载体构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人思念;第二层次以地缘为纽带的故乡地理怀念;第三层为最深层次,是对安生立命根本之历史文化的深情眷恋”。在周兵[7]、种海峰[8]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乡愁文化分为四个载体构成,即物态构成、行为构成、制度构成和精神构成。这四者将主体通过行为实践与客体完美融合,具备一定的哲学系统,较好突显了乡愁文化所具备的情感因素,实现了人生命需求与客观世界的联动。
1.物态构成
物态层面是乡愁文化的构成基础,是其他载体构成的前提。乡愁文化物态文化层面基本由“乡村自然风貌、建筑、文物古迹、祠堂、民俗工艺品”等构成,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包括古路、古桥、古涵、古井、古塘、古树及古藤等在内的、完整的乡村生活物态空间结构整体,它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需求密切相关,这空间整体物态结构是乡愁文化构成的基础。物态结构范畴泛指各种器物,即“物化知识力量”构成固态化的一切,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乡愁文化的第一层面,决定了乡愁文化其他基本载体层面构成。
2.行为构成
行为层面是乡愁文化载体构成的实践条件,由“民风民俗、乡土艺术表演、生活习惯、传统艺术品制作”等构成。如村落里的传统饮食、传统手工艺、家风家教以及少数民族村寨的各种礼仪与祭祀仪式等动态化的行为实践。行为载体构成是乡愁文化层次结构要素的第二个层面。乡愁文化的行为载体层面是由潜藏于乡土社会里百姓日常起居中的行为实践,尤其是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行为规范定势。乡愁文化行为层面的载体构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性特色,对传统社会里的道德传承与信仰都具有重要作用。
3.制度构成
制度层面是乡愁文化载体构成的基础保障,由“社会规范、组织方式、乡约村规”等构成。如“民间组织”“乡规民约”“帮扶济困承诺”“贵州清水江流域木材交易的古契约”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规则意识”等。自古从风俗习惯转变为明文规定即为制度,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乡愁文化的制度层面载体构成表现出具有“帮扶性、程序性及规范性”等,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乡愁个体需要而发生适时的变化与调整。
4.精神构成
精神层面是乡愁文化载体构成的核心本质,是乡愁文化的第四层面,也是最本质的层面,由“尊老爱幼的榜样、口耳相闻的故事、家风村魂、家国情怀的抱负、比邻若亲的友善、公道正派的人心以及朴素厚实的信任”等构成。如“乡贤精神、家风祖训、村庄灵魂、祖宗恩情”精神,尘封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事,现代版“精忠报国”人文精神,都属于精神载体层面的构成要素。“乡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精神载体构成具备哲学内涵,包括系统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乡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联性和教化功能最重要的本质体现和价值所在。
(二)乡愁文化的特性
从对乡愁文化的概念界定及载体构成内涵分析得出,乡愁文化与其他文化(如传统文化)相比具有其独特性,如鲜明的民俗性、多样表征性、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情感认同性等。
1.鲜明的民俗性
乡愁文化鲜明的民俗性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民族在历史的若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民间流行风尚、习俗习性等。乡愁文化的产生构成与主体所在的民族、文化特性间存在记忆感知体验关系,鲜明的民俗性决定了乡愁文化的价值能长期稳定传承与发展。
2.多样表征性
乡愁文化在其载体构成的四个层面有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多样多元的物态、行为、制度和精神的表象,具备多样化的心理和思绪,以及多样化的情感和回忆;源于多样化的生活空间,决定了多样化的行为、精神与制度层面的丰富多彩。
3.独特的地域性
乡愁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凝练,也是人类文明的根脉,它承载了历史信息与宝贵物质财富,乡愁文化因时空相异,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及差序格局因素决定了乡愁文化在载体构成上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4.情感认同性
乡愁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情感共鸣是其显著特征,寄寓对乡村父老及田园自然生态的浓浓情怀,能让个体和群体记住最初的原点与内在灵魂,能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构建文化记忆,并给予人们精神慰藉和动力源泉,蕴含着人类质朴与纯美的情感普适认同性。
当前,乡愁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集体性文化情感,以传统村落等为代表的乡愁文化具备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成为主体价值观重构的寄托和归依之所。大众化呈现在与地方价值重构的表意实践中,深深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追求和个人价值取向层面的认知、认同和实践中,从而实现传承和激发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家国情怀认同、维系和构筑社会和谐稳定的情感精神纽带、凝聚和促成主流核心社会价值观的历史转换与时代创新、追求和提升个体与群体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认知的功能价值。
(一)传承和激发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家国情怀认同
历史话题中的乡愁文化在“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中寄托着人们渴望与诉求,有国才有家,国家好家乡才能美,如此世代薪火相传,爱家爱国情感的认同使得每个人心中的地理意义上的家乡变成了中华文明的“大故乡”;乡愁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根脉与灵魂,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强大的内聚力,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强烈,促使人们关注故乡美景、纯美情怀价值、家园生态以及国家强盛的家国同构的命运共同体。搭建起“家事”与“国史”的桥梁。因此,应传承和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广泛弘扬传承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家国情怀认同价值。[9]
(二)维系和构筑社会和谐稳定的情感精神纽带
乡愁文化内含“诚实做人、固本守正、勤奋创业、家庭和睦、家国情怀、政治信仰、责任担当”等意蕴。被遮蔽的乡愁文化价值,包含在流逝的古老村落结构秩序中鲜活原始的生命源泉和历史伟力中,从更深层的意义上通过恪守与激发传统村落里的坚定信念、人生哲理、传统情操,来守望“自由、平等、民主与法治”的现代公民意识;乡愁文化里世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道德构筑起个体与社群的主体认同、归属、信仰与敬畏之心,渗透于社会生活里,凝聚在民族的血脉中,从而维系社会和谐稳定。
(三)凝聚和促成主流核心社会价值观的历史转换与时代创新
乡愁文化本身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性,它将乡愁文化中村落历史与口承艺术中的道德通过叙说方式融入主流价值观中,通过潜藏在传统村落里的“人生哲理、尊贤敬祖、孝道传家、敬天畏地、讲和修睦、无信不立、立德树人”等家风祖训,融入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实践。现在,我们依然要继续遵守,实现记住本来、故土情深、寻根文脉价值观的时代创新与历史转换;通过整合、凝聚和促成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大众化与“软着陆”问题,实现乡愁文化的朴素价值观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转换和时代创新。[10]
(四)追求和提升个体与群体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认知
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价值,农村居民固有的风尚道德,细腻把我世道人心,获取直指人心的力量,萦绕于每个人心头的乡愁寄托着人们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准则的基本念想,进而尊重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才发现其中大量积极的因素,追求和提升个体与群体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认知。
课题组通过对乡愁文化的理论挖掘与梳理研究,凝练乡愁文化理论化的时代表达,认识到乡愁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理论内涵十分丰富,蕴含四个载体层面的文化构成,具备四个特征。努力发掘其存在的价值功能,重视发挥乡愁文化资源的教化功能和实践功能,让人们自觉感知、直觉萌发的乡愁文化,凝聚起对国家、社会与家乡的基本认识与追求,从而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1]不详.《记住乡愁》首播引发强烈反响[N].中国电视报,2015-03-12(A2).
[2]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J].鄂州大学学报,2008,(6):50-52.[3]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武汉:商务印书馆,2009.124-128.
[4]宋颖.乡愁情怀的多诉求视听语言表达—以国家重点工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对赫哲族的表现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5,(4):28-34.
[5]李蕾蕾.“乡愁”的理论化与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1-57.
[6]张彦.将悠悠乡愁融入核心价值观践行[EB/OL].(2015-03-27)[2016-01-02].http://theory.gmw.cn/2015-03/27/content_15218701.htm.
[7]周兵.“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J].学术探索,2015,(4):85-91.
[8]种海峰.社会转型视域中的文化乡愁主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01-605.
[9]陆奇.传承乡愁文化振兴伟大中华[J].黑龙江史志,2015,(16):3-6.
[10]黄江平.重视发挥乡土文化能人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58-64.
【责任编辑:刘亚男】
汉 千秋万岁16
I206.7
A
1673-7725(2016)04-0113-06
2016-01-15
本文系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立项课题“乡愁文化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研究—以贵州为例”(项目编号:21015LX320)的阶段性成果。
彭佐扬(1983-),男,贵州道真人,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