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迪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传统文化】
论儒家思想文化的非宗教性
吴 迪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儒家思想是影响中国最深最广的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人将儒家同佛教和道教并称为三教,称为儒教或者孔教。但是儒家思想同佛教、道教等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思想不崇尚神祇,不建构虚幻世界,重视教育,其思想来源广泛而多样,具有明显的非宗教特征。因此,认为儒教思想及其文化是一种宗教是不科学的。
儒家;思想文化;非宗教性
自汉武帝大力推崇儒学,儒家的思想文化逐步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到宋代,以朱熹、“二程”为代表的儒家理学代表逐渐整理出了代表儒家思想精华的经典,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元明清的八股文科举考试出题的范围必须是四书五经之内容,所以当时读书人的思想基础大都是儒家思想。由于儒家思想文化的日益普及,学习研究的人数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把儒家宗教化了,称为“儒教”或“孔教”。汉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到南北朝时期,儒教同佛教、道教一起被称为“三教”。可见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已经被宗教化了,但是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表明,儒家思想及其文化并不具备宗教的各项特征。实际上儒家思想文化是以实现人性善为目标的治世思想,儒家想通过对人的教育实现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儒家思想是文化的教育,而不是膜拜神祇的宗教。
(一)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历史趋势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国教”。曾经被国家推崇的黄老学说渐渐地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力和民生的逐渐恢复,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势逐渐显露。汉武帝遂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在国内推广儒家思想。国家选官制度也以举孝廉为主,而孝道正是儒家所大力提倡的思想。履行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思想,就成了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所以,儒家思想得以迅速的传播。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有“许武教弟”的故事,可以看出孝道思想和入仕之间的关系。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形成了儒道佛三家思想并行的局面。除了儒家外,道和佛都是名副其实的宗教,所以儒家自然而然地就被称为儒教。发展到隋唐开科举和宋朝理学的发展,以及明清的八股取士,儒家学说的地位更是被尊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宗教是人结合起来的组织,有了信众人群便有了宗教的基础。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对儒家思想宗教化的改造
汉景帝刘启时期爆发了“七王之乱”,皇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汉武帝刘彻接受了董仲舒“大一统”的理论,放弃了汉初实行的黄老无为的政策。他发展了夏商“君权神授”的思想,提出了皇权是“天意”“天志”的观点,这样的学说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思想控制的需求。此外,秦始皇为了长生,重用了大批的游方道士为其炼制仙药,寻找仙方。这个时期神鬼思想对民众影响颇深,而儒家在遭受了焚书坑儒的打击后,很多儒生选择隐遁或转而成了方士,也使当时的儒家思想也带有迷信色彩。董仲舒就是富于宗教心的方士。他深信天人感应的道理,他在《天人三策》中说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1]他信仰天帝,天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行德政,天降祥瑞,皇帝施暴政,则天降灾祸,百姓则要服从代表天意的皇帝。这样儒家等于也有了可以膜拜的神祇。董仲舒对传统的孔孟代表的儒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儒家第一次有了神的概念。通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确实是具备了一些成为宗教的条件。
(三)人们对儒家经典同宗教经文的混淆
绝大多数宗教都有自己的经文典籍。儒家则在宋代形成了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经”是和“纬”相对应的,是纵贯的线,这里引申为思想的主要脉络,称为“经学”。其他的著作则是“纬学”。后来佛教典籍的传入都被译为“经”。如佛教有《金刚经》、《观音心经》;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如此大量的“经”字著作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来说分辨起来很难。而儒家经典中有一部叫做《易》的卜筮之书,即通常所说的《易经》。这部书同时也是道家和阴阳家的经典,这给儒家思想从内涵上也加上了一些灵异的色彩。而儒家经典更是深入人心,后来甚至这些经典都成为了国民的教科书。这种思想对人思想的控制并不比任何以宗教逊色,所以人们把儒家称之为儒教也情有可原。
(一)儒家并没有形成一位属于自己的神祇
宗教是神的崇拜,各个宗教都有信仰的神祇,而儒家没有。儒家尊奉创始人孔丘为圣人,称为孔子。孔子始终是一位伟大的圣人。他没有像佛教释迦摩尼一样顿悟,由人变神。也没有被后世子孙像道家一样把老子变成太上老君。不光孔子自己不是神,孔子也不谈论神,《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崇拜神明,他只崇拜具有仁心的大贤,如舜帝。《韶》是歌颂舜帝的音乐,孔子称其为“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竟“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对于舜帝的德行是多么痴迷。但是对舜帝的崇拜绝不是对神明的崇拜,这是对我们祖先的崇拜。孔子教导我们学习舜的仁德,而不是通过膜拜舜帝获得神力。孔子也教导弟子神祇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之曰:有之。《诔》曰:‘道尔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孔子用事实说明,祷告神祇对于治病来说是没什么用的。《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神就要像神明在哪一样。说明神明是不存在的,是个假定的状态。
董仲舒信仰上帝(天帝),可以说这就是儒教的神了。但是这个神无名无姓,可以理解为“老天爷”。这个也是基于孔子对天敬畏。《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一个人如果违背了天道,那么他祷告什么神也没有用了。儒家其他典籍也有对于天的描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出自《诗经·大雅》)“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出自《尚书·舜典》)尧舜禹三王是孔子认为贯彻天道的帝王。其实这个天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而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也是人类违反自然规律所产生的结果。这个“天帝”就是董仲舒迷信化了的自然规律。
(二)儒家思想是对“此岸”现实社会的改造,并非对“彼岸”虚幻天国的构建
彼岸之说源自佛教。原本此岸与彼岸只是河流的这边和那边而已。但是在佛教之中便显得尤其神秘。是冥界三途河的两岸,此岸和彼岸是生与死的界限,是此生和来世的界限。梵语为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只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指涅槃。佛教《大智度论》十二:“以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
宗教的教义多半是是劝人为善以修来生果报的,他们通常会建构一个虚幻的理想国。人们会在此生结束后转投到美好的理想国。如佛教宣传六道轮回:人及其他生灵一直在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中往生轮回,循环在无尽的苦海里。只有信奉佛法,才能超脱六道,进入“彼岸”不生不灭佛的境地。基督教也构建了天堂和地狱的概念,信奉基督的教徒、遵守教义的善良人,死后会升入到没有疾病与灾祸的天堂,相反异教徒和恶人会堕入痛苦的地狱。道家则构建了一个升仙的系统,人可以通过道术的修炼达到成仙的状态,中国传说中就有玉皇大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甚至吃一颗神仙炼制的丹药就可飞升,如嫦娥奔月的故事。宗教对理想天国的构建通常都是完美的,他们认为通过修行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所以信众宁愿此生受苦来换取来世的幸福。
儒家的思想体系则没有这种理想的天国。儒家一直希望通过对不完善的现实社会进行改造,最终达到人类理想的道德社会。所以,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仍然奔走于各国之间,宣扬仁道。虽然屡遭碰壁但依然执着。自始至终,儒家一直秉持着积极入仕的思想。直到汉朝武帝时期终于儒家思想见用于朝廷。《论语·先进》:“季路问事神鬼,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孔子眼中只有这个现实的世界,孔子的目的就是把现实的人事做好。
(三)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教育,是文化的教育
“儒”的名称早在商代就有了,是对宗教职业人员的称呼。这种人员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和接待宾客。但春秋时代的儒,已经不再是与政治相关的宗教职业人员了,而是传授礼仪知识的自由职业者。[2]因为孔子尚礼,对祭祀很是看重,所以儒这个字便渐渐成了孔子思想的名称。孔子主张的礼已经跳出了宗教的范畴,而是一种国家的仪式了。孔子是想用礼的方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更接近仁的境界。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诸子百家的经典都是非宗教的。“经典诸子中有说道德的,又说哲学的,却没有说宗教的。”“中国自古即薄于宗教思想,此因中国人都重视政治。周时诸学者已好谈政治,差不多在任何书上都见他们的政治主张。……中国人多以全力着眼政治,所以对宗教很冷淡。”[3]儒家经典阐释的精神有: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俭、让、和、恕等。这些理念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而这一切的基础则在于正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孔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仁德的天下,善良的民众。正心是为了修身,修身是为了齐家,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是为了平天下,而这一切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明德,为了亲民,为了达到至善的目标。儒家经典不同于其他宗教经典的地方是儒家是一种大的社会观。别的宗教经文教义也讲修身,但没有这样现实的目标。如佛教,最终的目标是要跳出六道轮回,修身成佛。道家则是羽化登仙,长生不老。
孔子是中国公认的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还有十位哲人。孔子的弟子有很多都成为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栋梁之才,可见孔子的教育成果。孔子讲学论道,基本上形成了现在课堂学习的雏形,即老师主讲,学生听课,课后讨论。孔子开设的“课程”包含了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到了唐宋以后的儒学则成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成了标准教材,儒家以德育为主的素质教育也演变成了应试教育。儒家的经典故事几乎都是和教育相关的,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孟母通过选择学习环境培养了儒家亚圣——孟子。孔子弟子子路“百里负米”,闵子骞“芦衣顺母”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于孝道的重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告诉我们做人和学习一样重要。还有曾子杀猪,告诫家长教育孩子切不可失信。儒家的诸多思想都都是以德育为先,贯彻了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是一种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学并没有用神秘力量作为文明核心从而统御教徒的特点。与其相反,儒学是一种以人为文明核心和主体的思想。[4]孔子的理想是达到一个人人都遵守社会法则的道德社会,这就需要从人的思想意识出发,让人们接受善的理念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把这种善变成全社会的自觉,即“止于至善”。这也是文化的根本目的。现在文化的含义更加广泛化了,但追溯本义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类如果想达到至善的道德社会,必须是人文的教育,以人文来教化民众。所以说儒家经典从本质上讲是教育的经典。
(一)《周易》的卜筮是解释事物内在联系的哲学
《周易》解释的其实是事物之间变化的哲学原理。朱熹说:“《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5]在朱熹看来,《周易》的万般变化都统一于道,是变化之道。纵观六十四卦的卦辞,讲的都是事物变化的道理,讲的是推演,而不是预测。是根据现有的因,推演出将来要发生的果。如坤卦中:“初六,履霜,坚冰至。”通过看见霜知道天气转冷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是君子应以天地之德为人处世。《周易》通过阴阳的变化,阐释了事物的两面性,此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换。任何一卦都有相反的一卦,是对立与统一的集合。虽然《周易》不是唯物主义哲学,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非常的丰富。
(二)《周易》应区别于一般的封建迷信
《周易》虽然是卦书,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封建迷信有着很大的区别。普通的迷信以人天生的特征为依据,如手相、面相、生辰八字等来判断人的命运,若想转运,就要通过神仙来破解,而联系神与问卦者的人就是算卦的人,目的是骗取钱财。而《周易》的推理过程是客观的,是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来趋利避害。人的命运是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中变化的。人有旦夕祸福,周易讲避凶是通过守正来实现的,并不是要请大罗神仙来破解,恪守正道才是趋吉避凶的要义,如果不能守正的话,求得好卦也是“凶”的,能够守正,不好的卦也会“否极泰来”。如《乾卦》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坤卦》:“‘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师卦》:“《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否卦》:“大人之吉,位正当也。”诸如此类,六十四卦中比比皆是。这种恪守正道的教育是封建迷信不可能办到的。
(三)儒家推崇《周易》的平衡之道,而不是筮法
儒家坚守中庸之道,中庸是万物的平衡,平衡就是和谐的美,是符合自然之道的,是“天下之大本也”(《中庸·致中和》)。儒家选择《周易》为自家的经典是因为它阐释的是阴阳二气平衡关系。通过阴阳的变化揭示人生哲理,最终劝人守正。孔子就十分看重《周易》:“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也引用《周易》的卦辞,但不是为了占卜:“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不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其中“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易·恒》的卦辞。意思是没有恒心的人,就会承受羞辱,这也是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同一部书,阐释的方向不同,效果就不同。道家主要注重周易的筮法和卦辞,所以古代许多游方道士手里通常都会拿着太极八卦的图案,号称某某半仙,算卦为生,但是在儒家这里,周易很少是用来算卦的,更多的是人生道理的阐释以此来懂得人生的进退。
思想来源的多元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各派思想的精华部分最后也被儒家思想吸收和融合,儒家思想文化是融合了各家文化所长的综合体。孔子曾问道于老子,请教道的真谛,对于道家所推崇的自然之道儒家并不排斥,并大力推崇。孔子也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出自儒家荀子的门下,荀子的“性恶论”对于法家主张立法而限制人的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孔子力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乃致力于恢复一种社会秩序,此种社会必须人人相爱。[6]这种思想正是墨子所讲的:“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出自《墨子·兼爱》)的兼爱思想。《孙子兵法》也多次提到了战争的目的并不是要多制造杀伤,基本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儒家的主张也是多元化的。在人性上主张“仁、义、孝、悌”;从人格上主张“忠、勇、谦、谨”;在行为上主张“礼、让、俭、勤”;在人与人相处上主张“和、友、恕”,这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所有的美德。也就是说,“儒教”所谓的“教义”不止一种,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宗教有如此多的教义,而且这些主张都是关于人与社会的,而非神的,这是任何一个宗教都不具备的。
虽然儒家思想文化在历史上也被叫做儒教,但是儒家思想与其他宗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儒家是没有神明崇拜的一个思想派系,是占据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教育方式,是孔子实现人类道德社会的梦想。儒家思想不是宗教,它比宗教更加有社会责任感,为了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它力主用“仁”的思想在“此岸”改造不完美的现实世界,而不是去追求个人的超脱,去往虚幻的“彼岸”。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合集,虽然一些思想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这就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的加以传承。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的文化宝藏。
[1]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346-347.
[2]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7.
[3]章太炎.国学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5-6.
[4]涂振旗.北大国学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2.
[5][宋]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1.
[6]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8
【责任编辑:董丽娟】
秦 莲花纹
G03
A
1673-7725(2016)04-0088-06
2015-12-25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教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W2015154)的阶段性成果。
吴迪(1982-)男,辽宁阜新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